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潑皮張三(1 / 1)

推荐阅读:

老攤主眼睜睜看著囂張的張三幾人如同小雞崽般被輕易製服拖走,不僅沒有喜色,反而驚得麵如土灰。

他猛地回身,幾乎是帶著哭腔對朱由校急促地說道:“公子!公子啊!使不得!快讓他們放人,這禍可闖大了!”

朱由校微微一怔:“老人家,此話怎講?這等惡徒,留之何用?”

“公子您有所不知啊!”老者急得直跺腳,聲音壓得極低,還不住往巷口張望,生怕被人聽見,

“這張三混號‘過街鼠’,是這片出了名的渾人!可…可聽說他背後有人,跟成國公府上的一位管事沾著親,成國公府啊!那可是天大的勳貴!咱們平頭百姓哪裡得罪得起?”

“這…這打了張三,就是打了成國公府的臉麵。他們回頭報複起來…小老兒這把骨頭無所謂,可我那小孫兒…”

老人說著,恐懼地看向緊緊抓著自己衣角、嚇得小臉慘白的孫子,後麵的話已經噎在喉嚨裡。

朱由校明白了老人的擔憂,他看了一眼旁邊被踹翻的矮桌、潑灑在地上的半碗肉湯和沾了灰土的餡餅,方才品嘗美食、體察民情的那份興致如同被冷水澆頭,瞬間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難以言喻的煩悶和沉重。

他深吸一口氣,將胸中的怒意壓下,換上平和的神情,對著憂懼交加的老攤主溫言道:

“老人家不必驚慌。今日這事,在下既然管了,自然會管到底。”

他微微前傾身體,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篤定:

“實不相瞞,在下姓朱,家中也算與京城裡一些‘大人物’說得上話。這位張管事的事,自會有人去查。”

“若他真如你所說,倚仗國府之名縱容惡奴或這混賬親戚魚肉鄉裡,也必有人會去找那位‘管事’,甚至他背後的‘府上’說道說道,替大家討個公道。”

老攤主都愣了一下,姓朱?跟京城裡的大人物說得上話?甚至能去找成國公府管事背後的人“說道”?

這年輕公子哥的口氣…似乎比那“管事”還大?

朱由校沒再多解釋,他隻是走到老人麵前,從袖中摸出一錠約莫五兩的小銀錠,輕輕放在老人粗糙的手心裡:

“這錢您收好,算是賠償打壞的桌凳,還有今日讓您受驚的補償。”

“這…這使不得啊公子!太多了!我…”老攤主的手像握了塊火炭,又驚又急。

“拿著!”朱由校按住老人推拒的手,語氣不容置疑。

“好好照看您孫兒。惡人自有惡人磨,作惡的,總有要他們還債的一天。至於今日這事,”

他抬眼,目光銳利地掃過地上被拖走留下的痕跡,“不會有人再敢來騷擾您攤子。我‘朱公子’,把話放在這兒。”

他說完,不再看激動的老人,目光轉向一旁的魏忠賢,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老魏,天色不早了,府裡還有事,回吧。”

魏忠賢何等精明,早已心領神會。立刻俯身低應:“是,公子!車馬已備在巷口外了。”

隨即轉頭對幾個“護院”道:“把人看押好,勿要聲張,等公子回去後再處置。再留幾個人,護著這對爺孫”

陛下金口玉言,已經說了要管此事,可就怕有不開眼的作死,到時候皇爺遷怒下來,他魏忠賢也得吃掛落。

幾名偽裝成護院的錦衣衛心領神會,押著死狗般的張三三人,悄然退入巷子深處,自有安排。

朱由校對著老攤主微微頷首,又看了一眼那怯生生的男孩,終究是沒再說什麼。帶著意興闌珊的神情,在魏忠賢和另兩位護院的簇擁下,轉身走出了這條狹窄的小巷。

老攤主捧著那錠沉甸甸的銀子,望著朱公子消失的背影,茫然地站在原地。孫子緊緊拉著他的衣角。

巷子裡重新恢複了它原本的嘈雜和平靜,隻是那錠銀子在手心裡的冰冷觸感,還有那位年輕公子平靜話語下的斬釘截鐵,讓他心底第一次升起了一種茫然的、不切實際的希望——或許,這京城的天,真的在變?

朱由校很快踏上了停在不遠處街口的馬車,魏忠賢親自放下車簾,隔絕了街市的喧鬨。

車廂內光線微暗,朱由校靠在軟墊上,閉目不言。魏忠賢垂手隨行一旁,屏息凝神,不敢打擾。

車輪轆轆,碾過京城的石板路,向著紫禁城的方向駛去。車內一片沉寂,隻有車輪規律而單調的聲響。

良久,朱由校緩緩睜開眼,眸子裡再無一絲閒逛時的光亮,隻剩下深沉的冰冷和凝重。

他沒有看魏忠賢,隻是盯著車廂壁那青呢的紋路,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如同淬了冰:

“魏大伴。”

“老奴在!”魏忠賢立刻躬身。

“查清楚。今日那老丈所言,‘過街鼠’張三背後到底牽連著成國公府的哪個管事?這京城的潑皮無賴到底是誰的爪牙?”

“是,老奴明白!”

朱由校在便裝護衛的簇擁下,沿著胡同巷陌緩步離開。

背後的喧囂似乎安靜了許多,陽光灑在他的便服暗紋上。

他心中那份對“江山社稷”的理解,第一次如此具體地落在了這狹窄胡同的柴米油鹽和升鬥小民的哀樂上。

朱由校的目光投向遠處天際線上那灰藍色、蜿蜒起伏的西山輪廓,一個在他心底盤旋已久的念頭瞬間變得無比清晰。

他喚過身旁早已垂手侍立、神情恭謹的魏忠賢。

“朕聽聞西山蘊藏有上好的石炭(煤炭),足為京畿民用及冬日薪火?”

“稟皇爺,”魏忠賢立刻躬身回應,語氣肯定,“確有其事。京城及畿輔之地用煤,十之七八皆出於西山諸礦。此地煤質堅實,火旺而耐燒,實為京師取暖必備之物。”

“嗯。”朱由校緩緩點頭,目光卻變得深邃而銳利,

他從後世而來,自然知道這西山下麵有個大煤田,根據後世相關部門的統計,這塊煤田占地兩千平方公裡,總儲量高達兩百多億噸。

但是這個煤田的位置很尷尬,基本在朱棣的陵墓旁邊。

“朕記得,西山毗鄰皇家陵寢(指明十三陵所在的昌平天壽山,西山是其重要餘脈,風水龍脈相連),地理敏感,關乎國之氣運,向來嚴禁妄動地脈,私開礦場更是朝廷明令禁止之大罪。”

魏忠賢腰彎得更低:“皇爺聖明燭照。西山一帶確係地脈緊要之所,我朝列祖列宗皆有嚴旨,非有官照特許,嚴禁私下開礦擾地。”

“既然如此,”朱由校的聲音陡然轉冷,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壓,

“那麼,現今盤踞於西山的那些大大小小,目無法紀的私礦,又是怎麼回事?是誰如此膽大包天,視祖宗法度、朝廷禁令如無物?還是說他想破了我大明的氣數,有謀逆之心?”

魏忠賢心中凜然,陛下竟然將此事與謀逆之罪扯上關係,立刻應道:

“回皇爺,此事…老奴也有所耳聞。利字當頭,難免有心懷僥幸、鋌而走險之輩。這些私礦多由地方豪強、富商甚至…某些背景複雜的家奴、莊頭暗中經營,手段隱蔽,查辦不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