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江城市人民醫院燈火通明。
青年醫生論壇在行政樓三樓多功能廳舉行,這是醫院一年一度的盛會,彙聚了全院最有潛力的年輕醫生和部分資深專家。
林修遠站在後台,穿著整潔的白大褂,神情沉靜。
他的t標題《基於大數據的臨床輔助診斷實踐》已經投影到大屏幕上,下方是一排排座無虛席的聽眾,還有幾位副院長級彆的領導坐在前排。
主持人之一高曉琳走上台,身著一襲淡藍色職業裙,乾練而優雅。
她聲音清脆:“下麵有請本次論壇第一位發言嘉賓——林修遠醫生。”
掌聲響起,林修遠緩步上台,目光掃過全場,心中卻早已波瀾不驚。
前世,他曾在國際醫學大會上演講,麵對的是全球頂尖學者。
如今這小小的醫院論壇,不過是熱身罷了。
“各位同仁,晚上好。”他語調平穩,“我今天要分享的內容,可能有些顛覆大家的傳統認知。但我希望你們能保持開放的心態,聽完後再做判斷。”
他說完,點擊鼠標,幻燈片翻動。
一張張數據圖、病例分析、對比模型迅速展開,觀眾們的目光被牢牢吸引。
當他開始介紹“智醫10 alha”時,現場一片低語聲。
“這套係統,是我過去一年研究的一個項目。”林修遠的聲音清晰有力,“它基於全球臨床數據庫,結合未來十年醫學發展趨勢建模,能夠實時提供疾病風險預測、診療建議,並輔助醫生做出更精準的決策。”
演示開始了。
他打開模擬界麵,輸入一名患者的症狀:胸痛、心悸、血壓異常。
幾秒鐘後,係統彈出一組可能性排序:第一項是主動脈夾層破裂,第二項為急性心肌梗死,第三項為肺動脈高壓。
“這個病人,在現實中曾因誤診導致死亡。”林修遠淡淡道,“而‘智醫’在3秒內就鎖定了最危險的可能性。”
全場寂靜。
片刻後,有人鼓掌,緊接著掌聲雷動。
高曉琳作為主持人之一,適時發問:“林醫生,剛才我們看到的功能非常震撼。但我想代表很多醫生提出一個疑問——這樣的係統,是否真的能替代醫生的經驗判斷?”
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也是許多人內心真實的疑慮。
林修遠微笑,目光堅定:“不是替代,而是增強。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取代醫生,而是幫助醫生減少誤判,挽救更多生命。”
話音剛落,又是一陣掌聲。
然而,角落裡,王誌斌冷笑一聲,站起身來。
“說得好聽。”他語氣帶著諷刺,“你這套東西,說白了就是個計算器。真正的醫生,靠的是經驗和直覺。”
林修遠看著他,眼神平靜:“你說得沒錯,經驗確實重要。但如果你的‘經驗’讓你錯過了夾層破裂的病人呢?比如三年前那起醫療事故,那位患者本可以活下來的。”
王誌斌臉色驟變,喉嚨裡像被什麼堵住了一樣,說不出話來。
那一場事故正是他主刀的,最終因誤判延誤搶救,患者去世。
林修遠不再看他,繼續演講。
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展示了幾個真實案例的複盤,每一次都讓現場觀眾陷入深思。
當最後一張幻燈片出現時,大屏幕上的字格外醒目:
“醫學的未來,不該是人與機器的對抗,而是智慧與技術的融合。”
會場安靜了幾秒,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論壇結束後,林修遠剛剛走出會場,便感受到幾道意味不明的目光從背後傳來。
他知道,自己這次的表現,已經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
果不其然,回到辦公室沒多久,敲門聲響起。
吳秘書走了進來,依舊是那副冷麵無情的模樣。
“林醫生,院長想了解一下你那套係統的來源。”他語氣平淡,卻透著一絲不容忽視的壓力。
林修遠早有準備,抬頭笑了笑:“這是我個人的研究項目,還在早期階段,尚未對外公開。”
吳秘書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轉身離開。
門關上的那一刻,林修遠輕輕吐了口氣。
風暴,正在醞釀。
而他,已準備好迎接一切挑戰。
夜色沉靜,醫院的走廊空無一人,腳步聲在瓷磚上回響,如同心跳般清晰。
林修遠合上電腦,目光在屏幕上停留片刻,然後緩緩關閉了電源。
他早已預料到,今天這一場演講,不會隻是學術上的討論那麼簡單。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青年醫生論壇。”他心中清楚,這是一次試水,一次試探,也是一次展示——向整個江城市醫界宣告:一個新的聲音出現了。
他不怕挑戰,怕的是對方連正麵對抗的勇氣都沒有。
深夜,辦公室內隻剩一盞孤燈亮著。
窗外的城市燈火璀璨,像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他。
林修遠重新打開筆記本電腦,登錄郵箱,一封陌生郵件靜靜躺在收件箱中。
發件人匿名,標題空白。
他點開郵件,內容隻有一句話:
“有人盯上了你。”
林修遠瞳孔微縮,手指不自覺地收緊。
他沒有驚慌,反而嘴角浮現出一絲冷笑。
“終於來了。”
他並不驚訝,甚至可以說,他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
康泰集團不會坐視不理,那些躲在暗處的人也不會讓他安穩發展下去。
他掌握的不隻是知識和經驗,還有足以顛覆行業格局的技術。
他關掉電腦,站起身來,走到窗前。
城市的夜晚依舊喧囂,遠處高樓林立,車流穿梭不息。
然而在這片繁華背後,隱藏著多少看不見的陰謀與算計?
“無論他們是誰……”他低聲喃喃,“我都不會再退縮。”
身後傳來一陣輕柔的腳步聲,蘇晚照悄然走來,手中拿著一件外套。
她沒有說話,隻是將外套披在他肩上,動作溫柔而堅定。
“你在擔心什麼?”她輕聲問。
林修遠轉頭看向她,眼底的情緒難得柔和了幾分。
“沒什麼,隻是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會更難過了。”
蘇晚照點點頭,眼中卻沒有任何動搖:“我知道。但你要記住,不管前方有多少風浪,我都會陪著你。”
林修遠沉默片刻,隨後握住她的手,緊緊一握。
那一瞬間,他仿佛又回到了前世那個命運轉折的夜晚。
如果當初能救下她,也許一切都不會重演。
可現在,他有了機會彌補遺憾,也有了並肩同行的她。
他不再是一個人。
數日後,江城市青年醫師學術論壇再次召開。
這一次的主題更加專業、更加前沿,聚焦於罕見病的多維診斷與個體化治療。
這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關鍵方向之一,也是林修遠早有布局的重要領域。
現場座無虛席,燈光聚焦,氣氛熱烈。
主持人高曉琳走上講台,環視全場後宣布:“下麵,有請本次論壇最年輕的主講嘉賓——林修遠醫生!”
掌聲雷動,人群的目光齊刷刷投向入口。
林修遠一身整潔白大褂,神情平靜,步伐穩健地走上舞台。
他抬頭望向觀眾席,目光掠過前排幾位熟悉的副院長,以及角落裡神色各異的某些人。
他微微一笑,語氣從容:“各位同仁,晚上好。今天我想分享的,是關於一種罕見遺傳病的診斷模型構建與個性化治療路徑探索。”
幻燈片翻動,一張張複雜的數據圖、基因圖譜、ai輔助診斷流程一一呈現。
他沒有急著講解技術細節,而是先拋出一個震撼性的問題:
“如果有一種疾病,全球已知病例不足百例,症狀隱匿且極易誤診,你會怎麼處理?”
全場寂靜,無人作答。
林修遠繼續道:“這就是‘x綜合征’,一種我們幾乎無法準確識彆的病症。但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它並非無解。”
他說完,點擊鼠標。
屏幕中央,一個全新的診斷係統界麵緩緩展開。
“這是我研發的‘智醫20 beta’版本,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罕見病模塊,能夠結合患者的基因組信息、臨床表現和環境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並給出最優診療建議。”
隨著他的演示深入,現場的呼吸聲都變得沉重起來。
沒有人再質疑這套係統的作用。
因為它帶來的,不是替代醫生的冷漠工具,而是真正意義上,改變醫療未來的曙光。
林修遠最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真正的醫者,不是站在過去守舊,而是敢於擁抱未知,去開辟新的道路。”
掌聲響起,久久不息。
而在一個角落,一雙陰冷的眼睛,正死死盯著台上那道身影。
風暴,正在逼近。
而林修遠,已做好迎接它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