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陳桃桃能在一隻貓身上,意識到“沒有吃光光”是一種不光彩的行為。
林女士自然不會放過這次良好的教育機會。
她蹲下身子,對女兒說道:
“桃桃以後也不能剩飯,要記得吃光光哦。”
“嗯!”
“我們不能浪費糧食,也要愛護環境,”林女士一邊教育桃桃,一邊將貓吃剩的包子皮扔到了垃圾桶裡。
隨後繼續說道:
“爸爸剛才隻是為了喂貓,並不是想亂扔垃圾,對不對,桃桃?”
“對的!”
陳舟笑著看向母女倆:“這一點,爸爸可以作證。”
至於女兒吃飯偶爾會剩飯這件事
根據剩飯學第一定律:
剩飯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陳舟隻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瘦,就更沒有無緣無故的胖了。
回到家後,陳舟發現微信上有聯係人給自己發來了消息。
首先是王猛同誌。
他給陳舟發來那條剪輯好的視頻,
底下用長語音抱怨了一下自己的窘境。
大意是視頻最終效果不錯,王猛被領導當麵表揚,並將他調到了寫材料搞宣傳的崗位。
以至於今天晚上就開始加班。
“本來想露個臉的,結果把自己搭進去了。”
陳舟笑著查看了一下視頻,王隊有那麼多朋友幫忙,確實人多力量大,效果很好。
他自己的抖音賬號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流量,辦理擺攤手續的視頻觀看量很少。
況且陳舟也不是乾這行的。
交由王猛,能利用上城管的宣傳平台,對陳舟自己來說,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希望能對人有幫助吧這是陳舟微不足道的初衷。
就是王隊本人有點慘,現在還在加班寫材料。
據說寫材料是個更有前途的崗位,陳舟也不知道該為他高興,還是替他難過。
另外的消息,
則來自前同事,小師妹趙儀琳——
“陳工,下周馬上就是七月份了,記得來辭職領工資!”
上次就是她提醒自己把公司剩餘的年假休上,可以領全6月份工資。
陳舟這些天來擺攤賣包子,
差點把這件事忘了。
虧老婆之前還說過,以後不在公司上班,就變成靈活就業人員了,要自己繳納社保的事情。
陳舟給趙儀琳回了個:
“收到【抱拳】”
小師妹這邊回消息倒是很快。
嘰裡咕嚕的發來一大段,說什麼:
“師兄,三十年之期已到,莫欺中年窮。拿著你的包子,來公司狠狠地打臉吧【歪嘴笑】”
陳舟嚴重懷疑這家夥是小說看多了。
還有可能,就是饞包子了。
他想起之前小師妹和同事的賭約,稍微問了一嘴,有沒有贏到奶茶。
趙儀琳:“彆提了,老宋非要和我一起賭你生意很好,說什麼老大哥肯定希望自己的小兄弟創業成功,道德製高點算是讓他站穩了。”
想起老宋,陳舟能腦補他說這段話的表情和神態。
陳舟:“行,時間也不早了,晚安。”
小師妹並沒有終止對話,反而問道:
“師兄你這創業能不能帶上我呀?一個月兩千五快吃不起飯了。”
小師妹實在是有點兒慘——
剛上班不久就趕上了一個大降薪的夕陽行業。
同事老宋他們要不就是早些年賺夠了錢,還完了房貸,沒有什麼生活壓力;要不就跟陳舟這樣另謀出路了。
可憐一個小姑娘,
每個月租著房,可能還要付費上班。
但陳舟目前隻是擺一個小攤兒,
小吃車光老婆過來都有點擠,他暫時還沒有能力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陳舟:“很抱歉,這邊暫時沒有合適的崗位。”
“但我下次去公司的時候,倒是真可以給你帶幾個包子。”
趙儀琳:“那太好了【感謝】到時候你能不能早上過來,這樣我就不用自己買早飯了。能早點當然最好,下午來的話,也不是不行。那樣我就得把包子當成第二天的早飯,公司又沒有冰箱,不知道會不會放壞掉我猜你要問我為什麼不當成晚飯,我晚上不吃飯。”
她實在是太能絮叨了
陳舟看到這麼長還不分段的文字,都有點頭皮發麻。
不禁打字提醒她:
“這麼長的文字,要學會分段。錯落有致,閱讀體驗才好。”
趙儀琳學會了:
“o”
“k”
又感覺她沒學會。
這時候,陳舟耳邊響起了林女士的聲音:
“你在和誰聊天呢?
男的女的呀?
我看業主群裡那‘子涵媽媽’又誇了半天你的包子!你倆怎麼回事?”
跟我聊天的,男的女的都有,可子涵媽媽是哪位呀?
麵對老婆的質疑,陳舟隻能輕歎一聲。
多說無益,
還是用行動來證明自己吧。
“你在群裡扮演什麼身份來著?路人顧客?現在起,叫我陳老板!”
林藝凡甩開陳舟包包子的大手。
臉上露出五分嫌棄,五分厭惡。
“你給我起開!不要對我動手動腳的,陳老板。”
一夜無話。
轉過天來,陳舟繼續著自己的小生意。
現在經曆的這輪情報,沒有提到什麼要緊的事情,隻有一隻壞貓咪。
再加上前天休息了一天,陳舟頭一次感覺到擺攤的悠閒。
自己的生意自己做主,
不用上班打卡,還是挺舒服的。
外加上生意不錯,手頭也富裕了不少,給女兒報個遊泳,帶家人出去吃個飯,到商場裡轉轉。
可能這次情報也算是,自己剛剛達到lv3的過渡階段。
他現在可以用積分來獲取定向情報了。
當下,陳舟的目標,還是放在擴張自己的經營規模上麵。
於是在情報強化的【食材快訊】大類中,找到了【價格波動】的定向內容。
用500積分,提前將其鎖定下來。
“等明天刷新情報,就可以看看有沒有發點小財的機會了。”
回到眼前的生意,
對於素餡包子,陳舟隻是適當增加了份額。
根據昨天顧客的消費反饋。
鮮肉包的招牌地位,仍然不可撼動。
人們會覺得素餡的新鮮,也會給出好評,但更多的時候,隻是捎帶腳的買上一個。
可能在這個隨手就能在網上翻到菜譜的時代,
老師傅們的秘訣,永遠有其獨特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