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侯被嚴懲、文官集團被懟之後,京都徹底安靜了。
官員們辦事積極性高了,沒人敢再克扣糧餉、拖延公務——誰也不想被長公主盯上,更不想被拖去軍營“教育”。
連李昭都覺得輕鬆了不少,至少不用天天擔心女兒闖禍了。
這天晚膳,李昭留上官婉兒在禦書房用膳。
桌上擺著上官婉兒愛吃的醬肘子(她上次說“這玩意兒比玉冠結實,啃著香”),還有李珩喜歡的水晶蝦餃,李瑾也在——太子最近忙,但隻要有空,就會來看看這個“麻煩”妹妹。
“明月,”李昭給她夾了塊肘子,“北境的冬衣已經發下去了,將軍遞了折子,說士兵們都很感激你。”
“感激我乾什麼?”上官婉兒啃著肘子,含糊不清,“他們該感激你,是你撥的布料。”
李瑾在旁邊笑道:“姐姐,你就彆謙虛了。現在北境都在傳,說長公主是‘護國神女’呢。”
“神女?”上官婉兒挑眉,“還不如叫‘鎮國將軍’好聽。”
李昭:“……”
能不能彆總惦記著當將軍?
“對了爹,”上官婉兒咽下肘子,“我聽說西邊的吐蕃國最近不老實,總在邊境騷擾,還搶了咱們的商隊?”
李昭點頭,歎了口氣:“是啊,吐蕃騎兵厲害,又熟悉地形,打起來麻煩。兵部正在商量對策,還沒個定論。”
“商量什麼?”上官婉兒放下筷子,“直接打過去啊。”
李昭:“……”
又來了。
“打仗不是小事,得考慮糧草、兵力,還有打完之後的安置。”李昭耐心解釋,“吐蕃地處高原,咱們的士兵去了會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上官婉兒不以為意,“適應適應就好了。末世……哦以前我去過類似的地方,多帶點草藥就行。至於騎兵,他們再厲害,能有喪屍厲害?”
李瑾:“……”
姐姐,吐蕃騎兵和喪屍能一樣嗎?
“姐姐,吐蕃和咱們沒深仇大恨,隻是搶點東西,沒必要打仗。”李瑾勸道,“派使者去交涉一下,讓他們還回商隊,賠點損失就行。”
“交涉?”上官婉兒嗤笑,“他們搶東西的時候,跟你交涉了嗎?這種人,就像末世裡的搶糧賊,你跟他講道理,他以為你好欺負,下次還來。”
她夾起一個蝦餃,塞到嘴裡:“對付這種人,就得打一頓。打疼了,他就乖了。這叫‘物理說服’,比講道理管用。”
李昭:“……”
李瑾:“……”
這是什麼歪理?
“明月,國與國之間,不能像你說的這麼簡單。”李昭皺著眉,“一旦開戰,會死很多人,百姓也會受苦。”
“不打,百姓才會受苦。”上官婉兒反駁,“商隊被搶,以後就沒人敢去西邊做生意了,邊境的百姓沒了生計,才真的苦。再說,現在不打,等他們壯大了,打到咱們家門口再打,死的人更多。”
她的話,帶著末世裡的生存邏輯——對威脅,要麼消滅,要麼打服,絕不能放任。
李昭看著她,突然發現,自己這個女兒,雖然行事魯莽,但看問題的角度,竟然意外地透徹。
他沉默了半晌,沒再反駁,隻是道:“這件事,朝廷會再議。你彆亂來,不準自己跑去邊境。”
“我知道。”上官婉兒點頭,“我現在去不了,你也不會給我兵。”
李昭:“……”
聽這意思,她還真想過去?
“姐姐,你就彆想著打仗了。”李珩啃著蝦餃,“吐蕃有什麼好打的?聽說他們那邊都是沙子,連玉冠都買不到。”
“誰要去買玉冠?”上官婉兒瞪他,“我是去練兵。你上次學的摔跤,還沒練好,明天繼續。”
李珩:“……”
他後悔了,不該提這個。
晚膳結束後,李瑾和李珩先走了。李昭看著上官婉兒收拾碗筷(她堅持自己的碗自己洗,說“末世裡沒人伺候”),突然笑了。
“明月,”他說,“你那套‘打一頓就乖了’的道理,以後少在外麵說。”
太嚇人了。
“為什麼?”上官婉兒擦著碗,“我說的是實話。”
“因為你是公主,不是將軍。”李昭走過去,幫她把碗放進櫃子,“以後嫁人了,總不能也這麼說吧?”
提到“嫁人”,上官婉兒愣了一下,隨即擺手:“不嫁。嫁人有什麼用?能幫我打架還是能幫我查貪官?”
李昭:“……”
他現在嚴重懷疑,自己這輩子,可能看不到女兒出嫁了。
“行了,回去休息吧。”他拍了拍她的肩,“彆再想吐蕃的事了。”
上官婉兒哦了一聲,轉身走了。
看著她的背影,李昭歎了口氣。
打一頓就乖了?
他看著自己這個閨女,突然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她,好像也挺合適的。
至少,被她“打”過的那些貪官,確實乖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