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夏曉雪,穿著一身明亮卻不張揚的淡黃色外套,襯得格外清雅而溫和。
此刻,她正安靜地坐在辦公桌前,桌上一壺上好的白茶茶香嫋嫋,輕柔地縈繞在空氣中。
微微垂眸,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優雅而從容。
這時,王子君大步走進辦公室,將剛才從小戴那裡得到的文章打印稿直接遞到了夏曉雪麵前:“你看看你徒弟寫的這篇文章怎麼樣?”
夏曉雪輕輕放下手中的茶杯,接過了文章稿件,低頭細細翻閱起來。
她越是讀下去,眼神就越是變得凝重而專注。
隻見稿子裡清晰地列出了幾個關鍵詞:房地產、金融創新、杠杆等,措辭激進且犀利,大膽地提出了一係列前瞻而富有爭議性的觀點。
看完全文之後,夏曉雪臉上的神色明顯變得複雜了幾分。
她有些詫異地抬頭望向王子君,低聲問道:“這篇文章真的是他自己寫的?”
王子君一邊隨手拿起茶壺,毫不在意地倒了一大杯白茶咕嘟咕嘟地喝下,一邊漫不經心地點頭笑道:“當然是他寫的啊,你那個徒弟膽子真不小,敢直接寫。”
夏曉雪微微皺起眉頭,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略帶思索地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閃過一絲擔憂與疑慮。
金融地鐵報儘管內容較為大眾化,但涉及到如此敏感且前瞻的金融議題,還是會嚴格審核的。
但作為來自人行內部的投稿,這樣一篇文章若是提交過去,對方自然會重視且優先安排排版刊登。
所以,影響會很大。
夏曉雪心裡非常清楚,這篇文章所闡述的觀點,確實高度符合當前及未來金融趨勢的發展方向。
這樣直接而犀利地提出這些大膽假設與判斷,未免也太過冒進了。
她的心中不禁對陳光多了一些隱隱的擔憂與複雜情緒。
片刻後,她終於將手中的文章輕輕地放在了桌上:“這樣吧,這篇文章我暫時先壓一下,等我跟他好好談談再說。”
王子君聽到這話,臉上卻露出了一抹不以為然的神情。
放下手裡的茶杯,瞥了一眼夏曉雪:“你還是那麼謹慎小心,做事總是喜歡留有餘地。”
夏曉雪聞言,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微微搖了搖頭:“有些時候,出頭並不是件好事。”
聽到夏曉雪這麼一番規勸,王子君卻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整個人頓時變得越發囂張而自信起來:“但隻有提前出頭,才有機會。”
說完這句話,她便故意抬頭揚起下巴,誇張地搖晃了一下自己那頭爆炸式的卷發,轉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辦公室,留給夏曉雪一個自信張揚的背影。
夏曉雪坐在原地,目送著王子君離開的背影,眉頭卻微微皺得更深了些。
她雖然理解王子君那種爭先恐後、唯恐落後的想法與心態,但自己作為陳光的師傅,她更多的是想保護好這個難得的徒弟,不想讓他過早地站在風口浪尖上,承擔過於沉重的壓力和風險。
過了一會兒,她終於起身走到外麵,輕輕地敲了敲陳光的辦公桌。
陳光正低頭整理著手中的資料,聽到敲桌子的聲音,連忙抬起頭來,看到夏曉雪正神色認真地望著自己,頓時有些疑惑地問道:“師傅,有什麼事嗎?”
夏曉雪溫柔地看著陳光,輕聲說道:“你跟我到辦公室來一下。”
辦公室內,白茶正靜靜地冒著熱氣,飄蕩著茶香。
陳光走進來,輕輕聞了聞:“這白茶可真香啊。”
夏曉雪聽了他這句話,不由得淡淡一笑,語帶幾分調侃地說道:“剛剛王子君喝的時候,可一點也沒覺得解渴,反而還嫌棄茶杯太小呢。”
聽到這話,陳光微微一笑調侃道:“王科內火太旺,這種清淡的白茶,她自然喝不出味道來,也降不下她的火氣。”
夏曉雪被他這番話逗得忍俊不禁,輕輕搖了搖頭,隨即重新拿起茶壺,慢條斯理地又沏了一壺茶,遞到陳光手邊。
陳光端起茶杯,一口飲下,清甜醇和的茶湯滑過喉嚨。
放下杯子後,略微沉默片刻,抬起頭來,目光清澈地望著夏曉雪,語氣坦然而平靜地說道:“師傅,是不是在擔心我?”
聽到陳光這樣主動地提及剛才的事,夏曉雪略微一愣:“看來,你心裡其實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她當然明白陳光最近的一些舉動,先是跟中國銀行的沈青來往,又是辦理公司注冊事宜,甚至還寫出這樣犀利而前瞻的文章。
雖然她表麵上一副雲淡風輕、不置可否的模樣,但心裡卻始終有些擔憂,害怕這個年輕的徒弟走得太快、步子邁得太大,以至於難以掌控。
“師傅,我心裡確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總想試試看,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
他的話語中雖帶著幾分謙遜,但卻透出一種隱隱的決心和銳氣,令人無法忽視。
簡簡單單幾句話,足以說明陳光內心的驕傲。
這份驕傲,從夏曉雪第一天認識陳光就存在,雖然並沒有鋒芒外露,但陳光的驕傲是一直存在的。
刹那間,夏曉雪笑了
垂下眼眸沉吟片刻,隨後伸手從桌旁溫水中取出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小巧水晶球,緩緩地遞到了陳光手裡,語氣溫柔而平靜:“既然你決心試一試,那這個小禮物就當做師傅送你的護身符吧。”
陳光有些驚訝地看著夏曉雪遞來的這枚水晶球,雖然他清楚這小小的東西價值並不算高,但內心卻頓時感到一陣溫暖與感動。
“謝謝師傅,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它。”
夏曉雪望著眼前這個神情真誠而自信的年輕人,眼底悄然泛起了複雜的情緒。
既然無法阻止,那就索性全力以赴地支持他,給予最大的幫助與保護。
這就是夏曉雪的為人哲學
“一定要記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彆忘了師傅就在你身後。”
“放心師傅,我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