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完身體沒出問題後,秦銘才把精力放在模板上。
在世界足壇中,有兩個頂級球星,他們的批評反對者最少。
分彆是範巴斯滕和小羅。
前者是因為受傷的太早,有種於巔峰時戛然而止的感覺。
再加上他的技術全麵,數據和榮譽也都不錯。
可能有人不那麼喜歡他,或者覺得他沒有那麼強,但也沒有什麼具體要去批評的。
另一個就是小羅。
雖然他泡妞喝酒去夜店,甚至還進去踩縫紉機,但球迷對他的評價依舊很好。
要知道即便是貝利和馬拉多納,不少人都罵過他們的場內外的那些事兒。
原因是什麼?
因為大多數熱愛足球的,都是從那個奔跑起來,覺得風都是嘻嘻哈哈的年紀過來的。
而小羅隻要在球場上,都是呲著大牙樂嗬嗬的,還是特彆真誠的那種。
人對於這種笑容,真的很難生氣。
哪怕他拿球反反複複過掉你,你也會覺得他技術很好很棒,而不會他想羞辱自己。
而正是這種基於對足球喜愛的快樂讓小羅的踢球風格非常接近於足球趨於遊戲的本質那一麵。
當然,關於足球也有很多解讀,例如高於生命、和平年代的戰爭等等。
但是對於大多數球迷來說,它並不是競技性強到爆的運動,而代表著跟朋友、隊友享受快樂的運動。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羅是替童年少年那部分的我們,站在了世界足球的最高峰。
人們又怎麼會不喜歡他呢?
當然,最核心的部分還是技術,當你看到小羅的比賽視頻時,總會有種感覺。
他的技巧、他的突破,一招一式間,都透露著濃濃的天賦和藝術。
那種基於足球卻超脫足球的夢幻步伐征服了太多太多球迷。
秦銘從床底下掏出足球,直接在宿舍裡玩了起來。
啪、啪、啪清脆悅耳的觸球聲中,是在雙腳、大腿、兩肩等身體部位上輕盈跳躍的足球。
秦銘體會著對足球的感覺,心想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球感。
他似乎也找到了童年時踢球的快樂。
等到他依依不舍地放下足球,才開始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首先,肯定不能回中超,能在五大聯賽待著最好,實在不行就去荷甲、土超、英冠等二流聯賽。
有沒有合適的俱樂部呢?
秦銘不知道為何,忽然想到了帽子。
狼堡大勝對手,張稀哲戴帽!
被大眾集團資助的沃爾夫斯堡,現如今是德甲聯賽有名的俱樂部,而且大眾為了推進在中國的業務,始終都想簽下一名中國籍球員。
既然張稀哲可以,那自己行不行?
好歹是拜仁青訓體係出身,還在拜仁二隊踢了不少比賽,雖然原先的成績不亮眼,但他現在可是手握小羅模板。
隻要能加盟沃爾夫斯堡,還怕金子蒙塵發不了光嗎。
“以前的牛馬沒白當。”
秦銘是行動派,立刻打開電腦,製作了一份簡曆。
然後在瀏覽器裡搜索沃爾夫斯堡主頁,找到引援部門和主教練的郵箱後,把自己的個人數據,以及他在中國體育論壇中媒體的報道、帖子等打包發了過去。
不僅如此,他還在s和臉書上,關注並私聊了對方。
至於會不會有倒貼的嫌疑?
都危難當頭了,還想擺著架子,難不成等機會找上門。
秦銘又不是傻子,機會要靠爭取。
如果不是沒有狼堡主教練的地址,他都想跑過去登門拜訪好好介紹自己。
彆的不說,至少拿到試訓機會,從而擺脫滕哈赫。
不過他也沒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裡,又給其他俱樂部發送了個人簡曆。
主打的就是廣撒網。
一係列操作結束,太陽已升在天空。
秦銘尋思著過段時間,必須要找一個經紀人,否則自己處理這些瑣事,哪裡還有時間去訓練。
他還要提升小羅模板融合度呢。
再次讓霍伊彆格帶飯後。
“謝了。”
秦銘道了聲謝便埋頭在並不美味的健康餐裡。
等待的時間總是煎熬的,但他沒有被動地等待,既然騰嗨不讓用設施,那他就去外麵的野球場。
在哪練不是練?
德國彆的不說,球場是挺多的,而且還免費使用。
砰!砰!砰!
平整的假草球場上,秦銘穿著拜仁二隊球衣,在認真熱完身後,便開始有球訓練。
其實職業球員的訓練內容大部分都是基礎練習。
盤帶、傳球、射門等等,都是日複一日的苦功夫。
即便是羅納爾迪尼奧也不例外。
為此秦銘按照記憶,做的是一絲不苟。
他要以最好的狀態試訓。
在他沒有注意的街道上,走過去一個禿頭男人。
“球感不錯、爆發、速度、身體柔韌性也可以”
他下意識地駐足,在心中評價道。
可當他看到秦銘一時興起,以極其花哨的方式完成起球,再用頭、胸、背、腳等部位進行高質量的觸球。
那種隨意卻靈動的感覺頓時便由內而外地散發了出來。
“二隊的人?”
瓜迪奧拉瞬間便有種熟悉感,他也很快就知道了熟悉感來自哪。
羅納爾迪尼奧!
在足壇能讓他有深刻印象的,可能隻有那麼屈指可數的幾人。
沒想到鬱悶來外麵閒逛,還能收獲這樣的驚喜,但為什麼自己上個賽季,還不知道二隊有這樣的球員?
按理說二隊作為預備隊,跟青訓隊的定義不同,每隔一段時間教練組,就會向他彙報隊員的情況,以方便他挑選球員。
但來到拜仁的這一年半裡,他竟然對這個少年沒什麼印象。
難不成是最近快速漲球了?
足壇裡類似的例子也有,瓜迪奧拉索性不再多想。
“球感真不錯。”瓜迪奧拉意猶未儘地收回目光,記住了秦銘外貌長相,準備回去先了解了解。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提拔?
那太過想當然,足球可沒那麼簡單。
畢竟對抗才是足球比賽的主旋律,無論你是停球、傳球還是射門,往往都是在對抗中進行。
他的老師克魯伊夫曾說:有些人顛球能顛1000下,但那可不叫技術,那是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訓練做到的,然後就是去馬戲團上班。
為了驗貨,他準備在幾天後,舉行一場訓練賽。
可冥冥中瓜迪奧拉有種預感這個少年也許能減輕他的壓力。
要知道雖然上個賽季,他帶領拜仁奪得雙冠王,可隊內矛盾也初見端倪。
跟隊醫穆勒沃爾法特不合,跟球員在足球理念上的差異,跟管理層在轉會上的矛盾等等,都讓他感到了舉步維艱。
離開巴薩執教拜仁並沒想象中容易。
因此他迫切地需要自己人,也就是能成為他心腹的球員,但結果是真的難找。
不多時,他便轉身離去。
球場上,秦銘才注意到瓜迪奧拉,那光頭實在是太過顯眼。
不過他也沒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