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
銀姑瞥了孟映棠一眼,“那你來處置。”
這些人說,他們是受了李家四公子的指使。
孟映棠甚至不知道李家四公子是哪一房的哪個人。
但是她能猜出來,這個人是得了誰的授意來綁架她。
嬋娟說,李家老祖宗因為李隨的“叛逆”,而對自己破口大罵。
看起來,這次她想從根源上“解決”掉自己這個“問題”,重新得到一個聽話的,任由她宰割的孫子。
很好。
孟映棠一直沒有對李家做什麼,因為蔡姨娘已經死了。
當年母親在李家,遇到的其他人事,她不得而知。
結果現在有人找上來,甚至“生死不論”,那就是送上門的導火索。
“茉莉,讓人去李家送信給參軍。這件事,讓參軍解決。”孟映棠道。
“是。”
第二日,嬋娟來找孟映棠。
“……昨日參軍發了好大的脾氣,把老祖宗屋裡的東西都砸了。我也跟著倒黴,姑姑你看——”
她撩起袖子,露出左側小臂上一塊紅色的擦傷。
“怎麼,他還遷怒於你了?”
“不是遷怒,是我……”嬋娟有點不好意思,“是我跟著看熱鬨,離得太近,被東西打到了。”
孟映棠:“……”
為了吃瓜,命都不要了?
“參軍昨天是個男人。”嬋娟又道,“他說了,若是您出什麼事情,他絕不會息事寧人。他會把李家的人告上官府,讓李家身敗名裂。”
這倒是出人預料。
原本孟映棠以為,李隨會雷聲大,雨點小,雷霆小怒一下表示抗議。
沒想到,這次他竟然會提出告官。
就,果然還是自家人,會找自家人的七寸,打得可真疼。
若是讓自己的兒孫告了,那李家瞬時就淪為整個京城的笑柄。
孟映棠的命,在李家人眼裡如同螻蟻。
但是李家的名聲,在他們眼中,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李隨和他們表達的是,你敢動我女兒,我就敢掀了李家屋頂,讓人看看李家這些醃臢之事。
“那參軍沒事吧。”孟映棠問,“老祖宗沒用家法威脅他嗎?”
“沒有。參軍說了,要自己從李家分出去立府。”
“那,老祖宗答應了?”
“答應了啊,參軍把她屋子都砸了個稀巴爛,難道還能好嗎?”
隻不過,李家老祖宗說的是,把李隨逐出李家。
“我們昨夜就連夜搬出來了!”嬋娟一臉得意。
孟映棠:“!”
這麼大的事情,你最後才說!
“不過我有點擔心老東西使壞,因為昨日她放狠話了,說參軍離了李家,什麼都不是。就連這個參軍,也是皇貴妃娘娘看他可憐,才給他的。”
李家老祖宗說,要給皇貴妃寫信,讓她和皇上說,奪了李隨的官職。
對此,李隨隻有兩個字。
“隨便。”
如果之前,他對李家還心存幻想,那當他從哪幾個人口中聽到“生死不論”幾個字的時候,就徹底讓他驚醒。
他已經失去了海棠。
那份痛,其實隨著時間推移,已經淡去了很多。
但是他不能再失去女兒。
那是他在這世上唯一的骨肉,而且女兒善良溫柔,聰慧端莊,嫁得又好……
自己沒能為她做什麼已經很愧疚,如果再讓她被傷害,那李隨真的沒臉做人。
“那不可能。”孟映棠道,“皇貴妃娘娘又不是她那般蠢婦。”
不厲害的人,怎麼可能坐到皇貴妃的位置?
難道靠傻白甜?
而且皇貴妃從小就和李隨交好,證明她也是有眼光的。
況且,現在是什麼情況,皇貴妃不做什麼都要被皇上雞蛋裡挑骨頭泄憤,又哪裡敢自己生事,主動去找皇上?
她還指望李隨守護她的兒子呢!
李隨當年手握十萬大兵的人,現在去給一個沒有任何希望上位的紈絝王爺做參軍,到底是誰占誰便宜?
李家的人,讓孟映棠覺得可笑。
她原本以為,李家老祖宗那般年齡地位,閱曆經驗,肯定是個睿智的人。
沒想到,她竟然如此沒有腦子。
不,是純自私。
她一會兒說,不能給皇貴妃添亂,用這個借口對彆人出手;一會兒自己又作天作地,渾然不顧皇貴妃死活。
什麼道理,都站在她那邊了。
“參軍才不怕呢!”嬋娟一臉驕傲。
可能自從睡過之後,她心裡起了微妙的變化。
看李隨,多少帶了些男女之情。
她覺得,李隨昨天可太男人了。
沒給她丟臉。
“……不過姑姑,我有點怕,這是實話。”
“你怕李家遷怒於你?”
“我怕參軍不當官了,彆人要搶我。”嬋娟憂心忡忡,“我三千兩銀子呢!我還挺好看的。”
孟映棠:“……”
“姑姑,請你告訴徐將軍,請他一定要爭氣啊!我的以後,都係於他一人之身了!”
以後李隨,就靠著徐渡野的老丈人這個身份活著了。
嬋娟就是孟映棠的小娘。
姑爺,請您一定要有出息啊!
孟映棠被她的誇張弄得哭笑不得。
“皇貴妃娘娘會為參軍做主的。現在,他還是參軍呢!”
孟映棠問了他們的住處。
原來,李隨自己在外麵是有禦賜的宅子的,而且還很大。
“之前是公中分給其他人住的,昨日參軍一生氣,全都攆走了。姑姑,我看參軍,這次是真的不想和李家再好了。”
“你勸著他些,讓他彆生氣。我今日還得去新鋪子裡看看,明日去看看你們。”
來了京城之後,孟映棠打算自己開個鋪子練練手。
所以她開了個舊衣鋪子,從選址到挑人到開業,都是她親力親為。
明日就要開業,所以她今日得去看看各項事宜準備得如何,不能開業當日出紕漏。
明氏給了她一千兩銀子練手,孟映棠很在意這邁出去的第一步。
“行。”嬋娟道,“我看參軍也沒什麼,就像想通了,大徹大悟一樣。我看下一步都快出家了……”
先彆,等她用兩年再說。
老驥伏櫪,湊合著能用。
回頭不能用了,他當和尚,她當尼姑,兩個人還能搭個伴。
“姑姑,明日開業,我讓參軍帶我一起去給您捧場。回頭中午,去我們家裡吃飯,也算我們喬遷新居,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