“臥槽,金雞獨立?曾祖爺爺牛逼!”
“一百三十五歲,這平衡力絕了!”
“曾祖爺爺yyds!”
“不是,再活五十年?曾祖爺爺你認真的嗎?”
“這要是再活五十年的話,曾祖爺爺豈不是奔著兩百歲去?這是要成仙嗎?!”
“這這這簡直恐怖如斯啊!”
“所以曾祖爺爺之前做的少還丹真的有延年益壽,返老還童之效?”
“我去,牛逼!”
“”
掃了一眼直播間內飛起的彈幕,謝星遠不由得哈哈一笑道:
“兩百歲?那你們可真是小瞧老夫了,當年彭祖活了八百多歲,老夫我這打個對折,活個四百歲應該不成問題吧?”
就他而言,活個四百歲應該不是問題吧?
畢竟他可是有係統金手指在身呢!
而謝星遠之所以會當著如此多觀眾的麵說出這番話來,主要是也是為了打個預防針。
萬一以後他真要是活了四百歲還沒死的話。
也可以拿中醫養生來解釋不是,免得被那些科學家抓去研究,然後被各種抽血實驗。
“哈哈哈曾祖爺爺你可真會開玩笑!”
直播間內的上百萬觀眾不禁被白術的這句話給逗樂了,都覺得他是在開玩笑。
“活四百歲?”
“曾祖爺爺你這是要改寫人類壽命的曆史嗎?啊,哈哈哈”
“就是說啊,彭祖那八百歲是傳說可不是寫實,如果曾祖爺爺您真能夠活四百歲的話,那可真要改寫人類壽命史了!”
“不說四百歲,哪怕曾祖爺爺能夠活到一百五,都算是改變了人類的壽命史吧?”
“我要是沒記錯的話,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的極限壽命就是一百五?
“樓上的說錯了,人類的壽命極限應該是一百二十五歲左右,根據海弗利克極限理論分析,人類的細胞在分裂約五十次後便會進入衰老,因此推算出人類壽命極限大概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二十五歲之間。”
“什麼?一百二十五歲就是極限了?”
“那豈不說曾祖爺爺現在就已經算是改寫人類壽命史了?”
“不是,這對嗎?!”
“”
直播間內的水友們爭論了半天。
結果大家回過頭才發現,老爺子現如今的年紀已經超過了所謂的人類壽命極限!
一時間,直播間內的彈幕仿佛像是靜止了一般。
才反應過來的眾人心中微微一驚,全然忘記了敲擊手中的鍵盤或是手機,直播間內彈幕為之一頓。
“哼,什麼海什麼克的理論?老夫不相信那些所謂的西醫理論,老夫隻相信實踐出真知!”
謝星遠不由得輕哼了一聲,也不知從哪翻出一本泛黃的《黃帝內經》,淡淡的開口道:
“你們看過《黃帝內經》沒有?”
“《黃帝內經》開篇有雲:'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啊這”
一時間,眾人不禁被老爺子的這段話懟得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了。
確實,《黃帝內經》開篇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翻譯過來就是:
“上古時代的人,年齡都能超過百歲而且行動不顯衰老,現在的人,年齡剛到半百動作就衰弱無力,這是由於時代不同造成的呢?還是因為現代人不懂得養生呢?”
在謝星遠看來,時代的差異和環境的變化都有影響,養生也有影響。
實際上影響人類或者是動物壽命長短的因素有很多,並不能單一的看待這個問題。
畢竟在中醫看來,哪怕是氧氣也能夠看成是一味中藥。
而現代環境中的氧氣與上古時期的氧氣濃鬱度可是完全不一樣的,至少降低了25以上。
這也是為什麼上古時期的動物都能夠長得巨大無比,而現代動物體型都比較小的原因之一。
你能說這個外界因素不會影響到人類的壽命嗎?
“曾祖爺爺說的對啊,我剛去翻看了一下《黃帝內經》,上麵開篇就是這個問題。”
“臥槽,我也看了,書上確實是這樣寫的。”
“666”
“老祖宗的智慧含金量還在上升!”
“聽說自學中醫不要去看其他那些亂七八糟的中醫醫書,就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就足夠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是,樓上的你光看醫書不看藥書嗎?咋地,光開方不識藥啊?”
“我覺得《神農本草經》應該也是必看的,畢竟對於中醫來說,醫藥不分家啊!”
“《神農本草經》啊,那可是得死記硬背的,還有《藥性賦》”
很顯然,直播間內上百萬的水友粉絲中,還是有不少人懂中醫的。
不過也僅限於懂這個層次罷了。
少有精通中醫的人存在。
畢竟中醫可是一門全科醫學,所含內容博大精深,一個人最起碼需要數十年的沉澱與實踐才能真正的融會貫通。
直播間裡的彈幕留言雖然熱鬨。
但這其中真正能辨陰陽、明五行、通曉《內經傷寒》精髓的人,恐怕寥寥無幾。
甚至有水友發著彈幕調侃道:
“嗬嗬,中醫豈是那麼好學的,現在有些中醫粉隻看了兩篇養生文章就敢指點江山,真是貽笑大方。”
這話雖刺耳,卻也不無道理。
畢竟背幾個方劑容易,但若要像古代大醫般‘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甚至預判未病,非經年累月的臨證不可得。
恰好,謝星遠的原身體主人就經曆了無數年的臨床累積。
對於目前大部分的病症,更甚至是絕症,他都有把握治愈。
再加上現在他手中還有一個係統金手指。
這世間應該少有他不能治愈的病症,如愛滋等等
中醫雖有“扶正祛邪”之法,可病毒詭譎,患者的體質又千差萬彆,目前又尚未有治愈的病例,自然治療起來也相當困難了。
直播間內討論的異常激烈。
喜歡中醫的水友就如同喜歡古代盛世一般,不斷地誇獎著中醫如何如何好,西醫如何如何差。
而不相信中醫的那群水友,則不斷地數落著現代中醫的各種不好,如吃完藥後完全沒效果,藥費極貴等等
突然,直播間內有水友反應過來發著彈幕道:
“不是,你們大家都在說什麼呢?咱們不是找曾祖爺爺看病來的嗎?”
“啊,對對對,先前曾祖爺爺是說要給我們線上問診來著,老爺子先給我看看吧!”
“先給我看,先來後到懂不懂?我這腰疼快三年多了,求曾祖爺爺救救我呀!”
“曾祖爺爺,看我這兒,看我這兒,給個中醫減肥的方法行不行?跪求!!”
“痛經能治不?曾祖爺爺能看到嗎?”
“那什麼,臉上總是長痘痘怎麼辦?有辦法祛除嗎?”
“曾祖爺爺,體內的濕氣很重怎麼辦?!”
“”
直播間內的眾人瞬間回過神來,一個個發著彈幕詢問著自己身上的病症能不能治。
至於說老爺子活了一百三十五歲這件事情。
大家似乎一下子全都忘了一般。
應該也不是忘了。
而是大家已經看習慣了謝星遠的麵容,心裡早已經接受了對方活了一百三十五歲的事實。
在接受了這個事實後。
自然大家也就不會一直在意謝星遠的年齡了。
“嗯,都彆急,一個一個來!”
謝星遠喝了一口茶水,指著先前那條腰疼的彈幕道:
“腰疼三年那位,你是不是久坐不動?經常坐在電腦麵前工作,還是說經常彎腰乾苦力活呢?”
“呃,我的工作是程序猿,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的時間超過十二小時。”
對方立馬在直播間內發著彈幕回複道。
“胡鬨,久坐傷腎你不知道嗎?你這腰是不想要了是吧?”
謝星遠不由得輕喝了一聲,說道:
“久坐氣血凝滯,經絡不通,你說為什麼天天腰痛?”
“所以不能久坐,屁股是用來運動的,坐半個小時起來走動一下,最好做一做雙手攀足固腎腰的動作,午時可以按揉一下腎俞穴,每天堅持下去,過段時間你的腰就不痛了,聽明白沒有?”
“啊啊,聽明白了,謝謝曾祖爺爺!”
對方點著頭連忙發著彈幕回應道。
謝星遠沒有理會對方的回答,而是繼續對著直播鏡頭說道:
“至於說減肥體內濕氣重的,你們知不知道什麼叫寒熱均衡?知不知道什麼叫陰陽調和?”
“誰讓你們把垃圾食品當後悔藥吃的?小米南瓜粥會吃嗎?小米薑絲紅棗茶懂不懂怎麼做?”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懂不懂?”
“還有那種學什麼16+8輕斷食減肥的,還特麼斷的是主食,早餐不好好吃,體內陽氣升不起來,午餐啃菜葉子,濕氣降不下去,斷得都特麼月經失調,便秘脫發了!”
“一個個還在那叫著減肥效果明顯,look y eyes,tell why?”
“why?”
“why baby why?”
“是,前期你是掉秤了,那掉的是脂肪嗎?基本掉的都是水分,怎麼沒見你腦子裡的水減沒了呢?”
“減個肥減的代謝比智商還低,減三斤反彈十斤,就這樣你還敢斷碳水減肥?”
“知不知道什麼叫適當的飲食調整?就算是老夫我也偶爾會喝點冰鎮可樂,你看老夫我這身體不好嗎?嗯?”
“”
隨著謝星遠這段含‘特麼’極高的話一出。
瞬時間,直播間內的上百萬水友全都愣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是,曾祖爺爺至於罵得這麼臟嗎?驚恐ig”
“什麼情況,我才剛進直播間就被曾祖爺爺罵了?”
“碳基生物減肥要斷碳?牛逼啊!”
“那什麼,曾祖爺爺不要再罵了,我感覺自己好像要長腦子了!”
“呃,我同事16+8輕斷減肥,三個月瘦了30斤,不過後麵又反彈了”
“臥槽,嚇我一激靈,剛進來就被罵了!”
“彆再罵了,彆再罵了,我明天開始就按時吃飯還不行嗎?”
“”
“不是,曾祖爺爺這罵得好臟啊,怎麼還帶英語的?外?”
聽著謝星遠如此魔性又直擊心靈的怒罵。
眾多水友粉絲們直感覺腦瓜子嗡嗡的,同時又覺得有些好笑,也不知道為什麼感覺自己被罵了還會感到開心。
有些聰明的當即便將老爺子的這段話給錄屏了下來,準備剪輯一番發布到自己的視頻賬號上。
感覺這段視頻必火!
此刻,直播鏡頭前。
謝星遠還在繼續對著眾多水友們罵著:
“至於那些說痛經的女娃娃們,夏天少喝點的冰奶茶,彆聽西醫說什麼吃辣喝冷飲不會影響大姨媽。”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有言,血遇寒則凝,遇熱則妄行,你們倒好,經期吃芒果榴蓮配布洛芬?”
“還有那些冬天穿著貂絨,肚臍眼卻露得比法海天靈蓋還亮的,這是怕自己的子宮不受寒是吧?”
“胞宮受寒則痛引腰脊,你們是沒聽過還是嫌經期痛的不夠厲害?”
“”
直播間內的眾多女粉絲一個個瞬間沉默了。
但還是有人不信邪,發著彈幕反駁道:
“我朋友經期吃榴蓮就不痛了,好像也有用啊!”
“不是,水果大多數性寒你不知道嗎?尤其是熱帶水果!”
有人發著彈幕提醒道。
“不吃布洛芬我會痛暈過去,太疼了!”
“所以方子呢?曾祖爺爺,方子呢?給一個啊!”
“感覺自己聽不進去一點,雖然痛經的時候確實很痛,但夏天吃個雪糕冰淇淋喝杯奶茶,真的很爽啊!”
“你們痛經真的是隻痛肚子嗎?這玩意不是全身都痛嗎?”
“我不痛經,但會拉肚子,曾祖爺爺能治嗎?”
“”
一時間,直播間的彈幕全都被女粉絲給占據了。
對於痛經這個問題。
直播間內的男同胞們竟是出奇的一致保持著沉默,並未參與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