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永樂年間。
朱棣一家子彙聚一堂。
朱瞻基看著天幕,拉了拉朱高熾的手。
“爹爹,咱老祖宗可真厲害啊!”
一句話嚇到了朱高熾。
趕緊對他做了一個“噓”的手勢。
然後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朱棣,發現他還在沉迷著天幕上的視頻發神。
朱瞻基不懂老爹為什麼讓他不要出聲?
隻是乖乖的站在他的身後,牽著他的手。
而朱棣還在麵容複雜的看著天幕上的朱元璋畫麵。
既思念又惶恐,但更多的……是愧疚。
老爹和大哥一直以來都是朱棣一生中最崇敬的人,同時也是最讓他害怕的人。
一想到當年他打入應天城,將應天城化為了火海。
還被文官集團辱罵,史書記載他篡位的事情。
朱棣的內心便充滿了不甘與愧疚。
手心不由的攥緊。
“爹,我一定會向您證明,我當年所做的一切並不是錯的!”
“我不比朱允文差!”
“在某一方麵我更是能做得比大哥更好!”
“等百年之後,孩兒到了下麵,也有臉見您老。”
……
明朝。
朱元璋的心中掛滿笑容,臉上的喜悅之色越加明顯。
因為後人的恭維,他真的是越看越舒心。
畢竟他身邊的人誇獎他大多都是因為他是皇帝的關係,沒人敢頂撞得罪。
是真心誇讚,還是阿諛奉承他都聽不出來。
但是後人就不一樣。
他們恭維自己時可沒有人拿把刀架在脖子上,而是基於曆史的史實發自內心的稱讚。
“我本淮右一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
“還是後人懂咱啊。”
老朱的內心百感交集。
是啊。
我本來就隻是淮西的一個貧苦百姓,天下興亡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在那亂世的年月,如果咱真能吃到一口飽飯。
誰會想去造反啊?
身旁。
太子朱標從天幕上收回目光,看向朱元璋。
一臉的崇拜狂熱。
拱手恭賀道:“兒臣,為父皇道喜,山河日月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棣也學著大哥的模樣恭賀:
“兒臣也為父皇道喜,山河日月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元璋聽著朱標的道賀,內心滿是欣慰、歡喜。
然而。
他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久。
……
「除了朱元璋以外,他的兒孫輩也都很優秀。
特彆是朱棣,平定草原、遷都順天、編撰永樂大典,其功其行足以媲美唐宗宋祖。」
「五征草原,飲馬瀚海,封狼居胥,大明的國土巔峰就是他打出來的。」
「朱高熾和朱瞻基,都是有資格評為千古一帝的皇帝,千古一帝,其他朝代能有一位就不錯了,明朝卻有四位,可見大明皇帝的質量有多高!」
「過了,這倆隻能算明君。」
「明朝初期可是五龍同朝,出現了三個盛世。永樂盛世和仁宣之治更是連在了一起。」
「隻是可惜明朝的巔峰在前麵幾代皇帝那裡就消耗完了,後麵的皇帝多多少少都帶點抽象。」
「朱高熾胖死,朱瞻基鬥蟋蟀,還有個朱祁鎮,沒那個本事還要學太爺爺封狼居胥,結果搞得20萬大軍親征瓦剌時被偷襲,全軍覆沒,自己還被抓做階下囚帶到草原上關了一年。」
「回來後還把於謙給殺了。」
「恭喜大明,經過五龍同朝的盛世之後,終於召喚出了一位千古第一昏君。」
「瓦藍藍的天上飛雄鷹~
我站在草原望北京~」
「哈哈哈。」
「宅男皇帝萬曆,創下了連續28年都不上朝的記錄,搞得朝中大部分的大臣都不認識他。」
「明武宗朱厚照也是,好好的皇帝不當,偏偏想要跑去當將軍,微服私訪還想偷狗,結果掉溝裡差點淹死。」
「他堂弟朱厚熜,沉迷修仙,喜歡收集十三四歲少女的處子血煉丹,結果差點被這些少女勒死在皇宮裡。」
「如果不是因為那些少女整天吃的是桑葉,喝的是露水沒有力氣的話,恐怕嘉靖就要成為世界上第1個被宮女勒死的皇帝了。」
「修得身形似鶴行,不怕宮女勒頸脖。」
「看著明朝有這麼多奇葩在,能有276年的曆史屬實不易呀。」
「雖然奇葩挺多,但不管怎麼說,明朝都是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大明十六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日月不落,永照大明!」
「比後世的清好多了。」
……
明成祖,朱棣。
看到這個名字的第一時間。
朱元璋兩眼瞪大。
表情凝固。
不單單是他。
朝堂上下。
原本都已經做好恭賀朱元璋的文武大臣也一時之間僵在了那裡。
目光齊刷刷的朝朱棣望過去。
在朱元璋和眾位大臣的眼裡,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才是大明最合適的皇位傳承人。
可現在後人卻告訴他們,明朝最終繼位的人不是朱標。
而是朱元璋的四子朱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曆史?
無外乎兩種可能,第1種,就是朱棣篡位了!
如同當年的秦王李世民一般!
當年唐太宗之所以常年征戰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洗脫自己殺兄囚父,得位不正的罵名。
評論區中有人說過朱棣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功績。
和當年的李世民如出一轍!
有曆史的前證在,由不得百官這麼去想。
現在的明朝剛剛開國不到5年。
百廢待興。
朱棣也還隻有個13歲的孩子。
被眾人看得十分害怕,躲到了他大哥身後。
朱標也猜到了眾人所想,護住四弟。
“父皇,未來的事情也許並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樣,我相信四弟不會做出任何對不起我的混賬事。”
“……如若真的有,也必然是因為我無德無能。”
“四弟既然能在未來被後世評價為千古一帝,定然能夠帶領明朝走向繁榮!做的比兒臣更好,是明君中的明君!兒子反倒應當恭喜父皇您喜得麒麟兒。”
“標兒,……唉。”
朱元璋張張口想要說些什麼。
但最終還是化為了一聲歎息。
其實朱元璋的心裡也是不願意相信朱棣會造朱標的反的。
不說兩兄弟平日裡如影隨形。
單單是朱棣敢造朱標的反,就不可能會有人支持。
滿朝文武。
誰不知道他朱元璋的兒子隻分為朱標和其他兒子。
某種程度上來講。
朱標在眾位大臣心中的地位甚至還高過了他這個皇帝朱元璋!
不僅僅是因為他是自己發妻馬秀英的兒子,前大帥的外孫子,更因為他品性賢良、心慈麵軟。
不像自己。
暴怒無常,濫殺奸臣。
朱棣要是敢舉兵造反,甚至都不用朱標下令。
常遇春、徐達、藍玉等人就能直接衝上去把他給宰了!
可如果朱棣不是靠造反當上皇帝的話……
那麼。
就隻剩下一種可能了。
太子死了!!!
朱元璋內心巨震。
這個結果他更無法接受。
繼續往評論區看去。
臉色霎時間變得更為難看。
他大明朝的後世子孫,怎麼一個個的都這麼奇葩呀?
有當宅男不理政事的;
有修仙差點被宮女勒死的;
有偷狗掉溝裡的;
甚至還有一個把大明朝20萬大軍全都葬送出去的人!
被稱之為千古第一昏君!
想他當年以20萬兵力在潘陽湖大勝陳友諒60萬大軍!
奪得了天下!
何等的意氣風發!
怎麼就出了他這麼個廢物子孫呢!?
朱元璋捂著胸口,渾身止不住的顫抖,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怒火充斥著他的胸腔。
“父皇!父皇!您沒事吧!”
朱標擔憂的跑過來,扶住了他。
“咱沒事。”
朱元璋緩緩推開朱標扶住自己的手。
雖然這麼說,但朱標還是不放心,生怕自己老爹一下子背過氣去。
過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才穩住無處爆發的怒火。
重新坐回龍椅。
再看一眼評論。
知道了明朝後世的曆史,有著276年的曆史。
這個數字還算不錯。
超越了東西兩漢。
差不多接近唐朝,總算是讓他的心裡稍微好受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