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下。
陰麗華看著天幕上的介紹,再望向劉秀的目光中滿是羞澀與歡喜。
她輕輕靠在劉秀懷裡,柔聲說道:“陛下當年那句‘娶妻當娶陰麗華’,真的是你心中所想嗎?”
劉秀寵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笑道:“那時初見你,便覺你宛如天仙下凡,自此心中再容不下旁人。”
“為了能配得上你,朕才努力求學、經商。”
陰麗華臉頰緋紅,又問道:“那陛下見到執金吾時,真就那麼羨慕嗎?”
劉秀點點頭,感慨道:“當時見那隊伍威風,想著若自己也能如此,或許就能有資格站在你身邊。如今想來,執金吾之威,遠不及與你相伴之樂。”
陰麗華依偎得更緊了,“能與陛下攜手一生,實乃妾身之幸。”
劉秀抱緊她,望著天幕中自己往昔的經曆,輕聲道:“往後朕定護你一世安穩,與你共享這盛世繁華。”
「新朝末年,王莽一係列的改革由於不適合當時朝代,得罪了全天下的士族與世家,天下大亂,百姓苦不堪言。」
「劉秀與其老表劉縯正式開始起兵造反,加入了當時一群由土匪和綠林好漢組成的綠林軍!」
「不久後又新出了一個與綠林軍旗鼓相當的造反勢力,赤眉軍。」
「王莽得知以後發怒,派兵鎮壓,王莽派荊州牧率官兵二萬前往鎮壓綠林軍,結果綠林軍在雲杜將其擊敗,殲敵數千人,繳獲全部輜重。」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王莽遣司命大將軍孔仁巡察豫州,派納言大將軍嚴尤和秩宗大將軍陳茂攻打荊州,各隨帶官員一百多人,坐傳車,到轄區招募軍隊。」
「招完兵以後,王莽又派遣司空王邑、司徒王尋出動四十二萬大軍圍攻劉秀所在的昆陽,史稱“昆陽之戰”!」
新朝。
“小掛逼,原來你在昆陽是吧?”王莽大手一揮,眼睛裡精光閃爍。
“來人,傳朕旨意,召集全部兵力,給朕圍攻昆陽,殺劉秀者封爵賜侯!”
“諾!”傳令的小太監答了一聲,退了下去!
“劉秀……劉秀,你和朕之間隻能活一個,朕不相信朕舉國之力還殺不死你。”王莽坐在龍椅上,全神貫注的看著天幕。
“等朕,把你底牌全部看光,看你還怎麼跟朕鬥,還怎麼匡扶漢室!”
……
「“昆陽之戰”劉秀以一萬七的兵力,對抗王莽四十二萬大軍,結果還打贏了。」
看到天幕上的話語,東漢以前的朝代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到兩萬的兵力,打敗四十二萬大軍?
足足21倍之多,這怎麼可能?
春秋戰國。
老子捋了捋胡須,目光深邃,喃喃道:“此等戰績,若不是親眼見這天幕所示,實難置信。”
“世間竟有如此以少勝多之戰,背後定有其道。”
孔子雙手抱臂,微微點頭,“或許劉秀有非凡之謀略,能以奇製勝。此一戰,當為後世兵家所研習。”
“縱使是強如老夫,老夫也不敢帶著這麼點人去衝殺大軍。”
要知道四十二萬人對不到兩萬的兵力,一個人平均要殺21位左右,這是什麼概念?
……
白起此時眸子中也充滿了震驚。
42萬人,他不是沒殺過,隻是他不相信有人能用不到兩萬的兵力取勝罷了。
白起沉默片刻,緩緩開口:“此役若屬實,劉秀之能,不可小覷。”
他想起自己指揮的諸多戰役,雖也多有以少勝多之例,但像昆陽之戰這般差距懸殊仍能取勝,實屬罕見。
而且他大多數還都是以多勝少!
像這種大兵團作戰,兵力尤為重要,個人勇武反而沒那麼重要。
“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劉秀能在絕境中尋得生機,必有過人之處。”
白起放下手中的兵書,也全神貫注的看起了天幕,企圖從中學學些劉秀的用兵之法!
……
大秦。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實力如此懸殊怎麼可能取勝?”
“就算武安君在世也不敢說出此等妄言!”
嬴政冷哼一聲,眼中滿是質疑。
他絕不相信有人能在兵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獲勝。
大漢。
劉邦此時震驚的都張大了嘴巴。
“乖乖……乃公類個乖乖……乃公這九世孫如此厲害?”
雖說他自己也是從亂世中崛起奪得天下,但劉秀這以一萬七兵力戰勝四十二萬大軍的戰績,還是讓他覺得匪夷所思。
他不是沒打過仗……就這兵力就算是項羽為主將他都不信。
蕭何此時也同樣不信,不過一想到後世那種毀天滅地的武器,“也並非不可能……”
“除非擁有後世那種大殺器,不然絕無可能!”
漢武帝也同樣無比震驚,“這……這怎麼可能?”
衛青霍去病二人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震撼與敬佩。
衛青沉聲道:“如此戰績,實乃曠古未有。”
霍去病則興奮地握緊拳頭,“我定要從這天幕中探尋他的用兵之道,日後若有戰事,也能有所借鑒。”
新朝。
剛發聖旨的王莽看天幕所言,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
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吼道:“不可能!這絕不可能!”
“朕四十二萬大軍怎會敗給那劉秀的一萬七兵力!”
“這天幕定是有誤!”
他站起身來,在大殿中來回踱步,眼神中滿是不可置信之色!
“傳朕旨意……所有大軍原地駐守,等朕看完天幕再做定奪。”
一道道聖旨從宮裡八百裡加急送往了各個軍營!
……
與此同時天幕之上。
【昆陽之戰】
四個大字醒目的出現在天幕之上,緊接著天幕畫麵翻轉。
所有人都全神貫注的看著天幕,生怕錯過了什麼細節!
然而畫麵中發生的一幕讓眾人眼珠子都快瞪瞎了。
(劉秀:“看好了,我隻教一次……能學多少就看你們的天賦了!”)
……
(求一波五星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