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灣,號為德,洛陽人。
他是玄宗先天年間進士及第,有詞翰早著之譽,但留存至今的詩隻有10首。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首五律的頸聯馳譽當時,傳誦後世,堪稱千古絕對。
“不僅受到張說的讚賞,更被晚唐詩人鄭穀讚。”
“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不過,這首詩的妙處絕不隻是其中一句而已。”
“次的意思是旅途中暫時停宿,北固山三麵臨長江。”
“這一年的冬末,詩人由楚入吳,途經北固山下臨時停泊,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首詩。”
“律詩要求頸聯和頷聯對偶,但是這首詩首聯便以對偶發端,文字工麗、格調明朗,境界也很闊大。”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岸邊是滿眼青山,腳下是一川碧水。”
“而船行在青山碧水之間,正是詩人客行之路。”
“這條道路青翠秀麗、清新可喜,雖是歲暮,江南已經有了絲絲春意,處處美景依然令人應接不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冬天江水下落,此刻潮水卻漲得很高,暗示了春天即將來臨的征兆。”
“雪融潮漲,波光浩渺,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麵十分開闊。”
“風正二字,既是寫順風,又不隻是寫順風。”
“一個正字,暗示這不僅是順風,而且還是和風,不寒冷、不猛烈,而是剛剛好。”
“而所謂懸,有平整垂直之意。”
“如果風太大太猛,那麼船帆必然是鼓脹成弧形的,不可能會懸。”
“正因為有這樣的風,所以船帆才顯出懸的狀態,小船才會有順風順流、從容不迫的氣質。”
“兩岸闊是極致的空闊,一帆懸則是廣闊畫卷中的一個小小景物,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兩句詩,不僅寫天氣晴朗、潮漲風和的風景,更蘊含著生機和從容。”
“詩人行於其間,內心自然也是同樣的開闊舒展、神馳千裡。”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夜幕還沒褪儘,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
“舊年還未過去,江上春意已然悄悄到來。”
“不過它不止是寫景而已,也是抒情,更是蘊含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唐朝時,此處是長江入海口,故而海與江都是眼前之景,殘夜和舊年則都是眼下的時間。”
“詩人的小船在風平浪靜的江上順流而下,不知不覺夜晚即將過去,迎來了黎明的朝陽。”
“春潮與和風又喻示了春的到來,時序變幻,即將驅趕走舊的一年,迎來一個嶄新的開始。”
蘇軾:一句能令萬古傳!一生寂寂的王灣憑這首詩揚名,頸聯堪稱千古絕對。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題目《次北固山下》,次,是停泊。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北,三麵臨水,倚長江而立。
把船停泊在北固山下,在目睹了北固山下壯麗的景色後,寫下了這首抒情詩。
王灣,初唐詩人,他一生曾多次在吳楚間遊曆。
被江南秀麗的山水所傾倒,也被吳中詩人清靈的詩風所影響。
寫下許多歌須江南山水的詩篇,《次北固山下》就名列其中。
這首詩是詩人在一年的冬末春初時,由楚地進入吳境,沿江東下。
當舟停在北固山時,看到潮水平坦,江岸寬闊,殘夜將明,北歸的大雁時,觸發了心中的思念,吟作了這首千古名篇。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客,是行客,旅客。
路,是前行的路,青山,指的是北固山。
綠水指的是江水,這兩句是說:飄泊在青山之外,行船在江水之間。
這兩句表明詩人王灣此時正在旅途中,乘船正好經過長江邊上的北固山。
江南的風光給詩人帶來了視覺驚喜,呈現在他眼前的這幅色彩絢麗水彩畫和家鄉洛陽的水墨畫是不同的兩種風格。
含有思鄉之情,羈旅情懷!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風正,是風順,順風。
懸,是掛。
這兩句是說潮漲滿河床,兩岸寬闊,順風行船,船帆高掛。
這兩句是詩人在船上看到的視野是那麼開闊,大江直流,風平浪靜的景觀。
仿佛也能體會到詩人此時的心境,以及沉浸在這開闊壯美的景象中的輕鬆和愜意。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海日,是海上的旭日。生,是升起。
殘夜是那將消失的夜晚。江春,是江上的春意,入是到。
這兩句是說;海上旭日已經升起,夜幕即將褪去。
江上的春意已經來到,舊年即將逝去。
這是這首五律中最為出彩的名句,曾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喜愛。
他甚至將這一聯題在辦公室的牆壁上,讓人參閱,模仿,學習,也許是由於張說的流量扶持和強烈推薦。
王灣這首詩才得以廣泛傳播,並成為千古名作,好評如潮。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海上升起。
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春意,這不僅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
同時還表現了生活的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書,就是家信。
歸雁,是北歸的大雁,大雁隻有在春天來臨時才飛往北方。
這兩句是說;家書寄出能送到何處呢?希望北歸的大雁幫我送到洛陽的邊上。這兩句表現了詩人淡淡的思鄉情緒。
“黎明是一天之始,新春是一年之始,都是充滿光明和希望的存在。”
“詩人的煉字也極為精妙,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夜和年則是所有消極衰敗的負麵代表。”
“不僅如此,他還用殘來形容即將消逝的夜晚,用舊來形容即將過去的一年,直接將情緒融入其中。”
“當然,最妙的還是生和入兩個字,既有動態的力量,又有擬人化的情感。”
“生字極為形象地描繪了朝陽躍出的瞬間,正如幼崽破殼、母體分娩。”
“突破眼前的屏障,進入到嶄新的環境,給世界帶來璀璨又絢麗的光采。”
“入字則更有主動性,仿佛春天以一種不容拒絕的姿態強勢降臨。”
“沒有人能阻擋這股新生的力量,所謂的舊年也必須對其退避三舍。”
“很明顯,在這首詩裡,王灣並沒有刻意地去說理。”
“但是文字中蘊含的樂觀向上,卻極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王灣所處的時代,正是李隆基從武則天手中重新奪回江山之時,也是新皇勵精圖治、平定內亂,即將迎來盛世之時。”
“他的這首詩,如海日和江春一般,不正是大唐盛世的春天的征兆嗎?不也是朝野萬象更新的投影嗎?”
“張說作為盛唐時代重要的輔助,他對這兩句詩如此傾倒。”
“首先當然是詩句與他主張的天然壯麗、得中和之氣等詩歌理論相契合。”
“其次,想必也是因為他看到了詩中的昂揚勃發,與自己心目中的盛唐氣象不謀而合吧!”
“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緊承三聯而來。”
“同時與首聯的客路相呼應,再次表達了這是詩人羈旅漂泊的旅程。”
“冬末的江南,理論上來說還沒有到大雁北歸的時候,所以王灣詩中的歸雁大抵隻是一個思鄉的意象。”
“曆來羈旅詩詞多有悲愁之意,而舊年即將逝去,馬上就是合家歡慶新年的日子。”
“王灣卻無法歸家,當然會生出思鄉之情。”
“但王灣沒有像其他詩人一樣,沉溺於羈旅悲愁。”
“他隻是淡淡一筆,將思念家鄉的情味寫得遼遠開闊。”
“不曾給前文的壯麗和喜悅增添黯淡色彩,卻更加耐人尋味。”
“不管是作為詩人,還是作為官員,王灣在史書上並沒有太大的存在感。”
“然而,僅憑這一首《次北固山下》,便足以使他成為不朽的詩人。”
“所有的唐詩選本中,都不可能遺落下這首詩。”
“它就像盛唐強音的前奏,昂揚向上,震撼人心。””
王安石:王灣的一首思鄉詩,妙絕千古,頸聯最經典。
鄉愁,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人在旅途是常見的事,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便,車馬很慢。
人在旅途,如果恰逢是年末,臨近年關,那麼羈旅之愁、思鄉之情就顯得很濃重了。
王灣的一首羈旅詩,雖說是羈旅詩。
但是這首詩卻沒有那麼濃重的悲傷,讀來反而讓人心生希望。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這是王灣的經典之作,經久流傳。
關於王灣,對他的記載並不多,而讓後人能夠銘記的也主要是這一首。
也許,詩不在多,隻要經典,隻要夠好,一生隻需一首。
這是一首羈旅詩,所謂的羈旅詩,指的是人在旅途中所作的詩。
次是停泊的意思,題目點明了地點以及事件,船行停泊在北固山下。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王灣是洛陽人,此時在江蘇鎮江,正是人在旅途。
鬱鬱蔥蔥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綠水之間。
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麵十分開闊,帆順著風端直高掛。
夜幕還沒有褪儘,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
家書應該送到什麼地方呢?北去的歸雁啊,請給我捎回洛陽那邊!
王灣是洛陽人,見慣了洶湧澎湃,泥沙俱下的黃河急流。
當他來到南方,在長江上乘船而行,看到的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景象。
北固山在現在的江蘇鎮江,此處已是長江下遊,水麵開闊,水流平緩,山青水綠,放眼望去,賞心悅目。
尤其在漲潮之時,水位上升,江麵更為廣闊。
江風吹來,船帆高掛,風力和風向都恰到好處。
既沒有大到在江中掀起波浪,又足夠使船帆展開駐船前行。
當船到達北固山,詩人在船上又迎來了新的一天。
看著夜色漸漸褪去,太陽從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了。
此時已是暮冬歲末,畢竟是到江南了,不像北方那樣寒冷。
也不像北方的冬天那樣山川毫無綠意,詩人感受到了春天氣息。
而想到現在已是歲末,也讓詩人想到自己已離家太久,應該寫封信寄回家中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在當時,就已經膾炙人口,據說宰相張說曾將這一句親手題於政事堂上。
這一聯寫景氣象闊大,但他又不僅僅寫景。
太陽從暗夜中誕生,又驅走了暗夜;
春天的氣息,侵入了歲暮寒冬,很快就會取代冬天,而新的一年也將到來。
夜將儘未儘,代表著新生事物的日出已經升起;
舊春未近,而江麵上的春天已經到來。
從這一年描述的景象中,我們看到了新舊交替,看到了新事物的強大的生命力。
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無可阻擋的趨勢,也感受到了麵向新事物的歡喜。
這一首行旅詩,寫旅途中所見之景,表達思鄉之情,在唐詩中頗為常見。
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句卻使這首詩在佳作如繁星的唐朝,顯得熠熠生輝。
不論王灣自己是否意識到了,這一句詩在闊大的景象中。
的確還蘊含了一種更普遍的哲理,讓人感受到一種積極的精神麵貌。
完美的人生不是擁有一切,而是在人生的不完美與不圓滿中學會去珍惜所擁有的,並且去寬容人生的不完美或不圓滿。
或許《次北固山下》打動我們的,就是這種樂觀與豁達的精神態度。
人在旅途,仍然心生希望。
不管回家與否,都願過好每一個當下,心兒永遠要向往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