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語氣中不夾雜任何一點感情的話語。
讓跪伏於地的孫傳庭頓時感覺自己好像跪在了燒紅的鐵板上。
如果僅憑對國利好的角度出發,陝西境內的宗室確實是該處理一下
畢竟前些日子他遊曆陝西時。
曾親眼看到當時秦王府的一個妃子出遊,身後所跟的隨從便有百人之多。
這些隨從各個衣著綺羅,一身衣服便是窮苦百姓種地半年都買不來的。
這還隻是仆從而已
可是皇家宗室的問題,是他一個小小的辭官進士所能妄加評議的嗎?!
孫傳庭一時間不清楚皇帝問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從心裡,他是想回答“該殺”的。
但此舉在三綱五常的基調下,實在顯的太過驚世駭俗。
就在孫傳庭口乾舌燥不能言之時,他又聽到耳邊傳來聲音。
“這個問題是朕問的,所以不管你說了什麼,朕都不會怪罪於你,不必驚慌。”
聽聞此語,孫傳庭心思飛轉,大致明白了這是皇帝對他的一次考驗。
宗室與民生,孰重?
皇帝的話讓孫傳庭不由自主的熱血上湧。
同時孫傳庭也大抵猜測出了,為何皇帝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步。
僅就這份直白的擔當而言,做臣子的但凡有點心氣,又怎麼可能不為皇帝效死?
孫傳庭深吸一大口氣,控製住心態後高聲回答道:
“回稟陛下,若是從利國利民的角度出發,陝西境內的那些宗室確實皆該殺之!”
孫傳庭本想委婉點回答,但皇帝的問題是宗室該不該殺。
這個時候他若是再去逃避什麼,恐怕會讓自己的印象在皇帝心中大打折扣。
孫傳庭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因為對於他來說。
這不光是一個救陝西救大明的重要機遇,更是他孫傳庭本人建功立業的機會。
所以,麵對著皇帝,他說出了這種對皇權大不敬的言語。
因為他明白,雄才大略的皇帝不會因為臣子一句為了國家利好的言語,就怪罪於身。
聽著孫傳庭的回答,朱由檢慢慢點了點頭。
對於朱由檢來說。
民眾可以從宏觀推動帝國前進,而宗室隻能在微觀不斷拖拽帝國前進的腳步。
所以若是他選擇的官員,從思想的根源上有問題,那即使行政能力再強也無所意義了。
態度錯了,能力越大越反動。
孫傳庭的思想,讓他很滿意。
什麼皇權不皇權的,對於朱由檢來說根本不重要。
一心為了帝國前進的領袖,願意為了帝國獻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權力,隻不過是他推動帝國前進的必要工具罷了。
麵對著跪伏於地的孫傳庭,朱由檢淡淡開口道:“起來吧,跟朕說說你在陝西的見聞。”
當即,便有一名小太監為孫傳庭搬來一個繡墩。
孫傳庭知道自己第一關算是過了。
可他非但沒有輕鬆,反而還越來越緊張起來。
一邊調整著自己的心態,孫傳庭一邊開始小心翼翼的和陛下講述自己在陝西的所見所聞。
朱由檢聽著孫傳庭的講述,也是淡淡點了點頭。
從談話中來看,孫傳庭確實對大明朝各地都有所了解,陝西山西一帶更是如數家珍。
尤其是關於如何去切實有效的治理基層方麵,孫傳庭倒還真說出了幾分自己獨到的見解。
不過這些終究隻是紙上談兵,孫傳庭能力究竟如何,還是要從具體事件中才能看的出來。
對於孫傳庭這種有誌愛國中年。
朱由檢願意給他一個證明自己能力的機會。
聊了一會兒後,朱由檢對孫傳庭開口說道:“今日先去休息休息吧,明天朕有個差事要交給你辦。”
皇帝開口,孫傳庭自然是也不敢再多說什麼,當即跪地叩首告辭。
回去後。
孫傳庭緩了好一會兒,才長長舒出一口氣來。
原本。
孫傳庭以為自己中過進士當過京官下過基層,還有過辭官的壯舉,自覺也有幾分閱曆與傲氣。
可是方才麵對著年輕的新皇,他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雖然皇上對他的態度還算溫和,但那無形的氣場卻著實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連著用涼水往臉上潑了好幾次,孫傳庭方才慢慢冷靜下來。
緩過來後,他不禁對皇帝方才所說的差事充滿了期待。
自己追隨皇帝來陝西的舉動果然沒錯。
接下來。
不管是為了大明還是為了自己,都要儘力辦好皇上吩咐的差事。
與此同時。
西安府內三十餘縣。
除了昨天已經收到消息的那十來個縣城外,其餘諸縣在收到聖諭之後也是趕忙心驚膽戰馬不停蹄的忙碌起來。
同僚的首級可都還沒爛呢!況且皇帝就在陝西境內,誰敢造次?!
可是將收攏流民的工作完成之後,諸縣縣令卻還是不禁又起了小心思。
雖說收攏流民隻是暫時的,聖諭說了接下來給他們發夠口糧遣回原籍即可。
但問題是,那些流民很大一部分本就是從各個縣府之中逃荒出去的。
如此一來。
不就等於你在我這的流民給你還回去,我在你那的流民再給我送回來?
流民們沒地種,全指著官府賑濟,實在是養不起這麼多人啊
於是乎。
離的不算太遠的縣令們,便自發性的於當天深夜聚集在一起合計合計。
流民是養不過來的,糧食吃完了皇帝也沒招。
到時候皇上要是不講道理,我們大家都得死。
所以咱們得想個招子來保命。
這個提議一說出來,紛紛引起大家高度讚同,畢竟沒人想死。
在這種情況下,西安府的官員們便開始集思廣益了。
皇帝不是讓我們收攏流民嗎?
好!我們乾!
不光乾,還要把差事辦的漂亮!
但乾完差事,我總可以上奏彙報下縣裡麵的糧食儲備吧?
到時候全府三十餘縣一同上奏,都說因為收攏流民導致存糧告急,你皇上又能怎麼辦?
是不是也得乖乖考慮現實情況?
而且陝西境內其他州府看到西安府裡的情況,必然也不會坐視不管,肯定會一同上奏說明情況。
到時候集全省同僚之力,皇帝也不可與之對抗。
不是我們不辦,條件就在這擺著,我們怎麼辦?
到時候收攏流民的政策肯定便會不攻自破,流民們還是該去哪去哪,反正彆在我們這待著就行。
真不是我們不想救你們,如果我們手裡有一百兩的話,還是願意拿出來一兩救你們的。
可現如今我們手裡隻有五十兩甚至三十兩!
我們怎麼救你們?
彆怪我們,怪老天爺不長眼,非要讓陝西連著旱好幾年吧!
想通了這一關鍵節點後,一眾原本被嚇破膽子的縣令們,也是淡定了些許,各自回家睡覺去了。
皇權,終究還是不要下縣比較好。
翌日。
清晨。
孫傳庭洗漱過後,便有一名錦衣衛向他傳旨說皇上召見。
孫傳庭聞言,知道這是陛下昨日說的差事來了,於是趕忙整理好儀容,跟隨錦衣衛前往。
一路上,孫傳庭都在不停思索著皇帝會讓他乾什麼。
是前往彆地收攏流民、清查吏治,亦或是讓自己疏通河道、甚至從山西運調些糧食過來?
孫傳庭沒想到的是,見完皇上行完禮後,皇上給他的所謂差事竟然大到超出想象。
“即日起,你便負責提督陝西西安府。”
西安府提督。
名義上是沒有這個官職的,但皇上說有。
那就有。
然而就在孫傳庭剛要拜謝之時,皇帝下一句話卻讓他整個人呆若木雞。
“西安府內下轄三十一縣,除潼關外,還剩三十縣。”
“剩下三十縣中,你每十縣取九,其中官吏士紳,儘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