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文豪1978:我得給文壇上堂課 > 第51章 朱霖(求追讀)

第51章 朱霖(求追讀)(1 / 1)

推荐阅读:

崔道逸一想還真是,要是消息傳了出去,不說彆人,就說《燕京文藝》的周燕如早就跑過來了。鄒獲凡走進來拿起桌子上的稿子,看了一眼故事的大概劇情,笑著看向崔道逸:“看來又是一篇好稿子!”

“那是當然,我們燕大中文係,什麼時候讓人失望過!聽說昨天一民還給你們寫了一首詩,咱們是扯平了,這個306房間,咱們共用。”

鄒獲凡淡淡地說道:“那能一樣嗎?一首詩歌多少字,一篇小說多少字?”

“嘿!我說你這老鄒,也太貪心了!你還打算讓一民給你們寫幾萬字的詩歌?再說了,一首詩歌幾塊錢,撐死也上不了一百塊。我們編輯部給一民的稿費,哪次不是兩三百塊錢?”

崔道逸這話算是說到了劉一民的心窩裡麵,詩歌出名快,小說掙錢快。

寫小說夾雜著詩歌,那是快上加快!

“小說寫的時間還長,費精力費紙費墨水,多給點錢也是應該的。”鄒獲凡不服氣地說道。

“老鄒,你還真以為誰的靈感都跟一民一樣快,大部分人寫小說和詩歌所用的時間差不了多少。”

鄒獲凡沒辦法反駁,最後梗著脖子說著什麼詩人的事情怎麼能用錢衡量等等。

崔道逸開心地走了,不僅10月的第一天已經找到了一篇優秀的稿件,還因為懟的鄒獲凡無話可說,

走出招待所的那一刻,他渾身充滿了乾勁……

他走後,鄒獲凡鄭重地對劉一民囑咐道:“一民,可彆聽他瞎說,你要知道,我隻聽說過有人當街朗誦詩歌的,可沒聽說過有人當街背小說的,小說的傳播速度可比詩歌差遠了。”

劉一民點了點頭,啊對對對,你們說的都對!

崔道逸走後不久,劉一民跟著鄒獲凡來到了《詩刊》的編輯部,通往編輯部的走廊裡扔著一個個的麻袋,鄒獲凡告訴他這些都是投稿信,走廊的另一頭做著標記的都是廢稿。

“跟小說相比,大部人都覺得詩歌創作門檻低,隻要感歎幾句就能成為詩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詩刊》接到的稿子要比《人民文藝》多得多。《詩刊》複刊以後,發表的詩歌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現在投稿的信跟雪花一樣,很多都來不及看。”

鄒獲凡介紹道。

“看來我還是比較幸運了,投稿信沒有泯然於這些信之中。”

“錐處囊中,鋒芒自露。你的詩歌就算是我們沒看到,其它的雜誌也不會放過。這些就不一樣了,我們看不上,彆家也看不上!”

鄒獲凡一邊說一邊走進編輯部,笑著向大家介紹劉一民,一時間不少人衝著他打招呼。

“這是我們主編嚴晨、副主編邵燕向”

“大家好!”

“年輕人,年輕的詩人,文壇就需要一民這樣的人。”嚴晨右手握手,左手拍著劉一民的肱二頭肌,對著編輯部的眾人誇獎起來了劉一民。

眾人熟絡之後,嚴晨笑著問起了劉一民如何看待當前及未來的詩壇。昨天鄒獲凡給大家講了劉一民的幾句話,都覺得劉一民對當前的詩壇的看法很有參考意義。

於是,才有了今天嚴晨的提問。

“嚴主編,我就是班門弄斧。你們對詩壇的了解肯定比我更多,我隻是從最近幾期《詩刊》上的詩歌作者和表達進行了分析。詩壇現在有兩種詩人,一部分是年輕人、一部分是從十年中甚至是新中國成立後走過來的詩人,他們的詩歌創作的思想必然是不一樣的,所以分歧是必然的。”

以艾清為首的歸來派詩人和以北島、舒婷幾人為代表的朦朧派,在八十年代爭奪詩壇的主流地位。“朦朧派”這三個字,大家不仔細去研究出現的背景不會發現,實際上這是一代老詩人對這些年輕詩人的批判,認為是“晦澀怪異,畸形的產物”。

80年《詩刊》第八期發表了《令人氣悶的朦朧》,所以朦朧派以此得名。

劉一民沒有講太多,把話題轉向了如今的燕京詩壇,老鄉葛落開始向他介紹如今的詩壇現狀。

“一民整體上講的是對的,我們都有這種感覺,不過這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北島和芒可他們估計過不了多久,也知道你來燕京的消息,他們可急著見你,現在燕京詩壇”

燕京西單,一套擺設簡約但整理的十分乾淨的房子內,一名教授模樣的男人正坐在沙發上翻看雜誌。房間內普通人家尋不到的一些電子物件,在這裡都可以看到。

大廳內的桌子和房間內,各種物件擺放的整整齊齊,入戶門的後麵木質掛鉤衣架上掛著幾件衣服,還有剛洗好的白大褂,屋子內定然有一名主人是一位醫生。

男人看雜誌的時候一絲不苟,甚至有的地方要反複琢磨一下,遇到不好的文章還會輕聲文明的咒罵一下。

翻看到下一頁的時候,忽然眼前一亮,讀了許久後衝著另外一個房間喊道:“霖霖,今天《人民文藝》有一篇文章寫得不錯!”

房間內傳來一聲略帶慵懶且疲憊的聲音:“爸,什麼題材的?”

“關於高考的,名字叫《高考1977》!”

房間內,正在看醫學專業書籍的女孩兒疲憊的揉了揉眼睛,頭也不回地說道:“你看吧,我上大學又沒有通過高考,不看!”

女孩兒手裡握著鋼筆,遇見不懂的還要標出來,白嫩的手指因為握筆擠壓多了幾分紅潤,她叫朱霖,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學生。

“劉一民寫的!你真不看?”

朱父說完剛抬頭,就發現女兒已經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眼睛緊緊地盯著他手中的雜誌。

“auv,劉一民這三個字比你爸爸我都好使,這是他第三部作品了吧,寫的真快,我剛看了幾千字,寫的非常不錯,來,咱們父女兩人一塊看。”

“爸,你說錯了,加上詩歌是第四部,《詩刊》封麵上的《一代人》你是不是忘了?還有他不僅快,質量也高!”朱霖說完,便認真地看了起來,窗外的陽光通過斑駁的玻璃落在她長長的眼睫毛上。

一邊看書,還不忘偷偷地從兜裡掏出一顆奶糖放進嘴裡吸吮。

《詩刊》編輯部內,劉一民剛從編輯部出來,迎麵走來了幾個人,嘴裡嚷嚷著:“劉一民同誌在哪裡?”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