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晚明海梟 > 第123章 狗日的朝廷

第123章 狗日的朝廷(1 / 1)

推荐阅读:

第124章狗日的朝廷

紅泥火爐,綠蟻新酒,雪柳霜桃在對麵的蘇堤上排列整齊,宛如一支沉默而威嚴的軍隊。

一艘小小的畫舫停在西湖外湖的湖心亭不遠處,裡麵是馮一刀和歪嘴二人。

林海讓阮美租了一條船,買了些酒食後就讓隨從人等先回武林門外的客棧。

但馮一刀堅持要貼身護衛,因此林海就讓他和歪嘴留了下來,他自己則和吳國毅擁著毳衣,在鋪著毛氈的湖心亭裡對飲。

之所以要在這裡飲酒,倒不是要學張岱湖心亭看雪,主要還是這裡人跡罕至,四周都是泛著冰花的湖水,說起話來無所顧忌。

冬天的夜晚來得很早,林海和吳國毅已經對飲了一個多時辰,後者借著酒勁向林海講述了他的故事。

他的曾祖父名叫吳惟忠,浙江義烏人,早在戚繼光第一次赴義烏招兵時就應募從軍,在跟隨戚繼光南征北戰的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萬曆朝鮮戰爭第一階段的壬辰之役中,吳惟忠以參將銜統領三千戚家軍,在扭轉戰局的平壤之役中再立奇勳。

這一戰,吳惟忠胸口中彈,仍然督戰不休,率部拿下了關鍵的製高點牡丹峰。

這是無可爭議的先登之功,然而因為戚家軍的軍餉遠高於北兵,所以和北兵之間一直存在嚴重矛盾。

明軍主帥李如鬆是出身北兵的,為了維護自身的領導基礎,他隻能處處偏袒軍紀稀爛的北兵,對紀律嚴明的戚家軍則是肆意排擠打壓,最終把朝鮮之役的首功給了自己的嫡係部隊。

朝鮮戰爭告一段落後,吳惟忠調任南方,戚家軍大部則回守薊鎮,走到石門的時候,部分軍士向上級討要朝廷拖欠的軍餉和賞銀,結果被薊鎮總兵王保誆騙到演武場,誘殺了好幾百人。

事實上,正牌的戚家軍到此就不複存在了。

沒錯,威名赫赫的戚家軍最後是被明朝人自己殲滅的,在戚大帥去世僅僅七年之後。

這次事件後,朝中部分官員為戚家軍鳴冤,導致這事被卷入了黨爭之中,最終被定性為兵變,戚家軍餘部被押解南下,向部下舉起屠刀的王保反而因平變之功升官蔭子。

儘管遭遇了如此不公的待遇,當朝鮮戰事再起時,時為浙江海防副總兵的吳惟忠再度率四千南兵入朝作戰,這支南兵實際上已經不是當年戚繼光一手帶出來的部隊了,真正的戚家軍已經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在萬曆朝鮮戰爭第二階段的丁酉之役中,明軍統帥楊鎬在蔚山會戰時率先逃跑,導致全軍大亂。危急時刻,又是吳惟忠挺身而出,率南兵拚死斷後。

戰後,吳惟忠向朝廷請辭,回到義烏老家養病。結果他受到言官的彈劾,朝廷直接給他來了個免職,這位功勳老將最後竟連個體麵退休的機會都沒有。

回到老家後,心灰意冷的吳惟忠謝絕了地方督撫的邀請和任命,終老於義烏的山中。

不久後,吳國毅的父親投奔了戚繼光的侄子江南副總兵戚金,年幼的吳國毅也被帶了過去,並被號稱儘得戚繼光兵法的戚金收為義子,親自教授他兵書戰策。

渾河血戰中,六十五歲的戚金放棄逃生,戰沒在渾河南岸,吳國毅的兩位兄長均在主將身邊戰死,吳國毅則和父親一起隨酉陽兵退回了遼陽城。

到了遼陽城之後,吳父決意死戰,但卻把吳國毅托付給東寧衛鎮撫吳大斌,囑其將幼子帶回浙江奉養老母。

這個吳大斌正是山陰吳氏的族人,隻不過並不是吳兌這一支。而吳父之所以和吳大斌相熟,則是因為當年吳惟忠和山陰吳氏聯了宗,這又需說起山陰吳氏的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叫吳宗道,也參加了萬曆朝鮮戰爭,出身貧寒的吳惟忠就是通和吳宗道的戰友關係攀上了山陰吳家。

吳宗道後來在鴨綠江邊出任鎮江遊擊,萬曆三十七年和仁五爺之父、時任山東副總兵的吳有孚一起被熊廷弼彈劾去職,吳有孚罷官後回到了山陰老家,但這個吳宗道卻一直住在鎮江。

就這樣,吳國毅在遼陽城破前跟著吳大斌逃難,前往鎮江投奔吳宗道,同行的還有時為牙行買頭的沈世魁等人。

此時的鎮江已是淪陷區,中軍陳良策密謀叛金,吳宗道作為前任守將也參與其中,於是便派生員王一寧去朝鮮尋找外援。

王一寧沒有借到朝鮮兵,但卻碰到了被遼東巡撫王化貞派去敵後活動的毛文龍。毛文龍聽說鎮江城裡有內應,當即決定率手下二百人奇襲鎮江,這才有了後來的鎮江大捷。

鎮江光複後,吳大斌把吳國毅送回了浙江,並贈送了大筆錢財讓其奉養老母。

之後,吳國毅為了報恩替山陰吳家做事,憑借一身武藝投入了廣東總兵謝弘儀麾下,並成為謝弘儀的心腹親兵。

但他始終忘不了渾河邊上的那場血戰,忘不了他的父親和兄長,忘不了他的義父和同袍們。於是在澳門之事了結後,吳國毅尋了個機會向謝弘儀請辭,之後馬不停蹄北上投軍……

以上就是吳國毅在認識林海之前的人生經曆,他給自己倒滿了一杯金華酒,接著對林海道:“林兄可知我這次北上投軍都看到了什麼?”

不待林海回答,他端起酒碗一飲而儘,咬著牙齒道:“登萊、東江,這幫天殺的都在爭著給建奴賣糧!”

林海對此並沒有絲毫驚訝,他在皮島時專門看過當地的糧價,不過是大明內地的兩倍而已,而建奴那邊則是六七十倍。因此他早就想到肯定會有人做這個生意,畢竟走私是大明邊軍的傳統手藝。

這種事古今中外都不少見,荷蘭商人在獨立戰爭期間就沒少資敵,在英荷戰爭時甚至大肆購買英國發行的戰爭債券,這些錢都被英國人花在用來攻打荷蘭的戰艦上。

當然在後世的某些人看來,這體現了荷蘭人的商業精神。

林海淡淡回道:“你說的東江給建奴賣糧,這是個彆軍官私下乾的,還是東江鎮背著朝廷乾的?”

“這我就不知道了。”吳國毅沒有多說,但他心裡認定這事一定和東江高層脫不了乾係。原因無他,因為具體辦事的就是沈世魁的親信,而沈世魁雖然軍職不高,但儼然已是毛文龍的左右手了。

吳國毅北上投軍,首先是去登州找恩公吳大斌。吳大斌當年把吳國毅送回浙江,不久後就被山陰吳家派到了登州,如今是吳家遼海貿易的兩個主要負責人之一,另一個是仁五爺的表哥馬驄。

這個馬驄長期在金州和旅順一帶駐守,直接和後金接觸,算是對後金貿易的總負責人。吳大斌對吳國毅有恩,且知道他被文四爺派到謝弘儀手下做商業間諜的事,對他十分信任,乾脆就把吳國毅安排到馬驄手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