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一下煤炭、蜂窩煤之類的,應該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至於建築,恩,順便說一下怎麼燒磚吧,磚瓦房可比木頭房安全。
沐希一邊下樓,一邊查看任務進度,扭轉度增加了一些,但是並不多,還達不到領取第二個抽獎機會,她也不著急,造紙術是需要時間發酵的,她相信造紙術公開肯定能帶來很大的扭轉度。
“對了,係統,你這個直播有回放嗎?”沐希想到一個問題,詢問道。
“沒有,您要開放回放功能嗎?”係統回答。
“有要求嗎?”沐希就問。
“沒有,完成第一個目標就可以開啟一項功能,目前待開啟功能有:回放、彈幕、私信、建群、打賞、鏈接、抽獎,您準備開啟哪一個?”係統說道。
“這個私信是給我的?鏈接不會是上鏈接那個吧?”沐希聽完那些功能,提出疑問。
“因為您的要求,私信給您的都要隱去身份信息,每月能給您發一次私信,鏈接的確是那個鏈接。”係統回答。
“還是先開通回放吧。”想了一下,沐希說道。
古人絕大多數都是不識字的,他們無法記錄她直播的內容,就算直播了,對他們的改變也不大,但是如果有回放,可反複觀看,詳細學習,那就能改變很多了。
“好的,已開通回放功能。”係統回答。
沐希滿意的點頭,不再理會,快速的跑下樓梯,木質樓梯登登作響,她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每次跑這個,都會心驚膽戰,就擔心樓梯裂了,結果是一直到她家房子被標記為危房強拆也沒有裂掉。
廚房內,董秀鳳正在準備晚餐,這會兒他們家還沒有用上電飯煲,煮飯要麼在大鍋裡煮,要麼用高壓鍋,她家用的是高壓鍋,他奶奶卻一直到電飯煲出來前都是用的大鍋煮飯。
“奶奶,我幫你燒火。”沐希跑過去趴在灶台上,看著裡麵正在翻炒的菜乾,說道。
“行,小心點,彆燙到了。”董秀鳳應了一聲,農村孩子,雖然沐希不用從小就乾活,但是做飯洗碗這些卻是從八九歲就開始做了的。
沐希走到灶台後麵燒火,裡麵已經點燃了,她隻要及時添柴就可以了。
古人尤其是秦漢時期的人盯著灶台:
【這個是鐵吧。】
【應該是。】
【未來居然用鐵做鍋嗎?】要知道秦朝時期,鐵還是比較稀少的,兵器還都是青銅材質,更不要說做鍋了。
【灶台裡麵是不是也有鐵架?否則如何能在上麵燒火,不過這樣的確方便,灰可以從上麵落下,就不會堆積在一起了。】
直播間外,眾人第一次仔細打量這個廚房,才發現這個看起來簡陋的廚房有不少東西,鐵製的鍋鏟、菜刀、鐵鍋、燒火鉗,就連堵灶口的都是鐵製的。
【未來可真富裕啊,連普通百姓家都有那麼多鐵器。】
【是啊。】
等一家吃飯的時候,平民也就著直播開始吃飯,假裝自己吃的也這麼好,秦漢時期的皇帝貴族們,已經著手讓人去製作鐵鍋了,雖然鐵器不多,但是做幾口鍋還是可以的。
彆說這樣影響不好,他們是皇帝,是貴族,怎麼可能會真的將天下放在自己麵前,皇帝愛民如子,從來就是一個假命題。
他們開始查看係統剛剛提示的回放功能,然後就發現,沐希之前講的造紙術被錄成視頻,可以反複觀看了。
要知道直播內容可是被係統添加了畫麵的,而不是沐希以為的隻有語音,有了這個,所有人都可以自己造紙了。
當然,視頻裡也有河變成黃河的過程,對於砍伐他們也會慎重一些,決定采取沐希的建議,多用一些生長快的植物,並且砍一棵種一棵。
吃過晚飯,沐希就躺床上休息了,穿越回來第一天,還是剛剛病愈,她實在是有些累了,蓋著沉重的棉被,沐希迷迷糊糊的想念自己的羽絨被了。
她休息後,直播也結束了,萬朝眾人也都忙自己的事情了,百姓們也準備洗洗睡了,皇帝和官員卻沒有那麼快休息,他們還要商討之後的事情。
很顯然,之後每天都會有直播,而他們有朝政要處理,不可能隨時盯著直播,雖然有回放,但是他們也擔心會錯過什麼,所以皇帝們決定安排一些人專門盯著直播間記錄。
後期還好,秦漢以及先秦時期就不那麼好過了,畢竟這會兒還沒有紙張,也沒有類似科舉一般的全國選拔方法,可用的人太少了。
【記錄就交給女公子們吧。】嬴政一開始也煩惱,原本秦朝統一後,官員就不夠用,現在還要派人記錄天幕信息,根本抽不出人手。
頭疼轉頭的時候,看到光幕就想到沐希,她雖然是女子,卻懂得很多,在實在沒人的情況下,他將主意打到了女子身上。
自己女兒也是從小飽讀詩書的,既然這未來的女子可以,為什麼自己女兒不行?而且,嬴政還開始舉一反三,女兒可以,那後宮嬪妃呢,還有各家女眷,都是從小學習的貴女,為什麼不能用起來,這樣也能解決掉一部分的人手匱乏問題啊。
嬴政想到這裡頓時豁然開朗,發現用女子還有一些好處,女子的地位都是他賜予的,可以說天然就是依附他的存在,用好了未必比這些各有心思的官員差。
【這樣不妥!女子怎可參與朝政。】淳於越率先開口反駁,他是儒家代表,而儒家從創建之初對於女子就天然敵對,現在始皇要任用女子,他自然不同意。
【那你說,還有誰可用,或者由你負責?】嬴政臉色一沉,看向他。
對儒家,嬴政是不喜的,但是他是個帝王,很清楚朝堂上不能隻有一個聲音,這樣對他不利,所以就算不喜儒家也準許他們進入朝堂,但是這些儒家一次兩次的打他的臉,真以為他嬴政好脾氣?
【臣……】淳於越不吱聲了,他自然不想負責這種工作,雖然天幕帶來了很多先機,但是不代表負責記錄的人會有什麼功勞,眼看朝堂就要發生變化,他自然是想要和法家那些人爭一爭的,不可能將精力浪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