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金鑾殿上,皇帝像往常一樣,待大家討論完正事,準備宣布退朝。
豈料
顧老國公爺出列,向上方的皇帝恭敬行禮高聲說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昨日臣家小孫兒在街上玩耍,竟與賀老將軍家的小孫兒起了衝突,大打出手。”
正打算下朝的皇帝微微皺眉,心中滿是不耐:“小孩子打鬨,何以上奏朝堂?”
賀老將軍也連忙跪地:“陛下,此事非單純的孩童打鬨。經臣了解,乃是長樂公主從旁挑撥而致,還請陛下明察。”
老國公緊接著說道:“陛下,經臣了解,當時長樂公主言語多有不當,煽風點火,這才引發爭鬥,長樂公主此舉不僅使臣與賀老將軍家的小孫兒雙雙負傷,也讓臣等兩家因此心生嫌隙。懇請陛下為臣等做主。”
賀老將軍也滿臉悲憤地說道:“陛下,長樂公主此舉,實在是讓臣等寒心。兩家孫兒本相處和睦,如今卻因長樂公主的挑撥反目成仇。懇請陛下做主呀!”
皇帝差點被這倆氣笑了,臉色沉沉的對著下方跪著的兩人問道:“兩位家中的小孫兒今年多大了?”
“今年九歲了。”國公爺連忙回稟。
“我家那小孫兒今年也是九歲了。”賀老將軍也連忙回道。
“長樂公主多大。”皇帝繼續問底下兩人。
兩人想了想有些不確定的回道:“五歲。”
皇帝重重的拍了下桌案,冷哼一聲,說道:“你們兩個好歹也是朝中大臣,自家九歲的孫兒竟能被朕那年僅五歲的閨女挑撥的鬥毆起來,傳出去豈不讓人笑掉大牙!你們莫不是在拿這等荒唐之事來戲弄朕?”
“陛下”兩人還要辯解。
被沈尚書插話打斷:“據臣了解,長樂公主明明是心善,昨日見兩家的公子扭打在一起,還勸架來著,許是小孩子說出的話讓兩位小公子誤解了,再說長樂公主才五歲,一個五歲的小孩懂什麼,兩位大人莫非是對陛下好不容易找回的小公主有意見?這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誣告小公主?”
國公爺和賀老將軍回頭怒瞪著沈尚書。
簡直倒反天罡。
把一個煽風點火的說成心善勸架的,這沈尚書是怎麼能睜眼說瞎話的。
“沈尚書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昨日沈府的人也在場?”賀老將軍看著沈尚書心中滿是疑惑。
這沈尚書平時除了一些必要的正事,其他時候都在旁邊偷偷閉目養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怎麼今日個跟吃了炮仗似的。
“並未在場,隻不過昨日臣家中小孫子也在場,目睹了全程,據臣那小孫兒了解,明明是長樂公主心善勸架來著,沒成想到兩位大人口中竟成了煽風點火了,兩位大人竟要如此誣告一個五歲孩童。”沈尚書義正言辭。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看著底下臣子你一言我一語地狀告,臉上的神情愈發不耐煩,緩緩站起身,一揮衣袖,朗聲道:“朕乏了,此事休要再提,退朝!”說罷,也不顧及底下眾人,龍袍翻飛,大步流星地朝著殿後走去,那匆匆離去的背影顯示出了他對這件事的極度不耐煩與不願搭理。
底下臣子麵麵相覷,這皇帝脾氣越發不好了,皇後還在時,陛下還是個溫文爾雅,待人寬厚有禮之人,處理朝政也是心平氣和,頗有耐心,讓人如沐春風,可如今,也不知是何緣故,陛下仿佛變了個人似的,動不動就大發雷霆,仿佛心中壓抑著無儘的怒火,往昔的儒雅風度蕩然無存。
今日朝堂上的事也傳到了鎮北侯府內,老夫人喊來二夫人問道:“昨日小酒跟他們打架了?”
二夫人搖頭。
“小酒挑撥兩位小公子鬥毆了?”老夫人繼續問。
二夫人繼續搖頭,雖說沒看到前麵的情形,但是擠進去的時候看到幾個小孩著急地上躥下跳的模樣,想必是想勸架來著,沒成想對方兩位公子打的太激烈了,幾個小孩沒勸成功,心裡著急的吧。
“幾個小孩乖巧著呢,想必是那兩位小公子打架鬥毆怕家裡長輩責罵,胡亂攀扯咱家小外甥女罷了。”
“我就知道朝堂上那兩個老匹夫,就是看我們鎮北侯府不順眼,連五歲的小姑娘都不放過。”老夫人憤憤不平,她家小外孫女才多大,這才回京幾天,這個年紀的小孩,字都還認不全,這群老匹夫就開始上朝堂上狀告一個五歲小姑娘了。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小酒幾人完全不知情,因為他們現在正趴在牆頭吃瓜。
時間回到一炷香前。
“村長,你說我什麼時候才能變得像你這麼厲害?”趙虎看向撅著屁股和翠花貼在牆角不知道聽什麼的村長問道。
“你想什麼呢,你這輩子都不可能有村長厲害。”阿鬥蹲在村長旁邊頭也不回的說道。
“那你說,我們幾個加起來,能在村長手裡過幾招?”趙虎不死心。
阿鬥也看著村長:“村長”
"噓!"小酒氣呼呼的瞪著兩人,示意兩人安靜。
“怎麼了?”兩人連忙小小聲問道。
“隔壁好像有人吵架。”小酒剛說完。
趙虎和阿鬥立馬用耳朵貼著牆角仔細聽。
“好像真的是有人吵架,不過斷斷續續聽不太清楚。”阿鬥耳朵緊貼著牆壁說道。
遠處靜心一看幾人的樣子,連忙跑過去。
“有熱鬨不叫我?”
說罷,也跟著這群孩子撅著屁股耳朵緊緊貼在圍牆上。
沒過一會,圍牆上貼著一排的耳朵。
除了幾個孩子,許老太,趙大郎,許笑笑,外加幾個院子裡的丫鬟婆子。
也不知道被誰帶壞了。
“聽不清楚吵什麼呀。”
小酒看了眼圍牆,直接讓大郎叔搬來了幾個梯子,幾個小孩連忙爬上去趴在牆頭看隔壁到底是個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