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天幕放映:現代生活震撼古人! > 第19章 蔬菜大棚,冬日裡也能實現的果蔬自由!

第19章 蔬菜大棚,冬日裡也能實現的果蔬自由!(1 / 1)

推荐阅读:

視頻繼續播放著,視角轉移到山東省,地圖一拉大,一塊塊塑料大棚出現在地圖上星羅棋布,密密麻麻。

【“黑龍江省向南移動1300公裡,是中國的山東省。”

“在這裡地圖隨便拉大,我們就能找到上百萬個長方形的東西——塑料大棚!”】

【“它們數量極多,北麵、西麵、南麵除了泰山地界,無處不在,它們往往以村鎮為核心,整齊有規劃的分布在村鎮周圍。”

“在大棚裡,不管什麼季節,蔬菜水果都能夠做到一年多熟,比如白菜,番茄,茄子,青菜等等,而像萵筍這種從播種到收割隻需要52天的,一年可以種七輪,效率高了7倍!”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給出的數據,中國蔬果產量和消費量在7億噸左右,占世界總量的40%。印度可耕地麵積大於中國,但全國蔬菜產量僅有18億噸,中國是它的38倍,秘訣就是大棚種植。”

“正是因為有山東省的的存在,我國的菜籃子工程才能夠得以實施,遍布全國。”】

視頻中的聲音一邊解說,一邊放出了一些菜農在冬日裡采摘、運輸蔬菜到超市,在果蔬區被民眾挑選采購的過程視頻。

親眼目睹了後世民眾在冬日裡的生活。

古人都被震驚的目瞪口呆。

在他們印象中,古代一旦到了冬季,那就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是根本無法生產消費,種菜產糧的季節,冬天餓死凍死的老人孤兒時有發生,所以冬季也被古人稱之為死人季!

而眼前的視頻中,他們卻看到了菜農在冬日種植著果蔬忙碌的場景。

與他們印象中的冬季截然不同!

……

“這蔬菜大棚是什麼材質製作的?我們大秦能不能複製!?”

秦始皇焦急詢問,目光掃視著每一個大臣的臉龐。

與他目光對上,大臣們都不由得低頭搖頭。

那蔬菜大棚的材質一看就知道是一種輕薄透明的材料,此時的秦朝連紙張都造不出來,更何況是這種能夠在冬日裡種植出新鮮果蔬的蔬菜大棚?

……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兩眼放光。

早在800年前的漢朝時期,華夏就已經發展出了溫室種植的雛形,人們利用火牆或者溫泉的熱量得以實現在冬季種植蔬菜。

但是這些種植的蔬菜往往都隻是豆芽或韭菜這種容易發芽生長的蔬菜,而且還隻有皇室和貴族能夠享受得起。

想要吃到蘿卜白菜之類的新鮮果蔬隻能從南方花費重金運輸!

還不一定能運輸成功,畢竟冬日道路堵塞、艱險難行,不死在半路都是幸運的了。

現在看了後人的蔬菜大棚,李隆基打算發展這項技術,在長安城也吃上荔枝!

“諸位愛卿,你們說朕的大唐能不能也像後世那樣用暖窯種出大量的果蔬來?”

大臣們麵麵相覷,猶豫了許久。

“可以一試!”

……

宋朝。

趙匡胤看著超市上寫著的蔬菜名稱,一個一個的念出:“西瓜,南瓜,土豆,菠蘿,空心菜,卷心菜,洋蔥,草莓,蘋果,西紅柿……這些後人不但在肉食上吃得比朕這個皇帝好,竟然在蔬菜上吃的也比朕好!”

“到底誰是皇上啊?”

趙匡胤實名羨慕。

這上麵出現的很多水果蔬菜都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為數不多認出來的東西也就隻有一個西瓜。

視頻中果蔬區裡有一個開了瓢的西瓜,這西瓜還跟他記憶中的有所不同,沒有這麼大,瓜瓤是白色,紅色的區域隻有嬰兒拳頭大的一塊,味道很淡,水分卻很多,常被人用來消暑解渴。

……

「山東省的蔬菜不但能夠供應全國,甚至還能夠供應給外國,日本韓國很大一部分的果蔬都是來自於中國進口。」

「除了果蔬,山東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也曾是能畝產500公斤小麥的省份,黑龍江在成為北大倉之前,山東省才是全國糧食產量最高的省份,現在為了供應全國的蔬菜產量,糧食產量隻能排個第三了。」

「山河四省都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山河四省晉冀魯䂊,山東種菜,山西挖煤,河南種糧,河北煉鋼,四省加起來足足兩所985;河北腰子都被嘎走了,愣是一所211都沒有,這裡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盛世怨種四兄弟,在這裡500分上大專根本不是開玩笑,稍有不慎直接進廠工作!」

「省流:種菜的,種地的,挖煤的,煉鋼的。」

「俺是耕田滴。」

「河北加油去把你的腰子給搶回來!到時候你就能夠擁有10所985,29所211了!天胡開局!」

「河北:你太高看我了,我一條護城河哪打得過他們。」

「高情商:聽聞江浙不知寒,十三太保下江南。

低情商:年後去南方打工。」

「我知道我是去打工的,但還輪不到你們來揭露!!!」

「挺諷刺的,山河四省作為國家最重要的四大省份,民眾反而是過得最艱苦的。」

……

明朝。

朱元璋大驚:“小麥也能畝產500公斤!?”

春秋時期,小麥的產量是50公斤。

漢朝時期63公斤。

魏晉南北朝60公斤。

唐朝100公斤。

宋朝150公斤。

而到了他們明朝則是170公斤。

因為受氣候、品種和耕作技術等因素影響,小麥的畝產量都有不同,但整體而言是緩步上升的。

可是到了後世華夏卻直接飆升到了500公斤!足足漲了兩三倍。

後人的小麥究竟是如何種植的?好想學呀,倘若能夠學會他大明朝的糧食產量便能夠翻倍!

哪裡還會有饑民?

哪裡還會有饑荒?

更不用擔心會有百姓造反了!

至於抱怨種地辛苦的事情,你們真的好意思抱怨嗎?過得都比咱還好了!

……

地圖角度再度轉移,換到了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氣候惡劣,乾旱,少雨,但在西藏的任何一個城鎮周圍都能看到塑料大棚,裡麵種植了番茄、西瓜等作物,曆史上藏民們隻吃犛牛肉、奶、乳製品和麵食,喇嘛才吃得起蔬菜水果。”

“直到最近50年,藏民的生活才煥然一新,特彆是最近10年,西藏蔬菜價格下降90%,不用再從鄰省運輸。”】

地圖視角再度轉換,轉移到了鄰省新疆。

地圖拉大。

【“新疆,這裡曾被稱為農業的荒漠,生命的禁區。”

“中國13的鹽堿地就在這裡,站在田間放眼望去那就是撲麵而來白皚皚的鹽花。”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周邊的農民曾想過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洗掉這層土壤裡的鹽堿,發誓一定要把這鹽堿地變成良田!”

“也是在這時,一名正在勞作的農民看著這片鹽堿地突發奇想:這鹽和水混在一起不就是海水了嗎?咱們這洗了鹽堿地的水能不能用來養殖海鮮呀?彆浪費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