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慈寧宮從來沒有像天啟八年這麼熱鬨。
慈寧宮的第一任主人是憲宗朱見深生母周太後,她之前,威壓三代的仁聖張太後和影響力近零的錢太後居住清寧宮。周太後與兒媳不合,搞孫子孝宗後宮,但影響力也僅限於後宮。
第二任主人是武宗生母慈壽張太後,她與孝宗的一夫一妻在後世吸粉無數,但活著就被老道士趕出了慈寧宮,她對朝政最大的影響就是冊立世宗了。
第三任主人是世宗朱厚熜生母蔣太後,王妃出生的她雖然被世宗用大禮議抬進了慈寧宮,但在後宮和張太後撕扯不斷,影響世宗道長的朝堂,那是個笑話。
第四任主人是神宗朱翊鈞生母李太後,她是大明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後。但她的“垂簾聽政”是要打問號的,她是通過內閣首輔張居正、司禮監馮保形成“鐵三角”來實現攝政的,並未真正上朝。
張嫣是大明第三位張太後,她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垂簾聽政”,雖然是拉著慈禧太後一起臨朝的。而且,她居住在慈寧宮也有點古怪。
對比神宗朝就應該知道,慈寧宮主人應該是慈禧任太後,張嫣的住所應該在慈慶宮,但現在卻掉過來了。
朱慈炅不明白大明皇宮的這些細節,也沒有人提醒過她,當時他關注的重點在於天啟爸爸的諡號廟號。
從大內除服到朱慈炅登基大典,張太後用很短時間就控製了朝政。
朱慈炅對張太後第一次生出敵意是因為王體乾的投靠。張太後很不滿王體乾,覺得他是魏黨餘孽,一度想要換掉王體乾。
朱慈炅告訴慈禧太後,他作出的任期製度如果打破,將是對他皇權威望的嚴重打擊。慈禧太後才不同意換王體乾。
張太後也為了避免兩宮矛盾,勉強同意了王體乾的留任。但她直接從王體乾手中奪過批紅權,又提拔了高時明為秉筆,基本上已經架空了王體乾的權力。
如果說張太後真的反感魏黨,那李朝欽比王體乾還魏黨餘孽,她用著不是也挺香。
不差朱慈炅身邊的“玄冥二老”,張太後身邊的太監也集齊了“四大金剛”。
第一位是慈寧宮大總管徐正元,他此時正一臉豬頭。因為帶人闖乾清宮被太後親自掌摑,然後自罰,搞的現在說話都說不清楚。
第二位就是三十二歲的司禮監秉筆高時明,除了皇帝身邊的幾個,整個大內這麼年輕就達到這位置的隻他一人。這家夥有點小帥,顏值加分,文采也不錯,不然也不能在內監考試中脫穎而出,張太後最近很器重他。
第三位是天啟朝大璫,前內廠廠督,乾東廠二把手李朝欽。不像李永貞、劉應坤都坦然接受了被朱慈炅趕去二線,他顯然不甘心,寧願做徐正元的副手也不去神宮監養老。
第四位是剛從南京回來的曹化淳,如果朱慈炅聽到這個名字一定有印象。他是魏忠賢之前大璫王安的義子,在大內關係頗深。曾被派去過信王府,又在南京先後擔任楊朝和劉應坤的副手,資曆已經足夠了。張太後調他回來,就是準備接替王之心。
“高秉筆,翰林院送來的聖旨怎麼少了一份?哀家記得批紅了五份的,這裡怎麼隻有四份。”張太後快速瀏覽著聖旨內容,隨手扔給徐正元用印,略皺眉頭問起。
高時明很恭敬的低頭,有些支吾,“山……山西建鐵廠那份被陛下駁了,內閣還在重新討論。”
“陛下?”張太後非常驚訝,臉色不愉,“你確定是陛下?”
“臣當時不在天工院,是王掌印帶回司禮監的,不過應該是陛下。”高時明小心解釋。不同於在皇帝麵前討好,他可以在太後麵前自稱臣了。
“你不在你怎麼知道是陛下,而不是王體乾慫恿陛下?”張太後秀麗的臉龐上明眸一閃,似乎有洞察一切的寒光。
“折子上有陛下的禦筆。”
“哦,陛下寫了什麼?”
“陛下下了一連串的命令,涉及到內閣,兵部,工部,東廠,錦衣衛,都察院,甚至宗人府。”
張太後沉默了。宗人府,難道這裡麵還有潞王府的事,看來是自己大意了。這個張介賓還是有能力的,哼,就是看不起哀家一個女人吧。
張太後不再關注此事,身後宮女趕緊又奉上文書。
張太後麵色溫和,緩緩道:“鞏永固倒是有心了。鞏燦升尚寶司卿,回賜鞏永固百畝皇莊,免一半賦稅。”
曹化淳猶豫了下,想出列,欲言又止。
張太後敏銳的發現了他的動作,“怎麼?這不是慣例,有什麼問題?”
曹化淳歎了口氣,“娘娘,所有皇莊都已經全部納入寶源公司名下,統一管理,按公司要求耕種。
臣還不熟悉寶源運作,不知道應該如何分拔皇莊。如果現在分劃出去,寶源下麵可能會完不成任務,整個糧食加工體係都要受影響。”
張太後有些頭痛了,她也還沒搞明白皇店集團下邊具體的分工協作有什麼作用,會起怎樣的連鎖反應。沉吟許久才道:
“找下麵具體管事的問問,哪些可以劃出。如果寶源生產有缺,花錢買吧。皇家的臉麵不能有損。”
此事就算拍板了,轉頭又問宮女,“欽天監定下的吉日是哪天?”
“八月二十。”
慈安太後點點頭,“到時把我的鳳冠借給樂安用,免得彆人說我這個皇嫂苛待小姑。曹督管,皇店有多少活錢?”
曹化淳對這個記得很清楚,脫口而出,“有34萬兩——”
“撥20萬兩給樂安大婚用。”張太後隨口吩咐,又準備處理下一件事了。
“娘娘,這34萬兩有28萬兩是準備給新六衛換裝備和軍餉。奴婢怕到時皇上那邊——”
曹化淳趕緊彙報,神色有些慌張。如果真撥了,高起潛肯定要和他拚命,他可是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紅人,沒必要還是不要樹敵。
張太後明顯又不悅了,皺著秀眉,“新六衛一個月要28萬兩?”
“聽說主要是昭武、雷霄、熾羽要換裝火器和大炮。這還遠遠不夠,按王之心留下的規製,是分五期,逐步換裝,皇店集團要全力保障。”
“那就分七期,樂安大婚更重要。炅兒真是不當家不知道米貴,非要弄出新六衛這個吞金獸出來。幾個太監和新武進士在管,聽說人都沒招滿?他們到底行不行?”
張太後隨口抱怨,為自己將五期改七期的天才想法有些小自傲,大明這個家真不好當。緩緩好,等小皇帝長大了自己來。
內庫她是不想輕易動用的。她希望天啟留給兒子多少,到時自己交到兒子手上就是多少,最好還有點小增長。
但小皇帝這個根本不知道銀子為何物的小笨蛋,輕輕鬆鬆就被外朝騙了不少,這個窟窿還不知道何時才能補上,還好有京中的新皇店集團突然盈利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