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沈府,沈夫人剛回府就看到自家老爺從外邊回來。
看著自家相公陰沉的臉色,沈夫人忍不住問道:“發生了何事?”
沈知行想起山洞那一幕幕,尤覺得心口難受。
一群跟自家女兒差不多年紀的小孩,甚至還有很多年紀更小的,那群黑衣人,用藥物控製著他們,用鞭子抽打,把他們訓練的像個殺人工具,簡直畜生不如。
沈知行握著沈夫人的手,緩緩說道:“我沒想到在我管轄的縣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我的失職。”
沈知行把山洞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講給自己的妻子聽。
要不是有翠花引路避開陷阱,逐一偷襲黑衣人,就自己帶去的那些官兵還不一定能回的來。
“那群黑衣人被官府拿下就立刻自儘了,而那群小孩,官府的人不敢傷其性命,但是把他們放出去,又擔心傷害到百姓,如今隻能把他們放在山洞裡麵,外麵派官兵守著。”
沈知行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
不知道如何安排那群孩子。
沈夫人拿出躺椅,拉著沈知行躺上去休息。
“坐下休息會,如果實在不行,那就讓他們先在山洞生活一段時間,每天送些吃食,什麼時候願意出來了,再安排他們的去處也不遲。”沈夫人揉著沈知行的太陽穴說道。
“隻能如此了,這椅子不錯,躺著舒服。”沈知行躺著閉目養神。
“這是桃園村救咱們閨女的小姑娘家的,這小姑娘小小年紀就是一村之長,而且整個村子全部聽信於她,挺厲害的。”沈夫人誇道。
說到這個,沈知行又想起桃園村那小姑娘。
“夫人有沒有感覺這小姑娘有點眼熟,在哪見過?”
“我沒有印象,聽說那小姑娘沒有父母,是被村民養大的,說不定你見過她父母。”沈夫人猜測。
“有這個可能!”沈知行道。
“你說,哪家父母這麼狠心,把一個女嬰扔去山上,這都五年了,也沒有人來找。”沈夫人想想自家閨女,就覺得小姑娘的父母真不是人。
“等等,我知道像誰了。”沈知行從椅子上坐直身子,抓住椅子兩側的手都在顫抖。
“誰?”沈夫人輕輕地揉著相公的太陽穴問道。
沈知行看著自家夫人,艱難的小聲說道:“皇後,皇後娘娘!”
砰的一聲,沈夫人震驚,按在沈知行腦袋上的手沒控製住力度,把沈知行一把按倒回椅子上。
“撕!夫人手下留情!”沈知行生怕夫人再給他來一下。
“小酒是公主?陛下的女兒,怎麼會被扔到山上?那皇後娘娘呢?”沈夫人現在一堆的問題。
“小點聲,隔牆有耳,我隻是猜測,當年在京城的時候時家二郎給我看過他妹妹小時候的畫像,這小姑娘像極了皇後娘娘小時候。”沈知行小聲說道。
提起時家,兩人心情都有些沉重。
時家老太爺當年可是威名赫赫的鎮北侯,鎮守邊關。
眾所皆知,東夏國在四國之中最弱,當年其他三國企圖瓜分東夏國,三麵夾擊,時家軍誓死抵抗,保住了東夏國疆土。
自那時起,時家軍的威名傳遍四海,成為了東夏國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因為有時家軍的存在,其他三國也不敢輕易冒犯,就這樣四國形成了詭異的平衡。
可就在五年前,僅僅因為一場小小的邊關大亂,時家老太爺以及時家成年男兒全部戰死邊關,時家軍戰敗,連丟幾座城池。
消息傳到京城,皇宮傳來消息,據說當時即將臨盆的皇後娘娘受不了打擊,要去大佛寺給時家祈福,途中偶遇馬匪,被追殺,跌下山崖而死。
時家唯一的孫子,時家大郎的兒子,當時才七歲,也被離奇溺水死在自家院中。
整個時家當時,隻留下時家老太太和一群女眷,好在當時的時家三媳婦回娘家探親,聽聞消息,知道情況不妙,沒敢告訴任何人自己懷孕的喜訊,偷偷躲在娘家,幾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孩,時家才以至於沒有斷了香火。
可就在前段時間,京城傳來消息,時家小孫兒被拐,至今未找回,時家老太太一病不起。
百姓又不是傻子,這就是仇人想要時家男丁死絕,要不然三國圍困,時家男兒一個沒死,凱旋而歸。
怎麼就一個小小的邊關大亂,時家軍大敗,時家男丁一個都沒存活下來,緊接著時家孫子也沒能存活。
隻要稍微有點腦子的就能看出來,這就是要斷了時家的香火。
當年的事,至今未查出結果,也不知道是當今聖上不想查還是
眾人也不敢說,畢竟當年為時家打抱不平的,如今貶的貶,死的死。
就比如自己
沈知行死死抓著扶手,心中說不出的悲憤。
時老將軍,戎馬一生,就淪落到個全家隻剩下老弱婦孺的結果。
何其可笑,何其悲哀。
沈夫人難受道:“皇後娘娘對我們有恩,不管小酒是不是皇後娘娘的女兒,既然她出現在你管轄的縣,說明和我們有緣,我們就得好好保護她。”
沈知行把眼中的眼淚逼了回去,回道:“夫人放心,京城的人不會注意到這裡。”
“我現在就寫信給父親,讓他去一趟時家,跟時家老夫人說下這件事,不管是不是,至少給她老人家一個活下去的念想。”沈知行起身往書房而去。
沈夫人看著相公離去,自己坐在躺椅上想起了往事。
她和沈知行是青梅竹馬,兩家早早就定親了,就等沈知行科舉完就舉行婚禮。
可誰知道,長公主竟看中了當時高中狀元正在遊街的沈知行。
明知道沈知行有未婚妻的情況下,逼迫沈知行當她駙馬。
見沈知行拒絕,就想著把沈知行未婚妻的名節毀了,逼迫自己退婚。
想到當時的情形,沈夫人還是有些後怕,要不是皇後娘娘身邊的嬤嬤及時出現把她送出宮,或許她當時就被長公主找的侍衛玷汙了,不僅自己名節毀了,還連累家裡人,在太後的壽宴上乾出如此傷風敗俗的事,那是全家流放的結果。
那天過後,皇後娘娘去太後娘娘麵前為兩人說情,為自己和沈知行賜婚,這才避免了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