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內,張鵬止說完,其他人都沒有搭話,有人的臉上很不忿,將目光望向北島。北島一如既往一副嚴肅加上憂鬱的表情。陽光被四合院西廂房正脊遮擋,餘下一點落在北島的腳邊。
劉雨無奈地抿了一口茶,他覺得張鵬止的話沒什麼意義,報紙上的一篇文章能說得了什麼,何況451分的成績確實優秀啊!
“中青報的這篇文章說明不了什麼問題,抓典型樹榜樣本身就是他們經常乾的事情,我覺得咱們還得平常心看待。報社、雜誌和電視都在報道寧鉑,都說他如何如何的天才,我們總不能去證明我們比寧鉑更天才吧!”
寧鉑是78年媒體爭相報道的神童,兩歲半能背三十多首領袖詩詞,五歲上小學,中醫書一看便能看藥方;唐詩宋詞稍稍一學可與人吟詩作對;受高層接見,兩次對弈皆勝之,13歲入中科大,專門為他成立少年班
論天才,誰看了都汗顏!
芒克掃了一眼劉雨後說道:“劉雨,這能混為一談嗎?這是文壇,我聽說艾清跟劉一民見麵後,逢人就誇他。以至於不少回燕京的文壇老人,都知道了劉一民。”
“咱們的雜誌創辦得加速了,等11月底,第一期要跟讀者見麵。我們不跟誰爭,但是咱們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扛起新一代詩歌的大旗。”北島說話時,語氣跟平常一樣。
張鵬止和芒可點了點頭,他們目前剩下的就是紙張問題,他們是地下出版物,沒紙張定量,又沒錢去買紙。各個雜誌社有自己的紙張定量,有些剛成立的雜誌賣得好,但是沒紙印。
不過芒可是在造紙廠工作,黃睿在一家工廠的宣傳科工作,幾個人決定每天順一點,等什麼時候順夠了,《今天》的第一期就到了跟讀者見麵的時候了。
燕大,課堂上,黑板上寫著三個大字《驢得水》,嚴家炎教授像學生一樣坐在第一排,講台上站著劉振雲,正磕磕巴巴的講著他的課堂作業。
劉一民坐在嚴家炎教授旁邊,每當一個學生講完,嚴家炎教授總是問一句:“一民,你怎麼看?”
“老師,有同學的分析角度挺新奇的!”劉一民想了半天,憋出來了這麼一句話。
“你倒是不得罪人!都分析的是什麼玩意兒,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你說城門樓子,他說胯骨肘子。求新求異,形式主義嚴重,一兩千字下來言之無物。”
嚴家炎不滿地說道,不過聲音極低,剛好他們兩個能聽到,旁邊的學生主動跟他們保持了距離。
嚴家炎一邊吐槽,等學生講完後,抬頭看著講台笑著說道:“分析的不錯,接下來好好夯實一下文學基本功。”
“我還得鼓勵他們!”
“教授,求新求異說明咱們燕大中文係的學生有傲骨,不願意參考雜誌和報紙上的分析角度。”劉一民說道。
嚴家炎一聽,頓時樂了:“你呀,總是能誇出點新花樣。”
劉振雲分析的是驢和主人公張一曼的關係,認為驢象征著為學校和學生辛勤奉獻的張一曼,人們對待驢這種牲口,平時拉磨,實在拉不動了就殺了吃了,寓意著張一曼注定會被大家所拋棄。
“這個還分析的不錯,話雖然說的很粗糙,但是意思表達出來了!”
劉振雲講課結束,嚴家炎走上講台,雙手支撐在桌子上開始給大家講文學理論、講文學分析的框架結構。
“要分析《驢得水》,首先要分析的是張一曼這個人物,所有的分析都是圍繞著張一曼展開,她是這部小說的靈魂,從她的一生中看到人性的複雜和悲哀”
下課後,劉振雲拉著劉一民問起來,自己在台上講的時候,教授跟劉一民說啥了。
“教授說你講得好,是整個係講的最好的。”
“真的?”劉振雲驚喜過望,又扭捏地說道:“其實礙於時間,我還有很多沒有講出來”
李學勤湊過來湊過來問道:“一民,我們準備報名參加咱們學校的文學社,你要不要一塊去?”
“你們先去吧,我還有事兒!”劉一民擺了擺手說道。
劉振雲一臉好奇,他跟李學勤一樣,都是準備去報名參加文學社的,聽說裡麵的人個個有文采,說話又好聽。
“什麼事兒?咱們文學社剛恢複,現在正在招人,咱們進去相當於元老級,副社長是咱們中文係的師兄。”
“我得去《人民文藝》一趟,投一篇稿子。”
《忠犬八公》小說已經寫好了,全篇寫了四萬五千字左右,算是一個小中篇,剛好不負崔道逸所托,10月底交稿。
不過《人民文藝》第11期應該是趕不上了,要等到12月才能發表。
“又投稿,還要不要我們活了?”
“一民,你要不自己創辦一個雜誌吧,就你這創作量,自己出一個季刊雜誌,絕對可以。”李學勤無奈地說道,這篇小說是他們看著開寫的,中間沒注意,一不留神可就完稿了。
“創辦雜誌?好想法,等以後創辦了,請你當編輯!”
李學勤的話讓劉一民想起童話大王鄭淵傑,因為雜誌不給他漲稿費,一氣之下自己創辦了《童話大王》,裡麵的童話全都是自己創作的,可謂是一代牛人。
童話跟劉一民寫的小說還是有區彆,就算是隻寫幾千字的短篇也能累死他。
劉一民說完後,在幾人的注視下跨上自己帶車燈的嶄新鳳凰朝著校外駛去,帶車燈的鳳凰跟現在的勞斯萊斯一樣,有了車燈,以後騎夜路就方便多了。
燕大到《人民文藝》編輯部的距離很遠,騎自行車要一個半小時,好在下午沒課,他的時間來得及。順便到時候再去一趟作協招待所,跟老馬聊聊天,搜集一下老北平的資料。
《狼煙北平》的劇情他熟悉,但是關於老北平的人物風貌以及其他的地理資料他還不懂,寫出來不地道可不行。
就在他朝著《人民文藝》出發的時候,《燕京文藝》的兩名編輯也朝著燕大騎來,信誓旦旦地要從劉一民的手裡麵約到稿子。
感謝大佬縱橫天下有我的200點幣打賞,上架後加更感謝。
感謝大家的月票和推薦票,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