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無數人羨慕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然而在華夏曆史上,有這麼一對模範夫妻。
規避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妻製可能引發的各種矛盾,他們是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
兩人相識於戰亂之中,相守於盛世華年,他們同甘共苦,相敬如賓。
都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女人。
而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個草根到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也離不開自己的妻子馬皇後的支持。
在馬皇後去世後,朱元璋終身不立新皇後,以示對發妻獨一無二的惦念與尊寵。
那大腳馬皇後之所以能獲此殊榮,怕是源於一個愛字。
馬皇後作為大明一國之母,不僅憑借她的愛贏得了鐵漢皇帝朱元璋的所有柔情,更是贏得大明子民的敬仰。
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
馬皇後的懷餅救夫,馬皇後的仁德賢慧,馬皇後的大度堅貞,影響著千年萬代。
女人,做到如此,實屬不易,實在難得,實在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這個被明太祖一生至愛的女人,一輩子真正做到了一個字,愛。
夫妻恩愛,家庭有愛,愛民如子,大愛無疆……
“元朝末年,因民族等級壓迫製度引發的社會矛盾日益激化。”
“在元朝統治的百年時間裡,各種反抗鬥爭數不勝數,僅漢族聚居的江南地區就有二百餘起。”
“公元1332年,馬皇後出生在安徽馬公家。”
“馬公名諱不詳,因排行老二,鄉鄰皆稱其為馬二公。”
“馬氏祖上並非宿州閔子鄉新豐裡人氏,宋代舉家遷居至此。”
“原本馬家稱得上是新豐裡村的富豪之家,但人丁卻不興旺。”
“到馬公這代時,家境也逐漸衰敗。”
“鄭媼生下馬皇後不久就去世了,故馬公對馬皇後更加疼愛。”
“後馬公因替人抱打不平,而惹上人命官司。”
“為躲避仇家追殺及官府緝拿,馬公攜帶家眷遠避他鄉。”
“途中,馬公把年幼的馬皇後托付給濠州的至交好友郭子興。”
“托付完馬皇後,馬公繼續逃亡,最終客死他鄉。”
“馬公死後,郭子興夫婦憐惜馬皇後孤苦,隨把她收為義女繼續撫育。”
“馬皇後精通女紅,還能讀書寫字。”
“父母早亡、顛沛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令馬皇後學會了察言觀色且善解人意,因此深得郭子興夫婦喜愛。”
“紅巾軍起義爆發的第二年,郭子興率眾起事,並自稱濠州製節元帥。”
“朱重八投到郭子興旗下,很快從普通的步卒,成為郭子興帥府的九夫長。”
“有勇有謀的朱重八,深得郭子興賞識。”
“郭子興夫婦為籠絡人心及鞏固自己在起義軍中領導地位,於是做主把養女馬皇後嫁於朱重八為妻。”
“此時,朱元璋二十五歲,馬皇後二十歲。”
“郭子興還給朱重八賜名朱元璋,字國瑞。”
“郭子興的起義軍中派係林立,朱元璋作戰勇敢。”
“郭子興想重用朱元璋,又擔心他有二心,屢次聽信讒言猜忌責罰朱元璋。”
“為了化解翁婿之間矛盾,馬皇後事事順從郭子興夫婦,越發孝順郭子興夫人張氏。”
“時常拿出私房錢孝敬郭子興夫婦,終於使得郭子興和朱元璋二人之間的嫌隙得以釋懷。”
柳如是:馬皇後和呂雉的經曆相似,但兩人卻有完全不同的結局。
皇帝有三宮六院,後宮佳麗三千人。
但是這些人往往都是出於各種各樣的政治考量納進後宮,為的是製衡前朝大臣。
皇帝就是處於這樣一個位置,每天連枕邊人都要提防著。
畢竟皇帝的喜好決定影響的是整個天下,所以誰都不能完全相信。
皇帝是皇後的夫君,但是皇後不能隻把皇帝當夫君,也不能隻把皇帝當君王。
這中間需要有一個合適的度,馬皇後就將這個度把握的很好。
馬皇後與太祖相識於微時,見證著太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無名小卒一步步創建了明朝,搖身一變成了皇帝。
馬皇後的角色也從一個田野漢子的妻子,一步步轉變成皇後。
跟馬皇後有同樣身份轉變的還有一個人,就是心狠手辣的呂雉。
兩人之所以結局完全不同,自然與太祖和高祖這兩個人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有關係。
太祖在遇到馬皇後之前,父母兄弟都死了。
太祖過了很長一段顛肺流離的日子,遭人白眼受人欺壓,遇到了馬皇後才算是重新有了一個家。
而高祖自己有家,即便沒有呂雉在身後撐著,還有劉老太公頂著。
更何況,郭子興把馬皇後嫁給太祖,是上級對下級的賞識。
而呂雉,對高祖來說這就是呂老太爺硬塞給他的。
如此一來,兩位開國帝王首先從心理上對待自己的妻子就不同。
再說,呂雉從來都是一個救急和安穩後方的角色。
在高祖打天下的過程中,呂雉並沒有做出太多的能讓高祖看見的貢獻。
呂雉將劉老太公照顧的很好,將一雙兒女照顧的很好了,甚至連私生子都照顧的很好,甚至還為高祖被項羽生擒被羞辱。
這些對一個女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事情,但是對高祖的大業來說沒有什麼關係。
在高祖打天下的過程中,一直是戚夫人陪在身邊溫言軟語善解人意的,所以高祖後來才會那麼寵愛戚夫人。
在太祖打天下的過程中,馬皇後就是那個一直陪在身邊的女人。
馬皇後自小就嫻靜溫柔,懂史知禮,進退有度,她的涵養完全配得上皇後之位。
而呂雉一開始也是這樣一個女子,可是在高祖朝著稱帝的大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
呂雉沒跟上高祖的腳步,疏於打理自己。
等高祖當皇帝了嫌棄她了才幡然醒悟,從此手段越來越狠,比高祖還狠。
高祖要做的,她先替高祖做了。
即便高祖要殺功臣,她也在一旁出謀劃策。
因為這個時候,她首先要在這個深宮裡帶著她的一雙兒女活下去。
“一次,郭子興聽信讒言關了朱元璋的禁閉。”
“郭子興兩個兒子暗中命人不許給朱元璋送飯,朱元璋饑渴難耐。”
“馬皇後瞅機會到夥房裡偷了兩個饅頭揣在懷裡,準備送給朱元璋。”
“出門遇到郭子興夫人張氏攔住她說話,等到把饅頭拿出來時,馬皇後的胸口早已燙得紅腫一片。”
“馬皇後跟隨朱元璋生活在軍營,生活條件很艱苦,每人每天供應的口糧有限。”
“馬皇後就極儘可能地儲備一些炒熟的米麵等易存儲的食物,以保證朱元璋的需要,自己卻經常餓肚子。”
“馬皇後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朱元璋行軍打仗所需的各種文書資料。”
“以及朱元璋隨手寫下的備忘錄,馬皇後都親自分門彆類整理得井井有條。”
“即便朱元璋倉促間需要,也能立刻找出來,從未出過任何差錯。”
“馬皇後還能經常給朱元璋提出一些很有建設性的建議,她認為得人心者得天下,用兵可以殺人,但不能嗜殺。”
“朱元璋率軍攻打南京時,馬皇後帶領將士們的家屬,日夜不停地給將士們製作衣服和鞋襪。”
“戰事緊張的時候,馬皇後自己也穿上軍裝,身先士卒。”
“由於馬皇後和士兵們一起衝鋒陷陣,極大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於南京應天府稱帝,定國號為明,冊封馬氏為皇後。”
“冊封為皇後的馬氏,勤於內治,認為仁厚勝於刻薄。”
“馬皇後常常告誡六宮,多多向宋代賢後學習。”
“朱元璋每日的膳食,馬皇後都親自照看。”
“一為表示對皇上的敬意,二是為宮人們免於責罰,令宮人們感極而涕。”
“馬皇後對嬪妃宮人特彆優待,時常賞賜食品衣物表示關心。”
“對於功臣勳爵的家眷也十分體恤,經常送些禮物以示皇恩。”
“馬皇後還時常命人把舊衣服改造成被褥,送給孤苦無依的百姓。”
“馬皇後在宮中大力提倡節儉之風,命人把宮內絲綢織物的下腳料,收集起來做成衣服給王妃公主們。”
“馬皇後發現朝臣聚餐的食物不可口,便建議朱元璋節省日常開支,以改善朝中賢能之士的夥食。”
“在馬皇後建議下,朱元璋下令設立紅板倉,專門負責給太學院的家人們提供糧食。”
陳圓圓:太祖皇帝能夠稱帝,馬皇後居功至偉。
太祖皇帝以弱勝強,打敗了陳友諒,這才得以統一天下。
這場戰爭,讓人們認識了諸多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但彆忘了,還有一個幕後的大功臣就是馬皇後。
太祖在前線作戰的時候,馬皇後在大後方做的同樣不少。
其一,馬皇後親手給將士們做軍衣、軍鞋,做好後勤保障。
其二,馬皇後將自己手中所有的金銀珠寶,全部拿了出來犒賞將士,鼓舞將士的鬥誌。
一般貧苦出身的婦女,隻能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
而馬皇後清楚地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需要,可見馬皇後的格局有多大。
馬皇後私下多次對太祖說過一句話,得人心者得天下。
當時,太祖不論是在軍隊上,還是作戰武器上,處處都比陳友諒弱了很多。
而最終卻是太祖取得了勝利,原因正是因為太祖更得人心。
因為得人心,獲得了眾人的擁護。
因為得人心,很多有才華的人願意投靠太祖。
因為得人心,戰場上無數將士願意替太祖去死。
所以在與陳友諒決戰的鄱陽湖大戰中,太祖最終以少勝多,奇跡般的獲得了勝利。
可以說,太祖能打下天下建立明朝,無疑有馬皇後的一半功勞。
馬皇後本是一位平凡的女性,是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成就了她高貴的人生。
在太祖困難時,馬皇後拚儘全力保全太祖。
在太祖創業時,馬皇後付出所有成就太祖。
在太祖成功時,馬皇後為天下蒼生耗儘心力。
馬皇後是一個偉大的女人,一生都在奉獻。
人活著,有三層境界。
第一層為了生存而奔波,正如馬皇後剛嫁給太祖時,能讓太祖活下去便是她最大的願望。
第二層為了理想而活,當能夠解決生存問題後,人便有了更高的追求。
馬皇後那時的追求是輔助太祖成就事業,守住江山。
第三層以天下為己任,心係天下,達到了忘我的狀態。
人到了這一層就是偉人了,馬皇後顯然已經達到了最高境界。
擺脫了狹隘的小我,懂得付出、奉獻、度幾度人。
馬皇後以賢德之名永垂青史,但她無私奉獻的大格局更值得稱讚。
“馬皇後身居深宮,心係天下子民。”
“每逢災荒年月,馬皇後總是帶領宮裡人吃素,甚至吃粗麥飯野菜羹,以助祈禱上天降雨度過荒年。”
“朱元璋不忍,說已經采取了救荒賑災的措施。”
“馬皇後歎息與其每次去救濟災荒,還不如平時就預先積蓄儲備。”
“參軍郭景祥駐守和州時,有人說他的兒子要殺父親,朱元璋獲悉後打算要處死郭景祥的兒子。”
“馬皇後請朱元璋核實事件真實性,以免誤殺郭景祥獨子,致使郭家絕後。”
“朱元璋命人查訪此事,果然是被人冤枉的。”
“李文忠鎮守嚴州時,楊憲誣告他有違法行為,朱元璋便要立即將李文忠召回治罪。”
“馬皇後認為嚴州在敵境內,不易輕易撤換守將。”
“而且李文忠一向賢能,勸朱元璋不要輕信楊憲的話。”
“朱元璋這才沒將李文忠治罪,後來李文忠果然建立功勳。”
“翰林學士宋濂受其長孫牽連而獲罪,被逮捕至京城,判以死刑。”
“馬皇後懇請朱元璋,像普通百姓一樣善待老師,朱元璋不肯聽從馬皇後建議。”
“馬皇後陪朱元璋吃飯時,既不吃肉也不喝酒,稱在為宋先生做福事。”
“朱元璋聽後頓覺傷感,放下筷子站起身。”
“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將宋濂安置在茂州。”
“洪武十三年爆發胡惟庸案,在馬皇後乾預下,朱元璋誅殺了一批人,但沒有牽連太多。”
“十年後,胡惟庸案再起波瀾,此時馬皇後已經病逝。”
“朱元璋大開殺戒,有三萬多人因胡惟庸牽連遭到誅殺。”
“馬皇後不僅保護了明朝開國功臣,同時也蔭及了平民百姓。”
“明初富可敵國的富豪沈萬三,就是得益於馬皇後的護佑而免於一死的。”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皇後患重病臥床不起,朱元璋遍尋天下名醫為皇後診治。”
“馬皇後深知自己病重難醫,唯恐朱元璋因為自己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而遷怒降罪於名醫,故堅決不肯服藥。”
“馬皇後當月溘然長逝,享年五十一歲,諡號孝慈高皇後。”
賽金花:馬皇後能和明太祖相守一生,靠的不是共患難的情分。
馬皇後的一生,受儘太祖朱元璋的寵愛。
馬皇後死後,太祖還特彆傷心,從此不再立後。
作為相貌並不出眾的馬皇後,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中受儘太祖皇帝的寵愛是有原因的。
首先,作為後宮之主,馬皇後勤儉持家,以身作則。
同時,馬皇後關心愛護著後宮的每一份子。
宮人被臨幸得孕,馬皇後總是倍加體恤她們,沒有絲毫的羨慕嫉妒恨。
嬪妃們惹怒了太祖,馬皇後總是設法從中調停。
甚至是對地位低下的宮女,馬皇後也能一視同仁。
每當太祖要處罰犯了錯的宮女,隻要無大錯,馬皇後總是竭儘全力地去周旋,儘可能保護好她們不受傷害。
這樣仁愛的一個人,在後宮當中威信自然很高,大家都服她。
所以後宮總是治理得井井有條的,這也給太祖免去了很多麻煩。
不至於每天處理完繁忙的政務後,還要騰出手來處理這些瑣碎的家事。
其次,作為妻子、母親、祖母,馬皇後總是悉心的照料著丈夫和皇子皇孫們。
雖然貴為皇後,但她每日都要操持太祖的膳食。
連皇子皇孫的飯食穿戴,馬皇後也要親自過問,無微不至。
太祖還在郭子興手下時,有次由於被人陷害被打入牢房,想餓死太祖。
馬皇後為了救丈夫,便偷偷地把滾燙的烙餅藏在懷中給丈夫送去,導致自己身體被燙傷。
以身作則,教育引導好皇子皇孫們,生怕他們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馬皇後總是這樣,事無巨細地照料著朱氏家族的每一個人。
最後,作為一國之母,馬皇後愛民如子。
太祖在朝堂上處理政務,有時非常生氣,回到後宮,馬皇後總是委婉地、有理有據地進行勸解。
甚至在洪武後期,太祖幾乎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諫言。
唯獨聽得進去馬皇後的話,這也使得很多大臣因此而免受處罰。
甚至在自己臨終之際,馬皇後也拒絕了醫治。
馬皇後給出的理由竟然是自古醫者醫病不醫命,如果太醫醫不好,怕太祖降罪太醫。
馬皇後就是這樣,儘己所能,關心愛護著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