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 第611章 懷璧其罪彭越

第611章 懷璧其罪彭越(1 / 1)

推荐阅读:

彭越是碭郡昌邑人,字仲,家世不詳。

秦末亂世時,他本是魏地钜野澤的一個漁民,後被迫落草為寇,改以劫掠為生。

陳勝、項梁相繼起兵反秦,群盜中的幾個年輕骨乾份子來找彭越,請彭越也效仿群雄,也來做個首領,帶領大家一起反叛秦朝。

彭越拒絕,同時提出陳勝、項梁與秦軍正在交戰,勝負難料,暫緩商議此事。

一年後,聚集在钜野澤的群盜數量已達百餘人,但是群龍無首,有些骨乾分子再次請求彭越出任首領,彭越再三推辭無果,隻得勉強答應。

臨彆時,彭越提出要求,約定雙方次日在太陽出來之時就必須集合,如若不到,一律斬首。

群盜答應了該要求,於是作彆,但群盜表麵同意,但實際上還是不以為意。

次日,彭越來到約定地點,等待眾人前來報到。

然而太陽已經出來,還是有十多個人遲到,來得最晚的一個甚至已是正午時分。

“彭越命令一個小頭目把來的最遲的那人捆起來殺了,以正軍法。”

“然而小頭目和眾人都不以為然,哄堂大笑,彭越遂親自入列將來的最遲的人拖出來斬首,就地設立祭壇,將人頭放在上麵示眾,以儆效尤。”

“眾人大驚,頓時對其畏懼敬服,此後彭越不斷帶領著部眾攻城略地,收容了諸多諸侯王們的潰兵散勇,部眾逐漸發展到一千餘人。”

“劉邦從碭北攻打昌邑縣的秦軍,彭越率領部眾助戰,未克。”

“劉邦帶領自己的隊伍向西前進,彭越則收兵回營,繼續駐紮在他過去的根據地——钜野澤,並負責收容各地諸侯王戰敗後逃散到魏地的潰兵,以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

“項羽進入關中後,分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然後東歸彭城。”

“這時彭越雖已發展到一萬多人,但在政治上無所歸屬令其仿徨不安。”

“漢王元年秋,齊王田榮背叛項羽,又派出使者賜給彭越將軍印信,命他攻取濟陰並迎擊楚軍,彭越從此歸屬田榮。”

“項羽派出大將蕭公角率領楚軍進攻彭越,然而彭越成功地打敗蕭公角所率領的楚軍。”

“公元前205年春,彭越又與魏王豹及其他諸侯王向東攻打楚軍,彭越率所部三萬餘人在外黃縣拜見漢王劉邦,從而改換門庭,正式歸順劉邦的漢軍。”

“劉邦認可彭越平定魏地並奪取十餘座城池的功勞,同時也認為如今的當務之急是重新恢複魏國舊有疆域,以對抗楚國。”

“於是劉邦拜魏豹為魏王,任命彭越為魏相國,同時,劉邦決定讓彭越全權指揮魏國軍隊,並授權他在緊急情況下采取先斬後奏的決策權,要求彭越占領魏地,掃蕩清除一切敵對勢力,在戰略上製約楚軍。”

“因劉邦的主力在彭城兵敗被迫西撤之後,彭越放棄了剛攻下的十幾座城池,獨自率領所部主力撤退到黃河以北。”

“漢王三年,彭越率部作為漢軍的遊擊部隊,縱橫於黃河兩岸,不斷襲擾楚軍後方,同時也成功切斷魏地楚軍的糧道。”

“漢王四年冬,項羽與劉邦各率主力在滎陽對峙,勝負未決。”

“彭越趁機出動,率領所部主力渡河南下,一舉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城池。“”

“項羽得到報告,急令部將曹咎堅守成皋,自己則親率主力向東收複被彭越攻破的城邑。”

“項羽率主力一到,這些地方馬上就又被楚軍收複,彭越則帶著主力向北撤退到穀城躲避楚軍鋒芒。”

“漢王五年秋,項羽不堪腹背受敵,被迫南撤到陽夏休整。”

“彭越趁機再次出動,率部收複昌邑以及周邊的二十餘座城池,獲得穀米十餘萬斛,後源源不斷送往劉邦軍中。”

“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一帶進行主力會戰,劉邦負多勝少,傷亡慘重。”

“他雖也曾多次派出使者到河北,要求彭越前來前線助戰。”

““但彭越卻多次推辭說魏地平定不久,他還不能離開。”

“不久,劉邦追趕南撤的楚軍,但在固陵再次被楚軍打得大敗,劉邦就異姓王不肯發兵一事向張良問計,張良向劉邦提出,可以對韓信、彭越許諾以封土。”

蘇軾:早年的彭越以打漁為生,日子過的很緊巴,

在社會上也交了一些狐朋狗友,為了生活帶領著貧苦漁民,在自家附近的水域裡做起了強盜。

隨著秦末大亂,陳勝、項梁相繼起兵反秦,這時有人勸彭越也來參加反秦隊伍。

但是彭越認為現在形勢未明,沒有去,就這樣硬是等了一年多。

這時候,在大澤中的青年糾集一百多人投奔彭越。

彭越推辭不過,就和他們約定第二天日出時會合,遲到的斬首。

結果,第二天,日出時刻十多人遲到,最後一個中午才來。

彭越說,諸位執意要我做首領,現在約定集會時間,很多人遲到,不能全殺,隻殺最後一人。

眾人都笑著說,何至於此,以後不敢了。

但是彭越最後還是把那個人殺了,然後設置祭壇,發號施令。

眾人都畏懼他,不敢仰視他。

於是,他們就攻占土地,收容諸侯的散兵來壯大勢力。

彭越本來是有機會參與到滅秦戰爭中去的,當初他也曾協助劉邦攻打過昌邑,沒打下,劉邦引兵繼續向西進兵,彭越卻留在了巨野澤。

這個舉動可以看出,劉邦是有計劃有目標的,彭越卻活得有點稀裡糊塗,走一步看一步,沒有擺脫流寇的思想。

雖說這段時期彭越一直在默默擴大勢力,人馬已經發展到一萬多人。

但在滅秦中卻缺位了,這也導致了項羽分封諸侯忽視了彭越這股力量。

儘管財大氣粗的項羽忽視了彭越這股力量,但那些反對項羽的勢力,卻將他緊密團結在自身周邊。

在項羽分封不久,齊國田榮就任命彭越為將軍,讓他進攻項羽。

項羽對這支小部隊並不重視,派了部將去征討,結果被彭越打敗。

劉邦抓住這難得的機遇,派人賜給彭越將信印,讓他攻打濟陰楚軍,項羽命令蕭公角率兵迎敵,這次戰鬥彭越部隊大放異彩,大敗楚軍。

劉邦看到彭越的實力,更想為己所用,便任彭越為魏國相,獨攬兵權,平定梁地。

劉邦兵敗彭城後,逃往滎陽,項羽追擊過程中,順手拿下了彭越占據的梁地十幾座城池。

正麵戰打不過,隻好玩騷擾偷襲,這是彭越走向遊擊戰的客觀條件。

從這時起,彭越對項羽的遊擊戰開始了全麵啟動。

“劉邦依計行策,派出使者前往齊、魏兩國,對韓信、彭越許諾以封土,使者一到魏國,彭越馬上就率領全部主力南奔垓下與劉邦、韓信大軍主力會合,並完成對項羽軍隊的合圍。”

“這一戰,漢軍精銳齊出,楚軍大敗,項羽戰敗自殺,楚國滅亡。”

“漢王五年春,劉邦兌現承諾,封彭越為梁王,以定陶為都城。”

“漢王六年,彭越前往陳縣朝見劉邦。”

“漢王九年、十年彭越多次趕到長安朝見劉邦,以示恭順。”

“漢王十年秋,在北方統領精兵據守代國、防範匈奴的代相陳豨舉兵反叛,劉邦親率大軍前往討伐。”

“行至邯鄲,劉邦派人向魏王彭越征兵。”

“彭遂自稱有病,隻派手下的大將帶些人馬前往應付。”

“劉邦見彭越沒來,大怒,派人到定陶去怒斥彭越,彭越惶恐,遂打算親自趕往邯鄲謝罪。”

“彭越部將扈輒勸阻他,並建議彭越造反,彭越斷然拒絕,不肯造反。”

“同時也害怕劉邦因疑心加重而降罪,最終還是決定繼續稱病,不肯前往邯鄲。”

“此時魏國的太仆因冒犯彭越,彭越想殺太仆。”

“太仆趁彭越沒注意,逃離了魏國,同時前往邯鄲劉邦處,同時告發彭越與部將扈輒謀反。”

“劉邦大驚,急忙派使臣秘密逮捕彭越。”

“彭越因對此事沒有察覺,所以直接被使臣擒獲,同時劉邦把彭越囚禁在洛陽,經主管司法的官吏審理,並請求劉邦斬首彭越並滅其三族,但劉邦念及彭越昔日的戰功,赦免了彭越的死罪,隻是將其廢黜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縣監視居住。”

“在押解途中,彭越一行走到鄭縣並遇到了前往洛陽覲見劉邦的呂後。”

“彭越向呂後喊冤,向她哭訴自己的經過,同時請求自己能夠回到故鄉昌邑養老,呂後對忌憚於彭越的勇猛,想要永絕後患,呂後表麵上表示同情,並將彭越帶到了洛陽覲見劉邦。”

“呂後拜見劉邦,同時稱魏王彭越是個勇猛過人的豪傑之士,如果將其放到蜀地,那將後患無窮,建議劉邦不如殺了彭越以絕後患,劉邦默許了呂後的建議。”

“呂後隨後就收買了彭越的門客親信,讓彭越的門客親信再次上書來誣告彭越謀反。”

“廷尉王恬開將案卷上奏劉邦,說是證據確鑿,按照法律必須將其處死並滅族。”

“劉邦同意了這個說法,最終彭越於公元前196年斬首,彭越屍體遭到醢刑,剁為肉醬遍賜諸侯,同時被誅滅三族,封國也被廢除。”

“彭越被殺之後,他的頭被懸掛在洛陽街頭示眾,劉邦頒下詔令,不允許任何人為彭越收屍。”

“梁國大夫欒布奉彭越之命出使齊國返回,在洛陽街頭看到高懸的彭越人頭,向彭越人頭報告了出使齊國的情況,同時舉行了祭奠儀式。”

“守在彭越屍體旁邊的官吏們將欒布抓了起來。”

“劉邦召見欒布,對其破口大罵,並要將欒布烹殺,”

“欒布站在鍋前對劉邦提起曾經的垓下決戰,說如果沒有彭越,項羽也不會滅亡,”

“欒布同時指責劉邦因為一次征兵未果就起疑心將其滅三族,這不僅讓功臣們感到不安,欒布自身也感到生不如死。”

“劉邦聽完欒布的話自感羞愧,遂決定赦免欒布的死罪,同時將其任命為都尉,彭越謀反一案就此結束。”

“劉邦雖然沒有追究欒布的責任,但包括劉邦在內的西漢皇帝也都沒有對彭越進行平反。”

杜甫:項羽沒正眼瞧彭越,直接回軍西進,攆著劉邦屁股後麵追,嚇得劉邦連一雙兒女都不要了,才逃到滎陽。

項羽圍住滎陽猛攻之時,緩過勁來的彭越掉頭就對項羽下口。

整個楚漢戰爭期間,彭越就乾了一件事,破壞。

由於彭越的存在,項羽總是不能在前線專心致誌和劉邦作戰。

因此,項羽不得不多次回軍攻擊彭越。

當項羽大軍匆匆忙忙趕來的時候,彭越連打都不打就直接溜了。

項羽是找又找不到人,打又打不了,隻得一次又一次來個長途奔襲。

這樣劉邦和彭越一個在正麵戰場,一個在敵後戰場,打得項羽叫苦不迭。

不久後,項羽剛剛回撤大軍,彭越又神不知鬼不覺的直插齊地,拿下昌邑附近二十餘座城邑,繳獲糧食十幾萬斛,獻給窮困潦倒的劉邦。

可以說,如果沒有彭越在項羽背後的襲擊騷擾,劉邦很可能就交代在滎陽了。

彭越雖然不能打敗項羽,但是讓項羽始終不能專心致誌地對付劉邦,為劉邦贏得了關鍵的喘息之機。

而他更是直接支援了韓信對項羽的戰略大包抄行動。

由於卓越的戰功,垓下之圍以後劉邦正式封彭越為梁王,成為僅次於韓信的第二大諸侯王。

整個戰爭過程,彭越以有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牽製了項羽強大的兵力,

讓項羽的戰術意圖難以貫徹,局部時間內,還對項羽形成軍事重創,對楚漢戰爭的局麵影響巨大。

後來,在張良的勸說下,劉邦方才明白,彭越這是明目張膽的要挾。

但為了擊敗項羽,不得不委曲求全,便又派使者許諾,如果打敗項羽就封他為王。

其實,彭越受封為梁王後,還是享受了五年的太平時光的。

然而,強盜出身的他,畢竟不懂政治和人性,厄運降臨在他的身上,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