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日誌解密(1 / 1)

推荐阅读: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入房間,林知鶴緩緩睜開眼睛,肩膀和背部的疼痛提醒著他地下設施的驚險一刻。已經是從地下設施脫險後的第三天,他的傷勢在精心照料下好轉不少,但醫生建議他至少再休養兩天,避免劇烈活動。

房門輕輕被推開,麻友端著一杯熱茶和幾片藥片走了進來。看到林知鶴醒了,她臉上綻放出溫柔的笑容。

"感覺怎麼樣?"麻友輕聲問道,將茶杯放在床頭櫃上,"今天背部還疼嗎?"

林知鶴嘗試坐起來,麻友立即上前扶他,溫暖的手掌輕輕托住他的手臂,小心避開受傷的肩膀。這親密的接觸讓兩人都有一瞬間的停頓,麻友的手指似乎在林知鶴的手臂上多停留了一秒。

"好多了,謝謝,"林知鶴微笑著接過藥片,"大家怎麼樣?我昨晚睡得有點早,沒來得及問清楚進展。"

"環奈一直在自責,雖然她表麵裝作沒事,"麻友輕聲說,在床邊的椅子上坐下,"明菜在分析從地下設施拍攝的音樂相關資料,惠美則在研究那本實驗日誌的掃描件。"

林知鶴點點頭,想起了那本珍貴的日誌。從地下設施逃脫後,他們立即對日誌進行了數字化處理,以防原件損壞或丟失。

"我想參與日誌解碼,"林知鶴堅定地說,努力再次嘗試起身,"那裡麵可能有對抗格羅夫的關鍵信息。"

麻友想要阻止,但看到林知鶴堅決的眼神,隻能輕歎一聲:"至少先吃點東西,我去準備早餐。"

林知鶴注視著麻友離開的背影,內心湧起一陣溫暖。這幾天來,四女輪流照顧他,但麻友似乎總是能預料到他的需要,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

半小時後,林知鶴在麻友和明菜的攙扶下,來到了安全屋的會議室。環奈看到他,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但隨即流露出內疚,顯然還未從自責中走出來。惠美則埋首於一堆數據和文件之中,幾乎沒注意到林知鶴的到來。

"知鶴君!你應該多休息的!"環奈跳起來,想幫忙又怕碰到他的傷口,手在空中劃了幾下,最終尷尬地收回。

"沒關係,環奈,"林知鶴輕鬆地笑道,"我已經好多了。再說,解碼那本日誌更重要,我想貢獻一份力量。"

聽到林知鶴親切的聲音,環奈的臉頰泛起淡淡的紅暈,眼神閃爍著複雜的情感。

"好吧,不過你得坐著,不許亂動,"環奈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但眼中的關切怎麼也掩飾不住。

會議室中央的大桌上,實驗日誌的每一頁都被放大投影在牆上,旁邊是惠美的筆記和分析。林知鶴小心地坐下,麻友貼心地在他背後放了一個靠墊,手指無意間擦過他的肩膀,引起一陣微妙的電流。

"根據我的分析,這本日誌記錄了二戰末期日本科學家關於'世界線理論'的早期研究,"惠美推了推眼鏡,直接進入主題,"最令人驚訝的是,其中的理論框架與現代量子物理學的多世界解釋驚人地相似,卻比後者早了幾十年。"

林知鶴仔細查看投影的資料,一頁頁解讀那些手寫的筆記和複雜圖表。日誌中描述了一係列實驗,試圖通過特殊的能量波動探測並影響平行世界線。更驚人的是,其中提到了"觀察者"的概念——能夠感知並影響多元宇宙的特殊個體。

"這與格羅夫集團的'世界線收束器'有明顯關聯,"林知鶴指出,"他們可能是基於這些早期研究發展出了更先進的技術。"

明菜優雅地翻閱著自己的筆記:"有趣的是,日誌中多次提到通過特定的聲波頻率可以影響世界線穩定性。這與我家族傳統中的'通靈音樂'理念驚人地相似。"

"最關鍵的是這一頁,"惠美調出一張特彆的圖表,上麵繪製了七條交織的線,形成一個複雜的網絡,"這看起來像是某種世界線結構圖,中心點被標記為'原點',旁注寫著'崩潰的起始'和'可能的挽救'。"

林知鶴仔細觀察那張圖表,驚訝地發現它與《永恒之環》中他繪製的世界線結構幾乎一模一樣。這種巧合太過驚人,不可能是偶然。

"這證實了《永恒之環》的重要性,"林知鶴沉思道,"它不僅是一部漫畫,而是應對'世界線崩潰'的方案。但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我能夠繪製出與這些早期研究如此相似的結構?"

房間陷入短暫的沉默,每個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

突然,林知鶴想起了什麼,眼睛亮了起來:"《時空連結者》"

"什麼?"環奈好奇地問。

"《時空連結者》,一部我前世讀過的科幻小說,"林知鶴解釋道,"講述的正是多元宇宙和世界線崩潰的故事。小說中描述的多世界結構與這本日誌中的圖表驚人地相似。"

林知鶴快速回憶著小說情節,並與日誌內容對照。驚人的相似之處不斷湧現:七個關鍵世界線,觀察者的特殊能力,世界線收束的危險,甚至連拯救的方法都有相似之處。

"這不可能是巧合,"林知鶴斷言,聲音中帶著一絲震驚,"我開始懷疑,《時空連結者》的作者也可能是一位'穿越者',他將這個世界的科學研究帶回了我的原世界,以小說的形式記錄下來。"

這個發現震撼了所有人。如果林知鶴的猜測是正確的,那麼穿越現象可能比他們想象的更加普遍,而多元宇宙的聯係也遠比想象的緊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格羅夫集團能夠識彆並追蹤穿越者,"惠美分析道,"他們繼承了這些早期研究,並將其發展為更先進的技術。"

"那麼《永恒之環》真的可以阻止世界線崩潰嗎?"麻友輕聲問道,眼神中閃爍著希望與擔憂的光芒。

林知鶴深吸一口氣:"我不確定。但日誌中確實暗示,通過某種'創造行為'可以穩定世界線結構。這似乎與我通過星辰筆創作時產生的現象相符。"

討論持續到深夜,五人嘗試拚湊起這個跨越時空的謎團。最終,疲憊的身體提醒林知鶴是時候休息了,傷勢還需要時間康複。

在大家的堅持下,林知鶴回到房間休息。入睡前,他再次回想著日誌中的內容和《時空連結者》的情節。命運的線索如此巧妙地交織,讓他不禁懷疑,自己的穿越是否也是更大計劃的一部分?

夜深人靜,安全屋陷入沉睡。林知鶴被一陣輕微的敲門聲驚醒,抬頭看到惠美站在半開的門口,月光勾勒出她纖細的輪廓。

"抱歉打擾你休息,"惠美輕聲說道,罕見地沒有戴眼鏡,顯得更加柔和,"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談談。"

林知鶴示意她進來。惠美輕輕關上門,在床邊的椅子上坐下。沒有眼鏡的遮擋,她的眼睛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明亮,卻也流露出平日裡鮮少展現的脆弱。

"有什麼發現嗎?"林知鶴問道。

惠美搖搖頭:"不是關於日誌的。我隻是想談談個人的事情。"

這個意外的轉折讓林知鶴有些驚訝。惠美一直是五人中最理性、最克製的一個,很少談論個人情感。看到她此刻的猶豫,林知鶴感到一絲好奇和關切。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純粹的理性主義者,"惠美輕聲說,目光落在窗外的月光上,"數據、邏輯、算法,這些是我理解世界的方式。但最近發生的一切多元宇宙、《永恒之環》的力量、你的創作能力這些都超出了科學的解釋範圍。"

林知鶴靜靜聽著,感受到惠美內心的掙紮。

"當我們在那個地下設施,麵對隨時可能崩塌的危險時,"惠美繼續道,聲音微微顫抖,"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對未知的恐懼。不是對已知危險的計算性評估,而是純粹的、無法量化的恐懼。"

她停頓了一下,深吸一口氣:"更讓我驚訝的是,在那一刻,支撐我的不是邏輯和理性,而是對你們的信任和依賴。特彆是對你,林知鶴。"

惠美抬頭,直視林知鶴的眼睛,眼神中帶著一種從未顯露過的真誠:"謝謝你,讓我明白科學之外還有更大的世界;謝謝你,帶給我這些重要的羈絆。"

月光下,林知鶴第一次看到了惠美冷靜外表下柔軟的內心。一直以來,她是團隊中最獨立、最冷靜的那個,很少表達情感需求。但此刻,她展現出的脆弱和坦誠,讓林知鶴感到一種特殊的親近。

"惠美,"林知鶴輕聲回應,"你知道嗎?正是你的理性和冷靜多次救了我們。沒有你的分析和技術支持,我們可能早就落入格羅夫的陷阱。"

惠美微微一笑,這個笑容比平時更加溫暖:"我想說的是,理性與情感並非對立,而是互補。就像科學與藝術,數據與直覺或者說,就像我們五個人,各自帶著不同的特質,卻能形成完美的整體。"

林知鶴被惠美的話觸動,點頭表示認同:"沒錯。正是我們的不同,讓我們能夠共同麵對這場跨越多元宇宙的冒險。"

惠美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柔和,她略微前傾,手指無意間輕觸林知鶴放在床邊的手:"無論麵對什麼,我都會用我的方式支持你支持你們。"

這簡單的碰觸帶著難得的溫度,讓林知鶴內心一動。惠美很快收回了手,但那短暫的接觸卻像電流般在兩人之間形成了某種新的連接。

"謝謝你,惠美,"林知鶴真誠地說,"能有你在團隊中,我們都感到安心。"

惠美站起身,恢複了一些平日的沉穩,但眼神依然柔軟:"你應該休息了,明天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晚安,林知鶴。"

"晚安,惠美。"

惠美輕輕關上門離開,留下林知鶴一人在月光中思索。這場意外的深夜交談,讓他看到了惠美全新的一麵,也讓他更加珍視這份珍貴的羈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