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楚君登基為帝打亂魏國的布局。”
齊蕾不可思議的看向周彥,實在想不通楚君登基為何會打亂魏國的布局?
周彥解釋道:“楚國大皇子剛愎自用,勇而無謀,若他登基為帝,魏國隻需派一名舌燦蓮花之徒,便可讓其置身事外,使魏國無後顧之憂。”
“楚國二皇子詭詐多疑,多謀無斷。魏國隻需在邊境設一支疑兵,就足以讓其停步不前。而三皇子懦弱畏戰,楚齊相爭,必然會隔岸觀火,兩不相幫。”
“因此無論哪一位皇子登基,楚國都有應對之策。”周彥道,“但偏偏登基的卻是公主楚君,魏國一時難以揣測其心思,因此不免顧慮重重。”
周彥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繼續說道:“正因為楚國新君的心思難以揣測,所以魏國才有到底是攻齊,還是伐魏兩種聲音傳出來,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試探女皇楚君的反應。”
“若楚君派使臣向魏國示好,則說明她雖然登基為帝,但根基不穩,此時無暇他顧,魏國同樣沒有後顧之憂。如果楚君捕風捉影之下便向楚魏邊境增兵,則證明其寡智少謀,也不足為懼。”
“但楚君登基之後,似乎對此事並在意,這倒讓魏國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所以魏國二皇子來楚京。他此行的目的,除了慶賀女帝登基之外,還有打探女帝心思之意。”
齊蕾這才長長出一口氣,她實在想不到一個消息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算計,藏著這麼多心機。
“這麼說來,魏國是否對我國用兵,楚王反而成了關鍵。”
“不錯。”周彥點了點頭,“楚魏兩國的國力都在伯仲之間,如果楚王心思未定,則魏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齊蕾剛想點頭讚同,但突然想到一事,臉色頓時比剛才更加難。
“若魏國此次派二皇子來是與楚國交好,甚至與楚國結盟,共同對我國發兵,以求平分天下,我們該如何應對?”
兩強一弱,最先覆滅的一定是最弱那個的國家
所以楚魏同盟,瓜分齊國,平分天下,這是目前最有可能發生的局麵。
而這對於齊國來說也是最無解局麵。
這是周彥長歎道:“所以真正戰場反而不在邊境,而在楚京。”
齊蕾沉聲問道:“老師的意思是?”
“如果楚魏結盟,齊國必亡,但如果齊楚結盟,魏國也必然會偃旗息鼓。”
齊蕾突然不解的看著他,忍不住開口問道:“既然老師知道魏國派二皇子前來楚國,意欲楚國修好,甚至有結盟之意,為何我來楚國這麼久,老師從未向我提起此事?”
她語氣急促,隱隱帶著一絲責問。
不過周彥知道她心在國事,因此也不在意,平靜回道:“因為還不到時候。”
“還不到時候?”齊蕾麵帶一絲苦意,“老師何不一次性把話講完。”
周彥知道公主年少開始習武,學習兵法,治國之道反而研習較少。而且常年在軍伍之中,哪裡懂得這麼帝王那些詭迷心思。
所以他解釋道:“雖然魏恒入楚有與楚國修好結盟之意,但他並不急。而楚王也深知魏恒和公主入楚之意,所以她更不會著急。”
“兩國無論是修好還是結盟,誰先提出誰在談判時便會落入下風。所以魏恒入楚以來並沒有急著談及此事,也是想試探楚王的耐心,探測她的底線。”周彥此時流露出一絲笑意,“不過他沒有想到楚王比他更沉得住氣。”
聽到這裡,齊蕾才聽懂一些:“因為楚王有選擇餘地,所以她根本就不會急。”
周彥點了點頭:“正因為他們都不急,所以我們也不能急,否則必然會受製於人。”
齊蕾疑惑道:“難道大家就這樣僵持下去?”
周彥忍不住歎道:“如果大家這樣僵持下去,對我齊國就是大大的好事,可惜現在楚王已經主動出擊了,所以這場僵局也即將被打破。”
“楚王主動出擊?”齊蕾臉色再變,“老師的意思是……”
“楚君之所以會邀請公主和魏恒參加明日的東園詩會,因為這場詩會其實就是她的一場試探。”
……
……
禦書房內,楚君神色倦怠,正在閉目養神。
不過當溫文走進禦書房時,她臉上的倦怠已經一掃而空,又吩咐太監為溫文賜座
“謝陛下。”
溫文答謝之後,半坐於凳子之上。
“陛下召見,不知有何要事吩咐?”
楚君緩緩說道:“明日便是東園詩會,溫卿有何看法?”
“明日的東園詩會彙集天下英才,陛下親臨,定能招攬到麒麟之才為楚國效力。”
楚君笑道:“溫卿明明知道朕的意思,又何必閃爍其詞,有話直說就是了。”
溫文回道:“明日東園詩會,除了為陛下選取人才之外,陛下還想試探齊、魏兩國。”
“齊國公主和魏國皇子來到楚京兩月有餘,說是為慶賀朕登基為帝,但其實另有所圖。”楚君微微一笑,“不過他們倒也沉得住氣,這兩月來都隻是在遊山玩水,心情倒是好得很。”
“魏國原本並無修好之意,隻因陛下登基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才不得不派魏恒前來示好,並有刺探之意。如今主動權在陛下手中,陛下自不會急。”
楚君突然直視著,緩緩說道:“朕若連魏伐齊,溫卿覺得如何?”
溫文臉色不變,沉吟道:“三國之中,齊國最弱,陛下連魏伐齊乃是上策。”
“若連魏伐齊,溫卿認為齊國能支撐多久?”
“若兩國同心,齊國支撐不了三年。”
“這麼說來,溫卿是讚成此策?”
溫文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陛下真的準備與魏國結盟?”
“有何不可?”
溫文道:“連魏伐齊並是上策,但其中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楚魏兩國絕不可能同心。楚王有並吞天下之意,而陛下雖身為女子之身,雄心壯誌卻不輸於男兒。所以楚魏兩國即使結盟,也不可能長久。”
楚君淡淡說道:“即使楚魏最後難免會兵戎相見,難道不可以在是齊國滅國之後?”
溫文搖了搖頭,輕聲歎道:“兩國結盟之初便各有異心,隨著戰事的進行,不但防備之心會越來越甚,相互之間的分歧也會越來越大,應該用不了多久,聯盟就會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