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0章 功德(1 / 1)

推荐阅读:

朱溫雖然敗了,不過好在損失並不大。

但是黃巢對於眼下軍中的流言有些隱憂。

畢竟義軍在攻兗州,軍心不穩,可是兵家大忌。

於是他決定暫且撤離。

黃巢將這一計劃告訴黃寧後,黃寧也同意了。

“大哥,我軍已攻下好幾個州縣,現在要做的是穩固根本,並不在於攻占其他地方。”

“比如在將士傷員慰勞,城牆修繕方麵都需要去做。”

黃巢聽了,便下了決心。

當夜義軍趁唐軍休息的時候,有序撤離了兗州外圍。

剛一回到曹州,黃巢便接見了曾經的鄉老。

眾人坐在衙署內的院中開始暢談。

自起事以來,黃巢率義軍在山東各地都廣為賑濟。

各州縣的每家每戶都得到了實打實的恩惠。

鄉裡的老人對於黃巢等人也評價極高。

“黃大將軍打出的旗號為衝天大將軍,老朽敢言,此次起事自有天道庇佑。”

黃巢端起粗瓷茶碗,笑著看向圍坐的鄉老們。

“今日諸位父老能來,黃某心中甚是歡喜。”

黃寧坐在兄長身側,不時為眾人添上熱茶。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顫巍巍拱手:“大將軍賑濟鄉裡,福澤無數啊。”

院中槐樹投下斑駁影子,隨風輕輕晃動。

忽然角落裡站起個精瘦漢子,雙手布滿老繭。

“大將軍,俺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黃寧抬眼望去,認出是鄰村的石匠王五。

“但說無妨。”黃巢放下茶碗,神色認真起來。

王五深吸一口氣:“將軍賑濟百姓是好事,可那些吃人的豪紳……”

話到一半,他緊張地搓著衣角。

院中頓時安靜下來,連風聲都清晰可聞。

“接著說。”黃巢目光如炬。

“他們占著萬畝良田,年年加租,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王五說著紅了眼眶,聲音哽咽。

幾個鄉老低頭歎氣,顯然深有同感。

黃寧猛地拍案而起:“大哥,這事我早想說了!”

茶碗被震得叮當作響。

黃巢抬手示意弟弟坐下,轉頭問其他鄉老:“諸位覺得如何?”

沉默片刻,白發老人顫聲開口:“城西趙家,去年為奪田產害了三條人命。”

又有個老婆婆抹淚:“我兒媳婦就是被李府逼債上吊的……”

黃巢臉色漸漸陰沉,指節敲在石桌上咚咚作響。

“好個世家豪強!”他突然冷笑。

黃寧立即接話:“不如趁我軍新勝,殺幾個祭旗!”

王五聞言激動得渾身發抖。

但黃巢卻緩緩搖頭:“不可魯莽。”

他站起身,負手走到槐樹下。

落葉飄過肩頭,黃巢的聲音異常冷靜:“要動手,就得連根拔起。”

鄉老們麵麵相覷,不知何意。

黃寧眼睛一亮:“大哥是說……”

“查清罪證,公示於眾。”黃巢轉身時眼中寒光乍現。

王五撲通跪下:“將軍英明!”

遠處傳來士卒操練的號子聲,驚起簷下麻雀。

黃巢扶起王五,對眾人鄭重承諾:“十日之內,必給鄉親們交代。”

當夜,黃巢軍帳燈火通明。

黃寧帶著親兵挨個拜訪曹州富戶。

天亮時分,趙府大門被貼上了蓋著血紅大印的封條。

街頭百姓聚在告示前,聽識字的人念著趙家罪狀。

有人突然高喊:“黃將軍替天行道!”

這喊聲像野火般迅速傳遍全城。

黃巢站在城樓上,望著下方歡呼的百姓,嘴角微微揚起。

“民心可用。”他低聲對身旁的黃寧說道。

黃寧握緊刀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大哥,接下來是不是該清算李家了?”

他指向城內幾家高門大宅:“先拔了這些毒瘤,再收拾朱溫不遲。”

當日下午,曹州府衙前搭起了高台。

黃巢親自坐鎮,命人將趙家父子押上台來。

台下百姓越聚越多,議論紛紛。

“聽說趙家這些年害死了不少人?”

“何止!我表兄就是被他家逼得跳了井!”

黃巢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今日,本將軍便替天行道!”

他命人宣讀趙家罪狀,每念一條,台下便響起一陣怒罵。

趙老爺麵如死灰,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黃寧抽出佩刀,寒光一閃:“請大哥下令!”

黃巢緩緩起身,目光掃過台下百姓。

“斬!”

刀光落下,鮮血濺上高台。

百姓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震天的歡呼。

“黃將軍英明!”

“蒼天有眼啊!”

黃巢抬手示意親兵:“把趙家糧倉打開,分給百姓!”

這一舉動徹底點燃了全城的熱情。

當晚,曹州城內燈火通明,百姓自發組織起來幫助義軍。

黃寧巡視回來,滿臉喜色:“大哥,現在招兵容易多了!”

黃巢微微一笑:“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說著,親兵又來稟報:“李府派人送來厚禮,求見將軍。”

黃寧嗤笑一聲:“現在知道怕了?”

黃巢把玩著茶碗,淡淡道:“讓他進來。”

李府管家戰戰兢兢地走進來,撲通跪下。

“將軍開恩啊!我家老爺願獻上全部家產……”

黃巢打斷他:“全部家產?包括強占的田地嗎?”

管家額頭冒汗,支支吾吾不敢應答。

黃寧一腳踹翻他:“滾回去告訴你家主子,明日午時,自己來衙門請罪!”

管家連滾帶爬地逃了出去。

第二日,李老爺果然帶著地契來了。

他跪在衙門前,痛哭流涕:“將軍饒命啊!”

黃巢看都沒看他一眼,對黃寧吩咐:“按罪論處。”

不到三日,曹州七大豪紳倒了五家。

剩下兩家聞風喪膽,主動開倉放糧。

城郊的貧民第一次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王五帶著石匠們連夜為黃巢刻了一座功德碑。

“將軍,這碑立在城門口可好?”

黃巢搖頭笑道:“不必了,把這些石頭拿去修城牆吧。”

王五看著黃巢,眼中滿是敬佩:“將軍高義!”

他立刻招呼石匠兄弟們:“走!把石頭運去西城牆!”

他轉身走下城樓:“隨我去看看分田的鄉親。”

城郊新分的田地上,人們正埋頭耕作,臉上帶著久違的希望。

一位老農扶著犁,看見黃巢走來,激動地要下跪。

黃巢快步上前扶住:“老丈不必多禮,地還夠種嗎?”

老農連連點頭:“夠!夠!將軍分的地,肥著呢!”

旁邊一個婦人插話:“就是離河遠了點,澆水費勁。”

黃巢記在心裡:“知道了,此事我來想辦法。”

他沿著田埂走,仔細察看土壤和莊稼的長勢。

黃寧跟在後麵,有些不解:“大哥,這些瑣事……”

黃巢停下腳步,抓起一把土:“民以食為天,這是最大的事。”

他指著遠處荒蕪的坡地:“那些地,為何無人開墾?”

一個膽大的後生回答:“將軍,那是無主荒地,缺水又薄,費力不討好。”

黃巢沉吟片刻:“傳令下去,開墾荒地者,三年免賦,地歸己有!”

消息像春風般傳開,荒地上很快出現了墾殖的人群。

王五帶著石匠們修好了城牆薄弱處,又領了新任務。

黃巢指著地圖:“曹州地勢,西高東低,易旱易澇。”

他畫了一條線:“在這裡,修一條引水渠,連通舊河道。”

王五撓頭:“將軍,這工程不小啊。”

黃巢笑道:“發動鄉親,以工代賑,管飯,還給工錢!”

整個曹州都動了起來,挖渠的號子聲此起彼伏。

黃巢每日必到渠邊,有時甚至拿起鐵鍬挖幾下。

百姓們乾勁更足了:“將軍都和咱們一起乾呢!”

引水渠初具規模,清澈的河水汩汩流入乾渴的田地。

黃寧看著水流,由衷感歎:“大哥,這比打十場勝仗還得人心。”

黃巢望著歡笑的農人:“得人心者,方能長久。”

他找來城裡留下的老賬房和讀書人。

“重新丈量田畝,登記造冊,務必公平。”

“建立義倉,豐年儲糧,災年賑濟,防備饑荒。”

衙署裡日夜忙碌,新的田冊和糧倉製度逐漸成形。

黃巢親自審閱每一份田契,確保分到真正的貧戶手中。

一位白發鄉老被請來主持義倉,德高望重。

老人激動得胡須顫抖:“將軍放心,老朽定不負所托!”

城裡的商鋪也恢複了營業,市集漸漸熱鬨。

黃巢下令:“過往商旅,稅賦減半,以通有無。”

商人們鬆了口氣,運來的貨物也多了起來。

黃寧看著漸漸繁榮的景象:“大哥,這曹州真像樣了。”

黃巢卻看著遠方:“根基初穩,但天下未平。”

他召集部將:“傳令各州縣,凡我治下,皆行此策:均田畝,輕賦稅,修水利,興農桑。”

文書快馬加鞭,將黃巢的“安民令”送往各地。

王五成了修渠總管,整日泡在工地上,皮膚曬得黝黑。

他指著新開墾的梯田:“將軍您看,那片坡地也能種糧了!”

黃巢欣慰地點頭:“好!這才是真正的功德碑。”

閒暇時,黃巢會去學堂看看。

他請了先生,免費教授貧家孩童識字算數。

稚嫩的讀書聲傳出,黃巢在窗外駐足良久。

黃寧低聲道:“大哥,這些孩子長大,會記得您的恩德。”

黃巢搖搖頭:“不是記我,是讓他們明白道理,不再受人欺壓。”

他走進衙署後院,那裡辟出了一小片藥圃。

“招募懂得醫術的人,設個醫館,藥材就從這裡開始種。”

傷兵和患病的百姓得到了救治,口碑愈傳愈遠。

入夜,黃巢常與黃寧在燈下對弈。

黃寧落下一子:“大哥,我們還要在曹州待多久?”

黃巢看著棋盤:“待民心如磐石,待倉廩皆充實。”

他拿起一枚棋子,輕輕放在關鍵處:“根基固,枝葉方能參天。”

月光灑在初具規模的引水渠上,波光粼粼,如同銀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