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金地院崇傳
以心崇傳會見約瑟夫的時間不算長,林海等了兩刻鐘就看到這個英日混血的武士出來了。
“怎麼樣?約瑟夫,令尊的老朋友給你帶來好運了嗎?”
“托林先生的福,一切順利,明年我應該能再次出海了。”
約瑟夫的臉上帶著喜色,林海沒想到他的事還真辦成了,看來以心崇傳這黑衣宰相也還是挺念舊情的嘛。
畢竟約瑟夫不像他爹威廉亞當斯那樣被幕府將軍所倚重,他如今對以心崇傳來說應該是完全沒有可利用的價值了。或許是朱印狀對崇傳來說實在是小事一樁,順手就替故人之子給辦了。
不過,林海對這個結果並不感到失望,就約瑟夫如今這落魄境遇,他要讓這人替自己辦些事實在是容易得緊。
“那可太好了,約瑟夫,你明年準備去哪裡?”
“暹羅,我在那邊有些生意夥伴。”
林海一聽就知道這廝定然還是打算去印度洋和EIC做生意,如今朱印船貿易允許的地區一共就六個,暹羅是最遠的,同時也是離印度洋最近的。
“真是太感謝了!”約瑟夫聞言眼前一亮,連連向林海鞠躬,“不知鄙人有什麼事可以為閣下效勞?”
不同於德川秀忠賜下的鶴龜之庭,這幅狩野派畫作卻是以心崇傳自己請人畫的,或許這才是他自己喜愛的風格。作為倭國臨濟宗當代宗主,以心崇傳當然稱得上一代高僧,但同時他也有另一個名號――黑衣宰相。
設計鶴龜之庭的小崛遠州是德川幕府的禦用茶人和建築師,本身也是個大名。七年前,德川秀忠派此人來給以心崇傳設計庭院,足見他對被趕出權力中心的黑衣宰相還是頗為眷顧的。
林海見狀不由愣了一下,這幅畫的風格和方才那個枯山水庭院大相徑庭,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簡而言之,他覺得這畫不應該屬於一名高僧,而應該屬於一名將軍,又或者是一個雄心萬丈的政客。
EIC手裡也沒啥在倭國銷路好的貨物,約瑟夫跑這麼老遠去和這幫窮光蛋做生意,可見他在海外也沒有優質的貨源渠道,這人如今混得真叫一個慘。
進了禪房之後,一座六曲金葉紙本屏風映入林海的眼簾。這屏風上畫著鷙鳥和猛虎,除此之外還有些花草樹木,整個畫作色彩明豔、線條粗獷,非常引人注目。
德川家康死後,以心崇傳就力主采用神道教神號,他的政敵天海僧正則主張用權現這個菩薩號,此事引起了倭國政壇上駿府派和江戶派的政治爭端,最終以心崇傳所在的駿府派敗北了。
林海不知道眼前這個院子就是日式庭院的代表作之一,出自江戶初期的園林和茶道大師小崛遠州之手。這座庭院的名字叫鶴龜之庭,院中的大粒砂石體現水的意象,兩側相對的石塊則分彆是水上的鶴島和龜島。
其實林海的感覺很準,這畫出自狩野派第六代傳人狩野山樂之手。此人也是幕府的禦用畫師,狩野派畫師主要就是給將領和武士服務的。
林海愣神了一瞬間,就見一名高大威猛的黑衣僧人從屏風後轉了出來,聲若洪鐘的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約瑟夫走後,林海和張敬泉一起隨那知客僧來到以心崇傳所在的庭院,就見又有一名眉清目秀的小和尚迎了上來,和那知客僧嘰裡呱啦地說了幾句倭語後,才進到禪房去向以心崇傳通報。
林海閒著無聊,於是打量了一眼周圍的庭院。和張敬泉在悟真寺的那個庭院一樣,這座庭院又是采用的枯山水設計,也是用石頭來表現山,用砂子來表現水,所有的景物都可以儘收眼底。
以心崇傳雖是臨濟宗宗主,但一向以儒釋道兼修而自詡,對儒家經典也沒少研讀。在同樣講究三教合一的倭國,唯有三教兼修才能為人所重,幕府的幾位主要政治顧問天海僧正、以心崇傳、林羅山均是如此。
這點倒是和歐式園林有些類似,處處要體現人的作用,這也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所致。當然日式園林並不像歐式園林那樣追求幾何形狀的規整,這倒是符合林海的審美。
稍等片刻之後,那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又從禪房裡出來了,雙手合十對張敬泉拜道:“空寂長老,家師有請。”
當然,這裡的道並非是道家或道教,而是倭國的神道教。
好在這院子裡的樹木還算是不少,不像張敬泉那院子除了苔蘚就再無綠意。不過這些樹木也都經過人工抑製生長,修剪也十分精細,完全不像中式園林那樣崇尚自然和野趣。
“這事對你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等明年我們在海外相見時再說吧。”林海暫且賣了關子,接著又道,“明年你和我義弟歐左吉一起出海吧,他會帶你來找我的。”
“約瑟夫,我可以賣給你一些在倭國很搶手的貨物,人參、鹿皮或者絲綢都可以,價格保證公道。”林海說著話鋒一轉,“不過,你需要替我辦一件事。”
林海實在是欣賞不來這種寂滅的禪意,他隻感覺一切都是死氣沉沉的,完全沒有江南園林那種一步一景、動靜相宜的奇趣。
張敬泉向那小和尚還禮,接著便隨他進入禪房,林海也跟在後頭。
“阿彌陀佛,貧僧拜見金地院。”張敬泉口宣佛號,手執念珠向以心崇傳淺淺一拜。林海見狀也照貓畫虎,欠身向這位聞名已久的黑衣宰相拜了一拜。
以心崇傳雙手合十向張敬泉還禮,接著對林海微微頷首,然後問張敬泉道:“空寂大師,這位檀越是何人?”
張敬泉於是大致介紹了一下林海的身份,以心崇傳一聽就知道又是有事請托。
不過張敬泉既然還沒開口他也就沒問,隻是讓徒弟給林海二人倒了茶,接著又請兩位來客坐下,自己也坐下繼續與張敬泉閒聊。
倭國一般是不用凳子的,這間禪房除了屏風之外就沒啥彆的家具。林海盤腿坐在帶著稻香的榻榻米上,兩個老和尚說的都是日語,嘰裡呱啦的一句都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