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並非孤身一人!(1 / 1)

推荐阅读:

朱由校靜靜地聽著,從頭到尾,沒有打斷,沒有生氣,甚至臉色沒有一絲變化。

相反,他的眼神中意外的有一絲認可,一絲欣喜,因為這些問題他在後世或多或少都有了解,所以並不意外。

但是畢自嚴今日能夠推心置腹,將這些弊政一一說出來,確實是讓他有些意外,有種找到誌同道合的隊友的感覺。

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後,就從來沒有過這種感覺——他並非孤身一人!

不過,這種感覺,還不賴嘛!

就在暖閣內陷入一片短暫的、近乎窒息般的沉寂,徐光啟和畢自嚴被這殘忍的現實壓的眼神中有些失神和悲觀的時候!

一陣清越、中氣十足的笑聲驟然響起!

“哈哈哈哈哈——!”

這笑聲出自朱由校之口,聲音裡沒有半分怒意或癲狂,反而充滿了無比真切的欣慰與激昂!

它像一道穿透濃重烏雲的陽光,又似一聲劈開冰河的春雷,瞬間撕裂了暖閣中凝滯的陰霾與絕望。

畢自嚴和徐光啟都愕然抬頭,隻見禦座上的少年天子長身而立,眉宇間散發著灼灼生輝、銳不可當的自信神采,仿佛一柄剛剛淬火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

“好啊!好!”朱由校大步走到暖閣中央,聲音清亮有力,帶著少年人特有的蓬勃意氣,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儀:

“藩禁!投獻!兼並!鹽政!商稅!此‘五蠹’害我國深矣!

畢卿,你今日所言,句句肺腑,字字泣血,為朕照亮了這大明肌體上最深、最痛的毒瘡。卿之堅毅果敢,欲以夷技強我國本之誌,亦令朕感佩。”

他目光溫煦,在兩位重臣臉上掃過,蘊含著無窮的信任與力量:

“朕知道!這些皆是沉屙痼疾,它們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牽一發而動全身。背後不知關聯著多少勳貴、宗室、豪強、文官之利!必然阻力如山,凶險萬分。”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斬釘截鐵、氣吞山河的決絕:

“然那又如何?朕朱由校,年十五登大寶,受命於天。既為天子,既禦神器,這煌煌大明的萬裡江山,億萬黎庶,便是朕之血脈所係,神魂所托。

朕為天下主,不怕問題如山,卻怕——萬馬齊喑,無人敢直麵瘡痍;更怕——上下苟且,皆視弊病不見。

今有爾等二卿,直臣敢諫,勇者敢為,願與朕共擔這乾坤重任,這是朕之幸,是上天賜予我大明的轉機!”

他一步上前,雙手重重扶住兩位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的老臣之臂膀,目光如熊熊烈焰,燒灼著整個暖閣:

“我大明病了,而且病得很重!然病不是末日,不敢治病才是末日!

既然你我君臣已看清症結所在,那就讓你我君臣,齊心合力,朕誓要蕩滌此弊,除卻這蟻穴腐穴,讓大明山河朗朗晴天,國富民強,四海無疆!”

畢自嚴看著朱由校年輕自信的眼神,隻覺得一股滾燙的熱流從皇帝的手掌瞬間湧入四肢百骸,沉積多年的無力感仿佛被這烈火般的信任燒得一乾二淨。

他蒼老的身軀驟然挺得筆直,渾濁的老眼精光爆射,聲音嘶啞卻如金鐵交鳴:

“臣!萬死不辭!定當披荊斬棘,為陛下,為大明,廓清這財賦亂局!”

徐光啟也是胸膛劇烈起伏,壓抑多年的苦悶、擔憂在此刻儘數化為沸騰的熱血!

他猛地跪地,以額觸地,聲音因激動而顫抖卻字字鏗鏘:“陛下英睿,國士知遇,粉身難報。臣必當窮儘畢生所學,護我大明!衛我華夏!”

“治大國如烹小鮮,此中積弊,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局,如蛛網纏身,強拽必損筋骨。”朱由校的聲音從高亢的宣示轉為沉穩的戰略定力,“待時機成熟,就可一一除之”

朱由校猛地張開雙臂,仿佛要擁抱整個帝國河山,那清亮的聲音回蕩在暖閣,帶著一種改天換地的青春豪情:

“藩禁當破!兼並當製!鹽政當清!商路當開!軍械當利!這刮骨療毒的痛苦,朕不怕!這千難萬險的重任,朕願擔!

隻要你我君臣同心!畢卿,徐卿!讓我們同心戮力,將這天下的積弊一一滌蕩!

將這腐朽之處一一革新!還這大明一個朗朗晴天!一個國富民強!一個萬邦來朝!一個四海無疆的……煌煌盛世!

以此壯懷,縱前路刀山火海,朕與你二人,共赴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畢自嚴與徐光啟再難自抑,聲音哽咽,熱血如沸,同時五體投地,額頭重重叩在金磚地上!

少年皇帝的話語,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劃破了重重陰霾的長夜,點燃了那深埋在帝國沉屙之下,幾乎被遺忘的——屬於新生與希望的火焰!

“兩位大人,快快請起,朕得卿等賢臣,有些失態了!”朱由校親手將兩人扶起,臉上激動的紅暈尚未褪儘,眼神卻已迅速沉靜下來,重新坐回禦座。

“豪言壯語易發,具體方略難為。”朱由校緩緩開口,“方才情誌激蕩,言及刮骨療毒,然藥方不可儘賴胸中一腔血勇。

畢卿,你是戶部堂官,掌天下錢糧,鹽、漕、商諸弊剖析已深,當下有何切實可為之策,可解燃眉之急,又可圖長遠?”

朱由校知道大明的積弊已久,不能說是一下子就什麼都改過來,那根本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隻會讓本來就脆弱的大明崩潰的更快。

強如蒙元,不也是轟然倒塌,所以,隻能是先行緩解,再行根治。

他才不過登基一月,兵馬未成,京營未整,晉商未除,建奴未滅,朝堂上又剛剛經曆過一次大調整,尚且需要徐徐圖之。

慢點來,一步一步來,朱由校努力控製著自己心中的焦急,安撫自己穩紮穩打!

畢自嚴與徐光啟目光相接,皆從對方眼中捕捉到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

皇帝能將心中那一腔熾熱迅速內斂,由激昂轉為沉實的審慎與務實,全然沒有少年的那份躁進之色。

這份遠超其齡的沉穩之姿,令兩位老臣心中那份期許的火焰,又添了幾分沉甸甸的熨帖與篤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