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想知道?”
林楓立即說道:“想得要命。”
蕭伯正麵露歉意,一陣苦笑之後,緩緩說道:“可惜我現在還不能對公子如實相告。”
月光下林楓的雙眸閃閃發光,他直視著蕭伯正,繼續問道:“你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蕭伯正微微一笑:“老夫隻能告訴公子,我們這樣做,絕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未等林楓再次追問,他繼續說道:“公子現在不必相信,但終有一天,公子會明白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林楓也沒有繼續追問,隻是又將酒壇遞了他,輕聲歎了口氣。
“下次想請我喝酒的時候,隻好還是帶幾盤下酒菜來,空腹喝酒對身體很不好。”
蕭伯正笑道:“老夫也想和公子開懷暢飲,不醉無歸。隻不過公子即將入齊,再見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這壇酒就當是為公子送彆。”
林楓亦笑道:“蕭時雨是江湖俠客,蕭伯正是朝廷軍侯,無論哪一種身份都豪爽之人,又何必故作兒女之態。此壇酒飲儘之後,我們江湖再見。”
蕭伯正不再說話,連喝了幾大口,然後又遞給林楓。
待壇中酒飲儘之後,蕭伯正隻是深深看了林楓一眼,然後轉身飛身而下,漸漸的消失在夜色之下的叢林之中。
……
……
雖已深夜,楚君還坐在禦書房仔細翻閱奏折,不時用禦筆在奏折批注。若是覺得困倦,便不由自主端起茶盞,飲一口苦茶提神。
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溫情忍不住在心裡暗暗歎了口氣,因為她知道陛下今天晚上隻怕又有熬到很晚才能休息。
自從陛下登基之後,似乎一直很忙,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而且每天都眉頭緊鎖,神情冷冽,臉上再也沒有流露過那種如同陽光一般的笑容。
溫情在努力回想,上一次陛下無憂無慮的放聲大笑是什麼時候。
應該是在三四年前吧,那時候她還隻是五公主,還沒有被先帝冊封。
溫情突然很想回到那個時候。
因為那時應該是陛下最開心的時候,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候。
溫情正在胡思亂想時,楚君放下禦筆,神情變得更加冷漠,眼神也變得無比寒冷。
“這些世家的膽子真是越來越大了,連朕定下的國策都敢陽奉陰違,看來必須要好好敲打敲打他們才是。”
隨即她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嘴角漸漸流露出一絲冰冷的笑意。
溫情的神情突然間變得恍惚起來,因為這種神情她曾在另一個人身上看到過,在這一瞬間,她竟然把這兩張臉重合在了一起。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在禦書房外響起,隨即一名太監進來通報,溫文求見。
溫文進入禦書房行過禮之後,楚君溫和的說道:“溫卿深夜前來,是不是有要事稟報?”
溫文急忙說道:“剛才接到方將軍密信,他在密信之中說今日曾接到宮裡傳信,但信中所傳密令與他出京之時陛下的旨意不符,擔心有人假傳聖旨,因此特地傳信回來求證。”
楚君放下奏折,平靜看著他,緩緩說道:“那道密令的確是朕所下,溫卿回信給方將軍,叫他依旨行事即可。”
當溫文接到方少銘求證的密信時,也不由得嚇了一大跳,直覺上立即認定方少銘所收到密信必然是他人偽造。
有人竟然敢偽造女帝密令,那皇宮之中必然有奸細潛伏其中。方少銘之所以沒有直接向宮裡求證,是擔心奸細會偷梁換柱,因此才會委托溫文前往宮中向陛下親自求證。
溫文也知道此事重大,所以才會急匆匆深夜求見,若證實密令為假,便立即徹查此事。
然而此時他卻聽到陛下親承此事,不由得愣在當場。
因為這道密令也太過匪夷所思,無論誰見了都會覺得是他人偽造。
此時溫文也忘記了君臣之禮,不可思議的看著楚君,一臉震驚的問道:“陛下真的準備放過林楓?”
楚君淡淡說道:“朕並沒有說過要放過林楓,隻不過是收回對林楓的懸賞罷了。”
溫文遲疑道:“微臣能不能打聽一下陛下為何要這樣做?”
“隻不過是為防萬一而已。”
溫文還是無法理解:“為防萬一?陛下此言何意?”
楚君微笑道:“陛下溫卿與魏皇子相談甚歡,進展順利,而楚魏兩國即將聯盟,共同出兵平分齊國,那麼此時就不應該再節外生枝。如果朕不收回聖旨,若林楓落在齊人手中,然後將他的頭顱獻給朕,朕該如何做?”
溫文急忙搖頭:“現在齊蕾監國,必然會重用林楓,絕不會拿林楓來換取一時苟安。”
“既然齊蕾鐵了心要與朕作對,那朕下的旨意就沒有任何意義。”楚君緩緩說道,“如果林楓落入魏人之手,魏人見朕如此重視此人,反而會在談判時拿此人對朕施壓,迫使朕讓步,為一人而國家之利益,是不智之舉。”
“既然朕所下的旨意既無用又不智,自然要收回。”
溫文怔怔的望著陛下,因為她所說的雖然句句在理,但他知道這絕對不是陛下最真實的想法。
同時他隱隱感覺陛下這樣做一定另有所圖,而且所圖者大,隻不過他思來想去,也猜不到陛下的心思。
“既然是陛下旨意,臣立即向方將軍回複,讓他依旨而行。”
楚君輕輕點了點,溫和的說道:“天色已晚,溫卿也早些休息吧。”
等溫文離開之後,楚君又若無其事的拿起奏折翻閱了起來,直到後半夜,處理完所有奏折之後,才緩緩起身。
隻不過她並沒有立即回寢宮就寢,而是端著茶盞站在窗邊靜靜欣賞起了夜景。
明月高懸,夜色迷離,望著清輝之下的朦朧景致,楚君淺嘗了一口苦茶,嘴角邊微微流露出了一絲動人的微笑。
“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喃喃自語之後,她轉身看著溫情,緩緩說道:“明日散朝之後,宣薛紹禮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