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場關於未來的賭局(1 / 1)

推荐阅读:

林修遠將那份沉甸甸的籌建方案遞給高院長時,整個辦公室仿佛都被這一動作定格。

高院長接過文件,手指輕輕摩挲著封麵,目光深沉如水。

他緩緩翻開第一頁,紙張在陽光下泛出淡淡的光暈。

“江城罕見病基因診療中心……”他低聲念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與玩味,“你這是要顛覆整個醫學體係?”

林修遠站在辦公桌前,神情平靜如常,“我隻是想改變現狀。”

“現狀?”高院長輕笑一聲,合上文件,抬起頭看向這位年輕的實習醫生,“你知道國內目前對罕見病的認知是什麼嗎?不是不想治,而是沒能力治。你現在提出要建一個獨立的診療中心,引入全外顯子測序、人工智能診斷、基因編輯原型設備——這些聽起來像科幻小說的技術,你覺得醫院有這個預算?有能力?”

“技術已經存在。”林修遠直視他的眼睛,“資金可以爭取,能力可以培養。但時間不會等人,小宇這樣的孩子,他們等不起。”

這句話一出,辦公室裡頓時陷入一片沉默。

高院長眯了眯眼,似是在衡量什麼。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趙文傑推門而入,臉色陰沉,手中還拿著一份資料。

“聽說你要搞什麼基因診療中心?”他冷哼一聲,將手中的資料往桌上一甩,“我剛查了全國過去五年的罕見病診療數據,成功率不足3。你說你要救人,可這不叫救人,這是拿醫院的資源去做一場豪賭!”

林修遠依舊冷靜,“那是因為我們缺乏係統性的研究和精準的診斷手段。如果當年我們能準確診斷出小宇的真實病因,他也不會死在icu。”

“你!”趙文傑被嗆得一時語塞。

“我並不是要否定傳統醫學。”林修遠繼續說道,“但我希望能在傳統之外,開辟一條新的道路。這條路或許艱難,但它值得嘗試。”

趙文傑嗤笑:“你不過是個實習醫生,哪來的底氣談改革?醫院不是你一個人的試驗場。”

林修遠淡淡一笑,“可小宇的命,不是試驗品。”

一句話,如同重錘砸在空氣裡,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高院長看著兩人爭執不下,最終擺了擺手,打斷了這場爭論。

“這件事我需要再考慮。”他說著,將那份籌建方案放在桌上最上方,“林修遠,你的確有些想法,也有些膽量。但如果你想做這件事,那就靠你自己去拉投資吧。”

林修遠心頭一震。

高院長並沒有徹底否定他的提案,而是給了他一個明確的條件:自籌資金。

這是一個信號——隻要他能證明這個項目具備可行性,並擁有足夠的市場潛力與社會價值,醫院就不會阻攔他。

走出院長辦公室後,林修遠站在走廊儘頭的窗邊,望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思緒翻湧。

從這一刻起,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依附於體製的年輕醫生,而是一個試圖打破舊秩序、重建新規則的挑戰者。

夜色漸深,醫院早已恢複了夜晚的安靜。

林修遠獨自一人回到宿舍,打開電腦,開始整理自己的資源清單。

他手頭的資金並不充裕,但他擁有的是未來十年內最具前瞻性的醫學成果與信息。

智能診斷算法、基因修複液配方、ai輔助決策模型……這些都是這個時代所沒有的東西。

隻要合理包裝,找到合適的投資者,他完全有可能打造出一個全新的醫療科技雛形。

正思索間,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一條短信。

“林醫生,我是林雪。聽說你有個關於罕見病診療的大計劃?我剛好掌握了一些風投渠道,也許我們可以聊聊。”

林修遠微微一怔,隨即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

他回複了一句簡短的信息:“好,改天見。”

窗外星光點點,城市的燈火映照在他臉上,映出一雙堅定的眼睛。

而這,隻是他布局的第一步。第28章:醫道不止於救人

夜風微涼,醫院頂樓的欄杆被風吹得微微發冷。

林修遠站在那裡,望著遠方江城市如星河般的燈火,眼神堅定而深邃。

“我不僅要救一個人,我要改變千萬人的命運。”

身後傳來輕微的腳步聲,蘇晚照悄然走近,手裡還拿著一份剛剛整理好的病例報告。

“你在想什麼?”她輕聲問道,語氣中帶著關切。

林修遠回頭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揚起,“我在想,醫道之路,不止於治病救人……更是重塑規則。”

蘇晚照怔了一下,隨即輕輕點頭。

她明白他說的是什麼。

這個時代,醫學資源分配不均、罕見病無人問津、醫藥利益鏈條盤根錯節,普通人一旦患病,往往隻能聽天由命。

“你想建那個基因診療中心,不隻是為了小宇吧?”她低聲問道。

林修遠沉默片刻,緩緩說道:“小宇隻是開始。還有千千萬萬個像他一樣的孩子,他們不該被這個世界遺忘。”

蘇晚照看著他,眼底泛起溫柔的光,“我會一直陪著你,幫你一起完成這一切。”

林修遠目光一暖,伸手揉了揉她的頭發,“謝謝你,晚照。”

第二天清晨,林雪便帶來了好消息。

“省裡有一家專注於醫療創新的風投基金,最近正在尋找有潛力的項目。”她一邊走進咖啡廳,一邊將手機上的信息遞過去,“我幫你聯係上了他們的負責人,下周可以安排一場麵談。”

林修遠接過信息,迅速掃了一眼,

“很好。”他合上手機,語氣沉穩,“那我們就去談談。”

離開咖啡館後,林修遠立刻回到宿舍,開始著手撰寫商業計劃書。

他沒有選擇直接使用“基因修複液”這個名字,而是以“靶向基因療法研發平台”作為核心切入點,結合人工智能診斷係統和罕見病數據庫建設,描繪出一個極具前景的未來醫療藍圖。

同時,他在計劃書中加入了小宇的案例——

“患者:小宇,男,9歲,確診為x染色體隱性遺傳綜合征。常規治療無效,預估壽命不超過15年。采用本團隊提出的個體化乾預方案(營養支持+免疫調節+靶向藥物模擬治療),病情已明顯緩解,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這不僅是對項目的證明,更是對現實困境的控訴。

夜深人靜,電腦屏幕前,林修遠的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他的神情專注,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他與這份即將改變未來的計劃書。

與此同時,蘇晚照也並沒有閒著。

她在護士站悄悄調取了小宇過往三年的病曆資料,並利用林修遠教授的算法模型進行分析,幫助製定更加精準的後續治療策略。

兩人雖未明言,卻早已心照不宣。

他們是並肩作戰的夥伴,也是彼此心中最堅定的支持。

數日後,林修遠帶著計劃書,與林雪一同前往省會,與那家名為“啟源資本”的風投公司進行會談。

會議室中,氣氛凝重。

對麵坐著三位投資人,其中一位是基金合夥人陳立然,看上去四十多歲,目光銳利,像是看穿人心一般。

“林醫生,你說你們團隊掌握了未來十年的醫學方向,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他開門見山地問道。

林修遠毫不慌張,淡淡一笑:“我不是說我們掌握未來,而是我知道哪些技術會在什麼時候成熟。比如全外顯子測序的普及時間、人工智能輔助診斷係統的臨床應用節點、還有未來三年內爆發的幾次重大疾病事件。”

他頓了頓,繼續道:“如果您願意投資,我可以提供幾個短期內就能驗證的技術方向。例如,一種基於人工智能模型的早期肺癌篩查係統,準確率高達987;又或者是一種新型抗病毒化合物,能有效應對即將到來的流感疫情。”

陳立然眼神一震,顯然被這些話吸引了注意力。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最終結果雖然尚未定論,但對方明顯已經產生了濃厚興趣。

走出會議室時,林雪低聲笑道:“你今天的表現,讓他們刮目相看。”

林修遠抬頭看了看天空,陽光灑在臉上,溫暖而不刺眼。

“這隻是開始。”他說。

深夜,兒科病房一片寂靜。

值班室裡,林修遠和蘇晚照剛剛結束一輪查房,趁著空隙,悄悄走向小宇的病房。

周婉婷坐在床邊,雙眼布滿血絲,手中握著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喂著他喝藥。

看到林修遠進來,她連忙起身,“林醫生,您來了?”

林修遠點點頭,在床邊坐下,輕輕翻開小宇的病曆本。

“這段時間的調理效果不錯,肺部感染頻率降低了,肝功能也在逐步恢複。”

周婉婷含淚點頭,聲音哽咽:“隻要能救他,我們什麼都願意做。”

林修遠望著她,緩緩開口:“我有個想法,也許……能讓小宇活得更久一點。”

蘇晚照站在一旁,輕輕握住她的手,給予無聲的安慰和支持。

窗外月色如水,灑進病房,照亮了每一個人的臉龐。

這一刻,仿佛一切的希望,都藏在這片寂靜之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