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鶴歸站在廳中,“郡主,我今日來,是想跟你說清楚,我與你之間,從來隻有世交情誼,彆無其他。往後不必再送帖子,也不必為了我去擾旁人。”
林嫣然猛地跺了腳:“我不!憑什麼她謝晚寧就能占著你?我可是長公主的女兒,哪裡比不上她?”
裴鶴歸冷靜的開口,“這不是比上比不上的事情,你前日縱仆毀了西街的綢緞鋪,上月在茶樓逼得說書先生跪你賠罪,如今又擅闖謝府羞辱朝廷命官家眷,郡主可知,再這麼鬨下去,便是長公主也護不住你。”
這話像盆冷水澆在林嫣然頭上,她愣了愣,長公主卻先開口說:“是嗎?那我倒要看看,陛下能不能給我幾分薄麵?”
裴鶴歸從袖中摸出塊玉佩,那是長公主早年賞他的,寓意親厚。
“這塊玉還你,往後勇毅侯府與長公主府,不必再論什麼青梅竹馬的情分。”
說罷轉身就走,任憑林嫣然在身後哭喊跺腳,半句不回頭。
回府路上,小廝忍不住道:“世子,您這話說得太絕了,怕是要傷了長公主的臉麵。”
裴鶴歸望著天邊,眼神堅定“比起傷臉麵,我更怕……有人真被這渾鬨逼得沒了退路。”
半個時辰後。
長公主的鑾駕停在謝府門前時,門房嚇得臉色發白,連滾帶爬地往裡通報。
彼時謝晚寧正陪著母親在前廳給母親畫像,薑氏是知道女兒有這個本事的,不過也隻限於她一個人知道。
那是在謝晚寧穿過來之後,被原主的母親發現,也隻能找一個能讓他們相信的借口搪塞過去,所以她這次在給母親畫的畫像,母親打算掛在自己的屋裡。
隻見長公主一身緋紅宮裝,帶著滿臉寒霜闖進來,身後跟著雙眼紅腫、仍在抽噎的林嫣然。
她甚至沒看迎上來的謝母,徑直衝到謝晚寧麵前,居高臨下地指著她鼻尖:“謝晚寧,你好大的本事!竟敢教唆裴鶴歸退我女兒的情分,毀兩家的交情!”
謝晚寧屈膝行禮,聲音平靜無波:“長公主息怒,感情之事從來勉強不得,裴世子的心意,並非晚寧能左右。”
林嫣然撲到母親身邊,哭哭啼啼道,“母親!就是她!若不是她總在裴鶴歸麵前裝模作樣,裴哥哥怎會對我如此絕情?”
長公主聽得心頭發緊,看向謝父的眼神更冷:“謝夫人,你教的好女兒!仗著幾分才情就想攀附勇毅侯府,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份!”
謝母眉頭緊鎖,剛要開口,卻被謝晚寧拉住。
她抬眸望向長公主,“長公主這話說的不對,我從來都與裴世子清清白白,從未有過半分逾矩之舉倒是郡主連日來尋釁滋事,毀西街鋪子、辱說書先生,如今更是鬨到謝府這些事,難道也要算在晚寧頭上?長公主身為郡主的母親,難道不應該管管嗎?”
長公主被噎得語塞,隨即冷笑,“不過是些小事,也值得拿出來說嘴?我女兒金枝玉葉,便是胡鬨了些,旁人也該容讓三分!”
“原來郡主那麼的不知天高地厚,都是長公主縱容的。”
她停頓了幾秒之後,說道:“長公主的這意思,難道就是說你們是皇親國戚,然而受委屈的就是我們這些人嗎?又或者說是在你們這些皇親國戚眼裡,我們就可以命如草芥嗎?”
長公主被這話噎得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回答?
林嫣然卻在自己母親身邊添油加醋的說:“母親,這個謝二小姐就是這樣,目中無人,根本就不把母親這個長公主,還有女兒這個郡主放在眼裡,咱們得想個辦法,好好的教一教她。”
長公主一聽這話,立刻眼神示意旁邊的嬤嬤。
嬤嬤喊了一聲,“來人啊,把這個謝二小姐帶走,公主要好好的教教她規矩。”
幾個膀大腰圓的婆子,就一擁上前。
薑氏立即將自己的女兒護在身後。
她立刻跪下替自己的女兒向長公主還有郡主道歉。
“長公主,還有郡主,對不起,都是我們的錯,是我們教女無方,讓她冒犯了郡主,隻要長公主還有郡主願意放過我們,我們一定對於女兒嚴加管教,不讓她踏出這府門一步。”
可是長公主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一臉不屑的說,“謝夫人,你不覺得你現在說這些有些太晚了嗎?”
就在謝晚寧要被帶走的時候。
她的父親回來了。
謝遠山大喊一聲:“都給我住手。”
他的父親前幾日入宮之後就被陛下留在了宮中整理一些事物,他這個戶部侍郎,托人捎信回來,他也不知道自己所犯何錯,竟然會被陛下留下來說是跟著一些同僚們一起幫陛下整理事務,所以這幾日他都未曾歸家,沒想到一回來就看到了這樣場麵,長公主和郡主居然要帶走他的女兒,雖然他有點看不上這個女兒吧,但畢竟是他的親生女兒,是不可以任由長公主還有郡主帶走的。
放眼整個京城,誰不知道長公主府可是有很厲害的人物在的,自己的女兒再怎麼說也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要是進去之後都未免能出來。
幾個嬤嬤,趕緊放開了手。
謝遠山立刻跪在了長公主和郡主的麵前。
“長公主我知道是我女兒出言不遜,又或者是得罪了您和郡主,下官一定好好管教約束女兒,絕不讓她踏出府門一步。”
長公主一副在高高在上的樣子說道:“謝大人家教不嚴,教育不好子女,本宮就替謝大人好好的教育一下,難道你還要阻攔本宮不成?”
“下官不敢,隻是這小女王烈怕是會出言不遜,還是讓下官自己教育吧。”
他磕了個頭,硬著頭皮接著說“長公主殿下,小女頑劣,確該受教。可她畢竟是臣的骨肉,臣鬥膽求殿下開恩,容臣自己教育,用家法懲戒,若殿下仍覺不妥,臣願將小女禁足祠堂三月,抄錄《女誡》百遍,日日思過,絕不敢再讓她在外惹是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