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們還是低估了人心。”
周瑾監國期間,同心會在蘇時的指引下迅速發展壯大。壯大之後,同心會便有了變革之意。
“變革?”林楓忍不住歎了口氣,“你們想怎麼變革?”
“自然是推翻帝製。”
林楓大吃一驚,過了很久才忍不住苦笑道:“你們倒是真的敢想。”
“當時同心會認為蘇公子站在他們這一邊,公主周瑾又與蘇公子的絕對信任,蘇公子的大哥又手握重兵,因此隻要蘇公子想改變現有製度,簡直易如反掌。”
林楓以手扶額,毫不客氣的說道:“蘇時不是白癡,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答應你們這麼愚蠢的要求,而且他也根本做不到。”
童懷古並沒有因為他的話而生氣,反而若有所思的看著他。
“為什麼林公子會認為蘇公子做不到?”
林楓緩緩說道:“如果蘇時想要改朝換代,也許他還可能成功。但如果想要改變一種製度,就算他有通天的手段都不可能做到。”
童懷古再次追問道:“為什麼?”
“改朝換代不過就是換一個人來統治,不會觸動整個階級的利益,以蘇時的能力和條件,如果他想,應該可以做到。”林楓笑了笑,繼續說道,“但如果想要改變一種製度,就需要重新洗牌,你們不會那麼天真的認為那些利益集團會乖乖將權力供手相讓。”
“任何製度的改變,伴隨而來的絕對是動蕩、戰爭和殺戮,你們卻以為蘇時一個人都能輕易的改變一種製度,是不是很可笑。”
聽到這裡,童懷古終於痛苦的長歎一聲。
“當同心會招來滅頂之災之後,我們才明白這個道理。”
蘇公子知道同心會有變革之意,多次訓斥他們過於理想,說社會變革絕非一朝一夕,也根本不可能這麼簡單就能成功。
隻不過這些話他們並沒有聽進去,而且越來越激進,不過最後都被蘇時暗中壓了下去,所以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
不過蘇時失蹤之後,再也沒有人能掌控同心會,於是同心會開始了他們轟轟烈烈的變革運動。
隨即同心會被乾哀帝定為亂黨,此後兩年,一萬多同心會的人被朝廷逮捕殺害,隻有一百多人幸免於難,不過從此也隻能隱姓埋名。
不過同心會的理念的確也是這世上最先進的理念,在此後十幾年,又漸漸發展了起來。
然而順滅乾之後,同心會再次被盯上,此後六十年一直被朝廷追殺,再度元氣大傷,直至順滅。
順朝末期,十幾路諸侯見順朝大勢已去,便紛紛起義自立。順朝滅亡之後,便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四十年後,一支義軍異峰突起,隻用了十年就消滅了七路諸侯,占了半壁江山。”童懷古平靜的說道。
林楓大吃一驚,看向童懷古的眼神漸漸變得奇怪起來。
“太平軍?”
童懷古點了點頭:“順滅之後,同心會才得到喘息的機會。同時我們也明白想要實現理想中的國度,隻能靠自己打下來。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們開始逐鹿天下。”
說到這裡,童懷古卻沒有表現出任何興奮之神,反而眼神裡流露出深深的悲哀。
林楓也忍不住一陣歎息,因為他知道太平軍最後的下場並不是好。
太平軍興盛得很快,但衰落得更快。
太平軍用了十年打下了半壁江山,但在短短三年之內就分崩離析,成為了曆史的塵埃。
“為什麼會這樣?”
童懷古端起茶杯,卻已沒有了心思品茶,隻是苦澀的說了兩個字。
“權力。”
清茶入喉,但他隻覺得嘴裡全是苦味。
“太平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奪下半壁江山,我們原本以為可以建立理想中的國度,但最終還是低估了權力對人心的蠱惑和侵蝕。”
他慘然的看向林風,緩緩說道:“你絕對想不到此後三年,太平軍內部在權力的誘惑下,發生了多少殘酷的事情。”
林楓平靜的說道:“我知道。”
“你知道?”童懷古搖了搖頭,眼神變得落寞起來:“你不可能知道。當我在秘史中讀到那段曆史時,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實現想不通為什麼都是誌同道合之士,相互廝殺起來遠比敵人更加毒辣狠心。”
林楓淡淡說道:“你應該知道原因的,因為通向至尊之路隻能容納下一個人。”
童懷古默默說道:“我本來以為我們與其他人是不同的。”
林楓搖了搖頭,長歎一聲:“其實你們與他們人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人,而隻要是人就會有人欲望和弱點。”
童懷古沉默很久才抬頭看向林楓,苦笑道:“這麼說琰,我們所向往的理想國度是永遠也實現不了?”
林楓毫不猶豫的說道:“現在的確還不能。”
“為什麼?”
“因為還未到時候。”
童懷古心有不甘,繼續追問道:“那要到什麼時候才是時候?”
林楓笑了笑,突然問道:“你們知不知道蘇時為什麼要興商業和教育?”
童懷古正要說話,林楓已經自顧說道:“商業的興盛不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會加速一個階層的快速發展。教育是讓更多的人明理,從而產生自由意識,而這兩種舉措都是社會變革的基石。”
“如果蘇時沒有失蹤,能夠將大乾的盛世再延續幾十年,也許社會的變革會自然而然發生。隻不過蘇時失蹤之後,由於你們太過激進,反而欲速不達。”
童懷古再度陷入沉默之中,良久之後才緩緩說道:“你知不知道現在楚、魏、齊三國其實與同心會的淵源很深。”
林楓震驚的看著他,因為他怎麼也想不到楚、魏、齊三國居然會與同心會扯上關係。
童懷古看窗外,窗外一片朦朧,世間萬物似乎都隱藏在朦朧的月光之中。
“太平軍內鬥最慘烈的時候,太平軍的三位將領各率一支軍隊離開了太平軍,在七年之後,這三位將領各自橫掃了周邊勢力,最後建立了楚、魏、齊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