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大明昭武衛(1 / 1)

推荐阅读:

太液池畔的垂柳在微風下搖曳,四周人影憧憧,但卻隻有兵甲聲,沒有人聲。

三天的特訓,自認為是大明最強悍的這群人,個個腰酸背痛,雙腿打顫。

這是大明最新建立的六衛,皇驍、昭武、鎮嶽、熾羽、雷霄、驤雲六衛,不過都還沒有滿員。昭武衛人最多,有三千人。皇驍衛有一千六百人。其餘四衛連一千人都不到。

不過聚在一起還是有八千人,除部分人員和錦衣衛一起充當儀衛外。他們列成六個方陣,看上去相當整齊。

雖然站一會兒大部分人就搖搖晃晃的了,但沒人亂動,開革出六衛可再沒有這待遇了。除非打死老子,打不死,誰都彆想老子退出。不就是跑步嗎?誰怕誰啊。

四十三名武進士再次身穿嶄新的禦賜麒麟服,也排成一個小方隊,比六衛更靠進觀禮台。

他們的隊伍並不整齊,頻頻看向這六衛的旗幟。一個個都有對殿試的心理陰影了,有些害怕從六衛中有人又向他們衝過來。這千軍百馬的,他們可擋不住。

觀禮台上,內閣沒來人,反而是兵部尚書崔呈秀來了,除了倪元璐這個大秘和翁鴻業這個史官,就再沒有文官了。

勳貴這次比較多比較齊,英國公送天啟去了,就是定國公徐希皋領隊。成國公朱純臣,鎮遠侯顧肇跡、泰寧侯陳聞禮、武定侯郭培民、西寧侯宋裕德、陽武侯薛濂、安遠侯柳祚昌、定西侯蔣秉忠……

他們其實也可以組個方隊,不過英國公老大人不在,定國公有些老朽了,成國公朱純臣太年輕,現在的他們有點心思各異。

聽到天子建新六衛的消息。有人坐不住,這麼肥的六衛多少要分一杯羹;有人有些驚慌,覺得小皇帝不重視他們了;有人也想向小皇帝靠攏,小皇帝再小也是皇帝不是。

反正小皇帝無意中挑了個好時候,最可能阻礙他的人不在,否則很大可能是兩個媽的女子雙打,無疾而終。

午時三刻,高起潛看了看日冕,在觀禮台出列。

“擊鼓!”

十二麵牛皮大鼓在十二位大漢的雄壯雙臂下次第擂響,兩抬巨大的號角抬起並吹響,當真是鼓角爭鳴。

由十二名錦衣衛大漢將軍和二十四新建驤雲衛騎士組成護衛先導隊的馬蹄聲漸漸靠近。

觀禮台上眾人全部睜大了眼睛,小皇帝比武殿試還過分。

朱慈炅依然是一身皇帝武裝,但他小小的身體居然騎在一匹白馬上。

雖然白馬由方正化牽著,但神廟可是騎馬摔斷了腿的,這如何得了?

小皇帝的白馬停在驤雲衛方陣前。

驤雲衛戰士一手牽馬,一手按刀,右腳猛踏地麵。

“踏破千軍,赤膽隨龍!”

一個個扯開嗓子瘋狂呼號。

怎麼說呢?

有點亂。但才三天就能如此,也不容易。

小皇帝手中小劍前指,

“克敵!”

“萬死!”驤雲衛集體回答,這次很整齊。

小皇帝的白馬繼續前行,來到雷霄衛陣前。

“威震華夏,皇明永昌!”

雷霄衛抱拳呼號,比驤雲衛整齊些,但同樣亂。

前排兩人一組,身邊放一門虎蹲炮,後排三人一組,身邊放的是滅虜炮。

兩種都是隨軍小炮,火力太弱了,任重道遠啊。

“克敵!”小皇帝同樣動作。

“萬死!”雷霄衛居然拖長尾音,有種吟唱的味道。

這讓旁邊的驤雲衛情何以堪,這幫混蛋,不講武德。

混在隊列中的盧九德用目光把曹化淳砍死了一百遍。

這個小小的設計讓接下的熾羽衛方陣內心有一點點慌張,但皇帝的白馬已經來了。

熾羽衛右手鳥銃上肩,左手平舉眉間。

“火鳳燎原,丹心照闕!”

好嘛,這個方陣最亂,還有人跌倒。

都怪雷霄衛不講武德,都怪鳥銃太長了,都怪早上剛跑了半圈。

劉元斌一臉鐵青,嘴唇都要咬破了。

小皇帝等他們調整好,沒有為難,依然劍指前方。

“克敵!”

“萬死!”

大約是羞愧,沒啥氣勢。

鎮嶽衛是傳統刀槍步兵,他們有指揮使陳震亨單獨站前列帶隊,人數也逼近千人。

小皇帝的白馬停穩。

“鐵壁如山,護民死國!”

立槍按刀,右手撫胸。

鎮嶽衛居然最整齊,沒有嘶吼,但彙聚的聲音反而最響亮。

朱慈炅很滿意,劍指前方。“克敵!”

“萬死!”

同樣的節奏,不輸雷霄衛的花樣。

李鳳祥也很滿意,挑釁似的往向昭武衛。

昭武衛連提督監軍都沒有,方正化可沒功夫來訓練他們。

都是各小旗自己練,他們人又多,連兵器都不統一,能站成隊列都為難他們了。

“昭明武德,永鑄忠魂。”

有人抱拳,有人撫胸,有人舉槍,聲音也是此起彼伏。

方正化臉上很不好看,差點棄了小皇帝的馬,上前給這幫家夥一腳。

朱慈炅目前並不在意他們的表現,馬上就有軍官了不是。

“克敵!”

“萬死!”

人多也有好處,聲音經久不息。

最後是全軍精銳集中營,朱慈炅有意打造的大明特種部隊,“皇驍衛”。

方懋昌站在隊前,皇驍衛隻有簡單配劍,卻整齊的踏地拔劍而出。

“亮劍無畏,聖威必達!”

他們本就是久經訓練的忠勇營骨乾,稍作訓練,顯得就非常特彆。

朱慈炅甚至在軍官名單裡發現幾位留名青史的人名:孫應元、周遇吉、黃得功、劉肇基。

不知道朕的昭武衛和皇驍衛,哪個更能培養名將?

昭武衛將用朕的現代軍事思想培訓,而皇驍衛依然是傳統練兵。

朱慈炅得意的揚劍,“克敵!”

“萬死!”

皇驍衛集體回複,勳貴們都有些站不穩。

朱慈炅閱兵完畢,被方正化抱下馬,緩步踏上觀禮台,台上一片跪迎。

朱慈炅沒有理他們,轉身就在護欄邊望向台下。

“崔兵部,宣旨。”

崔呈秀向小皇帝點點頭,站了出來,打開明黃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製曰:

朕惟國家設武科以拔英傑,立殿試以擇將才。今戊辰科武會試畢,諸生馳馬挽弓、運籌演陣,儘顯雄武之姿。經兵部、五軍都督府並內廠校核,欽定甲第如次:

一甲三名

狀元:沈壽崇,南直隸寧國府宣城縣,授昭武衛指揮。

榜眼:汪起龍,山東遼東都司寧遠衛,授昭武衛指揮。

探花:張名振,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授昭武衛指揮。

二甲十五名

朱可貞(廣東廣州府順德縣),解學熊(南直隸應天府上元)等,俱授昭武衛百戶。

三甲二十五名

焦龍文,趙大複等,俱授昭武衛小旗。

以上人等,皆賜禦製忠義劍。

欽此特諭:

凡中試武進士,當思太祖提三尺劍開基之艱,成祖驅蒙古於漠北之勇。弓馬嫻熟者,可安邦定國;韜略精通者,能決勝千裡。昭武衛戍守西苑,旬日即赴任整訓,凡懈怠軍紀、私鬥滋事者,朕必以尚方劍問之!

天啟八年五月二十日”

方正化上前,“一甲三人上前。”

沈壽崇依然臂纏白布,領先上台,汪起龍和張名振緊隨其後。

三人在朱慈炅麵前跪倒山呼。

朱慈炅走到沈壽崇麵前,親手將一柄與他剛剛檢閱所用相同型製的禦製短劍遞到他手中。

沈壽崇連忙雙手捧過。

朱慈炅拍拍他的肩頭,“節哀!勿墜父名。”

然後又親自一一汪張二人授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