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黃王當立(1 / 1)

推荐阅读:

眾獄卒將黃寧押上刑場的時候,此時的他的確有些慌了。

作為一個後世的現代人,他也深知古代刑法的嚴酷。

不過也不至於剛來到大唐,沒過幾日,就因為這麼一樁事而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王長史,你不能這樣做,你這是草菅人命。”

“令公子欺男霸女,我不過是為民出氣,自有公道……”

黃寧雖然苦苦掙紮,可敵不過王長史此刻要殺他的決心。

“且慢……”

就在這時,黃巢走了過來。

他本來是進入官衙內等待刺史,可沒想到刺史遲遲不出現。

於是他便來到庭院內,卻看見黃寧被獄卒帶了過來。

“我說黃巢,本官早就想派人抓你,沒想到你自己送上門來。”

“來人,把黃巢這等懷有反心的人抓起來。”

正當獄卒上前準備抓黃巢時,刺史與兩個侍衛走了過來。

“王長史,你這是何意?”

“黃巢並無罪狀,而其弟黃寧也不至於被斬殺吧?”

王通判見知州來了,便將其喚到一旁。

“不是下官要違反律法,而是像如黃巢這種人,日久必生亂。”

“此時不殺,日後想殺說不定就難了。”

知州聽了,立即反駁道:“那也不能就這麼草菅人命啊。畢竟黃巢沒犯事啊。”

刺史的話音剛落,王通判便冷笑一聲:“大人莫非忘了三年前的鹽梟之亂?“

黃巢敏銳地捕捉到這句話,眼中精光一閃。

黃寧趁機掙脫獄卒,踉蹌著躲到兄長身後:“大哥,他們要殺人滅口!“

庭院裡的梧桐葉沙沙作響,刺史的白須在風中輕顫。

“王大人此言差矣。“刺史突然提高聲調,“黃巢兄弟乃本州才俊,豈可妄加罪名?“

王長史使了個眼色,十餘名衙役立即圍了上來。

黃巢不動聲色地將弟弟護在身後,袖中暗藏的短刀已滑至掌心。

“刺史大人年事已高。“王通判陰惻惻地笑著,“有些事還是下官代勞為好。“

突然,院牆外傳來整齊的馬蹄聲,震得地麵微微顫動。

一隊黑甲騎兵來到府衙門口,為首的將領高舉令牌:“兵部鄭侍郎到!“

知州如見救星,慌忙迎上去:“鄭侍郎來得正好!“

王長史臉色瞬間慘白,踉蹌著退到廊柱旁。

鄭畋下馬時,鎧甲發出清脆的碰撞聲:“本官途經此地,竟看到如此熱鬨?“

他的目光掃過黃巢時微不可察地頓了頓,隨即看向王長史。

“下官下官正在審理要案。“王長史的官服後背已經濕透。

黃寧突然跪地高呼:“求大人為草民做主!“

“你叫什麼?”

鄭畋這麼一問,未等黃寧說。

刺史對著鄭畋已經將此事的來龍去脈說給了他。

“王長史……”

“下官在。”

“黃寧毆打貴公子,據本官所知,是貴公子有責任在先,故而其罪責不深,按照唐律關押幾日就可以放了。”

王長史一聽,也沒有辦法。

他隻好示意獄卒退下。

………

過了幾日,黃寧走出牢門時,刺眼的陽光讓他眯起了眼。

此時鄭畋早已離開,黃巢策馬帶著黃寧離城返鄉。

“大哥,這次多虧了你。“

黃寧揉著手腕上的淤青。

黃巢沉默地走在前麵,腰間短刀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會寧村的炊煙遠遠可見時,黃巢突然停下腳步。

“有埋伏。“他低聲道,一把將弟弟推到路旁大樹後。

三支羽箭破空而來,深深釘入他們剛才站立的土路。

“王長史的人!“黃寧後背緊貼著樹乾,心跳如雷。

黃巢從懷中掏出一枚銅哨,吹出尖銳的鳥鳴聲。

遠處山林裡立即響起同樣的哨聲回應。

“走!“黃巢拽起弟弟衝向小路,“去鹽洞!“

追兵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黃寧甚至能聽見刀鞘碰撞的聲響。

轉過山坳時,五名手持獵弓的村民突然現身。

“黃大哥!“為首的獵戶張弓搭箭,“帶寧哥兒先走!“

箭矢破空的尖嘯聲中,黃寧被兄長拉著跳進一條隱蔽的山澗。

澗水冰冷刺骨,卻衝掉了他們的蹤跡。

鹽洞入口被藤蔓遮掩,裡麵傳來低沉的問詢:“天王蓋地虎?“

“寶塔鎮河妖。“黃巢喘著氣回應。

接著黃巢帶二人鑽進了洞內。

這時鹽幫內部的重要人士都在這裡。

黃老一看黃寧回來了。

他便立即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寧兒,沒事吧?”

“沒事,阿翁。虛驚一場罷了。”

“諸位,黃寧此番安然回來,證明我黃家德福深厚,但王長史這人一定要逼咱們,所以我建議,諸位好好準備一番,下個月咱們就在曹州起事。”

黃老一錘定音,周圍的人都紛紛叫好。

大唐如今已經是窮途末路,不得人心。

而鹽幫現在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所以時機看起來就要成熟了。

此刻鹽洞內的火把劈啪作響,映照著黃寧沉思的麵容。

“阿翁,直接起事恐怕不妥。“他突然開口,洞內頓時安靜下來。

黃巢銳利的目光掃向弟弟:“寧弟有何高見?“

黃寧拿起一根樹枝,在沙地上畫出曹州地形圖。

“我們缺三樣東西。“他圈出幾個關鍵位置,“名分、糧餉、民心。“

鹽幫二當家嗤笑出聲:“書生之見!我們有刀有鹽“

“二叔可知陳勝吳廣為何失敗?“黃寧打斷他,“就是缺了這三樣。“

黃老捋著胡須的手突然停住:“寧兒繼續說。“

黃寧在沙圖上標出官倉位置:“王長史克扣的賑災糧,就是我們的糧餉。“

他又畫了條線連接幾個村落:“這些村子都受過王家欺壓,可作耳目。“

黃巢突然拍案:“好一招借力打力!“

“還有這名分“黃寧從懷中掏出一卷黃絹,“鄭侍郎不經意間丟下的。“

黃絹展開,竟是王長史勾結鹽梟的證據,蓋著官印。

三日後,會寧村來了個遊方道士,唱著“金色蛤蟆爭努眼“的古怪讖語。

孩子們追著道士跑時,發現他撒的符紙上都畫著隻三足金蟾。

“金蟾吐錢糧,貧者得安康。“道士的笑聲飄過田野。

與此同時,黃寧正在教鹽幫子弟製作“孔明燈“。

“燈上要寫'黃王起兵,均平富貧'。“他示範著糊紙技巧。

獵戶張大不解:“這玩意兒有啥用?“

當夜百盞天燈升起時,方圓百裡的百姓都跪地叩拜。

王長史派兵搜查,卻隻找到些燒焦的竹架和紙灰。

七日後,曹州突然流傳起童謠:“黃巢起,米糧賤;開城門,迎黃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