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邊風起,陳清緩緩睜眼。
“五年積累,竟深厚至此!”
內視之下,太和之氣已如大江奔湧,命符雛形凝實七分,山海紋路隱現。
夢中身這五年苦修,省卻現世數年功夫,更將凝符前的關隘儘數勘破。
“嘩——”
隨著《海嶽殘卷》運轉,他體內頓時傳出江河奔湧之聲,體表泛起玉澤光華。
“照此進度,三日之內便能將五年感悟儘數消化,屆時反饋給現世肉身的,可不止靈氣,更有完整的破境體悟!不過……”
五年內許多記憶浮現——
他因獻策之功名動玉京,連仙帝都聽聞其名,卻也因此被各方勢力惦記上了。為避紛擾,曦瑤公主將他安置在這“玄都山”修行,還傳下了《太嶽通天訣》後續功法。
抬眼望去,雲海深處青銅古殿若隱若現,“玄都”二字蒼勁如劍。
“玄都山,真仙道場。”
傳聞此地有真仙坐鎮,等閒不敢造次,隻不過“陳虛”來了幾年,也不曾見過。
回憶夢中前塵,陳清忽感荒謬。
“修仙修仙,修得就是得道成仙,逍遙自在、長生久視!我在現世掙紮求存,夢中卻得窺仙緣,這反差,真不愧是做夢,果然什麼都有!隻是不知,這仙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正思量間,他忽見一道碧波劍光破空而來。
劍光落下,現出徐昭纓的身影。
她穿著一襲湖綠長裙,腰間玉帶輕搖,卻麵罩寒霜,眼中怒意難掩。
“又碰壁了?”陳清說話時卻瞥了對方手中的碧藍長劍一眼。
此劍名為“流水”,劍身有流水紋路,劍柄處九道螺旋紋呈狐尾之相。
按記憶碎片所示,此劍乃一件特製劍器,品級甚高,還可消耗靈髓禦空飛行,隻要掌握了禦劍法訣,就算徐昭櫻修為境界不高,一樣能禦劍飛行。
“玄都山這幫偽道學!枉稱仙人弟子!”徐昭纓冷哼一聲,甩出一枚玉簡,“一提血脈躁動,不是推說丹方殘缺,就是藥材難尋!”
陳清接過玉簡,神識一掃,發現是份殘缺的《百脈調和丹方》,可用於調節血脈、氣脈的諸多紛亂,按理說也是價值不菲,但卻缺了最關鍵的主藥。
“我待……我家曦瑤公主待他們不薄,年年供奉不斷!”徐昭纓咬著銀牙,“如今需要他們出力,卻這般推諉!無非還是看不起百族血脈,有意歧視!”
陳清若有所思。
夢中五年,徐昭纓與“陳虛”頗為親近,此番同來玄都山,明為伴修,實則是為公主求取平息青丘血脈躁動的丹藥,隻是一直不順。
他仔細端詳著手中玉簡,眉頭微蹙。
這丹方的配伍手法,與白日所得《古丹殘方》有七分相似。
他看著玉簡說道:“百脈調和的思路,與上古的五行歸元之法相似,隻是仙朝初立時,許多靈藥的作用尚不清楚,藥力不明,未必是有意隱瞞……”
徐昭纓搖搖頭,低聲打斷了他,道:“三日前,公主血脈又有躁動,差點現出妖相,朝中已有人上書,說她非我族類!”
陳清心中一驚。
難怪徐昭纓今日如此焦躁。
繼而,他想起白少遊口中的“天狐曦瑤”一事。
真要應驗不成?
“若再無解決之法,”徐昭纓袖中拳頭緊握,“隻待再有血脈失控的風聲傳出,那些老頑固就要逼公主去洗脈池了!”
“洗脈池”三字一出,陳清心底記憶碎片驟然翻湧——那是仙朝處置異族的大殺器,入池者輕則血脈儘廢,重則魂飛魄散!
但……那可是仙朝公主,就因血脈異動,就要被處置?
這夢境在重現曆史?
還是說……
“其實,沒有這回事,咱們在這也待不了幾日了。”徐昭纓忽然話鋒一轉,從袖中取出一封符信,“這是公主密信。”
陳清接過一看,入目的是一列娟秀小字——
“陳卿獻策,功在社稷。今聖皇召見,三日後當程赴京,卿當隨行受賞,切莫延誤。”
字跡間隱約可見幾處墨漬暈染,似是寫信時心緒難平。
“安置策推行不順?”陳清收起信箋問道,夢中身這幾年安心修行,對外界之事幾無了解。
徐昭纓歎息一聲:“何止不易!那些罪民前後暴動了三次,朝中有人暗中資助兵器,若非公主親自坐鎮,聯合陸氏、趙氏幾家,怕是早被他們攪黃了!”
說著,她看向陳清的目光中閃過一抹敬佩:“不過你這分而治之的法子確實高明,施行到第三年,已有三成罪民主動歸化,如今五年過去,期限將滿,第一批脫籍的罪民子弟,與尋常仙朝子民幾無區彆!”
頓了頓,徐昭櫻露出一抹笑容:“聽說,有好些世家與仙朝大人物在尋訪你的蹤跡,想要招攬、拜訪,等你離山之後,怕是要門庭若市了。”
當當當——
說話間,遠處忽有鐘響,一連九聲,震得雲海翻騰。
“一年一次的講法,居然是今日!”徐昭纓望向古殿,“據說此次講法的是玄都山主的二弟子,太延上人!常說仙人難見,但這等仙家入室弟子也輕易難見,若能得其指點,受用無窮。”
她看了陳清一眼,提醒道:“左右咱們也要走了,這次你就彆閉門苦修了,與我一同過去聽聽吧,看能否觸類旁通,讓你尋得凝結命符的思路。”
她知道自己這個道友對自己要求嚴格,五年前就凝聚了命符雛形,但為了儘可能的儘善儘美,一直在沉澱、積蓄。
陳清點了點頭,之前他的本我意誌不在,此身理應是循著最基礎的認知行事,一味苦修,如今既是入夢歸來,又豈能錯過仙人弟子的講學?
他心頭微熱,須知,現世真仙早已絕跡!
不過,等他隨著徐昭櫻,一同踏上那把流水劍,聞著對方身上的清香,心裡想的,卻是自己每次入夢過來,都會碰上些事端——玄獄脫困、聽風獻策,這次更是玄都講法、公主聽賜!
“莫非是在讓我經曆‘陳虛’一生的轉折?”
呼——
風呼呼嘯!
二人禦劍而行,穿過雲海,抵達一座懸空山峰。
此峰通體青玉,四周雲霧繚繞,峰頂平台平整如鏡,中央立著一座白玉法壇。壇下已坐了數十人,個個氣度不凡,有錦衣華服的世家子弟,也有氣息深沉的老修士。
陳清忍不住讚道:“好一派仙家景象!”
徐昭纓笑道:“玄都山確是人間仙境,但卻比不過幾座浮空山仙氣足,如那虹光、虛淵、金烏三山,能橫跨部洲,遨遊四海,才是真仙跡。算算時間,有幾座正在中靈洲,過些時日帶你去看。”
虛淵山?!
陳清心頭一緊,這不正是小瀛洲守門人提及,被海淵觀發現的那座神山?
“海淵觀找到的浮空神山,莫非就是徐昭櫻口中的虛淵山?這……這跨了兩個部洲、多少歲月?不過,畢竟是夢境,說不定有似是而非之處。”
但心底,卻免不了生出疑惑。
真的隻是夢境嗎?
正想著。
“兩位請在此處就座,莫要高聲,驚擾了其他人。”
有一名青衣童子見了二人,便迎了上來,隨手一指最外圍的石凳,態度敷衍,待看到徐昭纓腰間玉牌,才稍顯恭敬:“原來是曦瑤公主府上的人。”
陳清注意到,內圈那些錦緞蒲團,早被幾個氣息渾厚的修士占據,童子對他們殷勤備至,不時奉上靈茶仙果。
“玄都山規矩,修為高、位格高者坐內圈。”童子見陳清目光,隨口解釋,“道友初來,不知也屬正常,還請入座。”
徐昭纓冷哼一聲,正要說話,忽被一聲清朗問候打斷——
“這位可是陳虛道友?”
有一青衫文士快步而來,麵容儒雅,腰間懸著一枚青銅小印。
“正是。”陳清拱手。
文士眼睛一亮:“果然是你!早聽說你在玄都山中,沒想到這次心血來潮來聽玄都講法,竟真碰上你了!那'分權散勢化力'之策,你是如何想出來的?”他撫掌讚歎,“一策化去十萬敵,當真是妙絕!”
聲未落,內圈驟起騷動。
“陳虛?獻策安民的陳虛?”
一位錦衣公子飄然而至,鄭重拱手:“在下丘氏丘方,家父常讚陳兄之策精妙絕倫!”
這一下如同捅了馬蜂窩,轉眼間,趙氏、李氏子弟紛至遝來,將外圍石凳圍得水泄不通。
童子見這些平日裡眼高於頂的世家子弟,竟爭先恐後地向一個坐在外圍的修士行禮,手中茶盤差點跌落。
徐昭纓微微一笑,輕聲道:“你這‘一策安民’的名頭,可比我想的還要響亮。”忽又蹙眉,“可惜,這般人情世故,卻汙了此處的仙家氣象。”
陳清聞言卻笑了起來,想起了夢外現世的修行界。
徐昭櫻嗔道:“你笑甚?”
陳清指著遠處山峰,道:“你看那山巔雲,聚時為景,散時為氣。仙緣人情,也不過在聚散之間。”
徐昭櫻一怔,細細品味,再看陳清時,目光又有細微變化。
“當——”
鐘鳴再響,蕩開雲海,眾人瞬間肅然歸位。
一道金虹貫空而下,法壇上已立著位白衣道人。此人麵容清臒,眸光如電,周身氣息似淵渟嶽峙,壓得滿座修士屏息凝神。
“今日講的是《天地為爐篇》。”
聲如金玉相擊,在峰頂回蕩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