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樓開張那日,長安城的雪粒子都沾著銅臭味。魏征在家摔碎了第七塊硯台,扯著嗓子罵街的工夫,西市那頭已經堆出個金山銀海——
粟特商人哈桑帶著二十個駱駝馱的金幣,進門就喊:“龍涎香全包!“俞宏的狼牙算籌往櫃台一敲:“限購三斤!“這胡商最後搶到五斤,五千貫金餅子當場摞成個小山包。五姓七望的老爺子們更狠,範陽盧氏把祖傳的《快雪時晴帖》賣了八千貫,轉頭換成五十斤龍涎香,酒壇子堆得比棺材還高。
女眷們搶胭脂水粉搶紅了眼。雪腴皂十貫一塊,博陵崔氏少夫人一口氣砸下五百塊,五千貫銅錢用麻袋扛進來,砸得地磚直顫悠。瑤華膏盒子上的長孫皇後題詩被摳下來當寶貝,有個胡商為搶最後十盒,把大食彎刀都押上了。
最絕的是新式家私。隴右來的軍將把戰馬拴在門口,扛著整箱黃金換走兩套八千貫的紫檀八仙桌。工部侍郎更絕,直接押上河西鐵礦的開采權——這玩意兒沒法現結,俞宏的算盤珠子打得劈啪響:“押權作價一萬貫,先扣三千貫利息!“
魏征兒子魏叔玉偷了家裡五百畝水田的地契,鑒寶師傅拿火折子一烤:“喲,這田挨著渭河,值五千貫!“轉頭就給他換了三千五百信用分。老魏在家氣得吐血:“逆子!這分夠買三麵鏡子,頂個屁用!“
波斯商人哈桑押的十匹駱駝最逗樂。那駱駝在平康樓後院拉屎撒尿,俞宏捏著鼻子喊:“活畜按死價算!十匹頂七千貫!“哈桑急得胡子直翹:“老子這駱駝能日行三百裡!“俞宏的算籌往駱駝屁股一戳:“再叫喚按肉價算!“
五姓女眷押的首飾堆成小山。範陽盧氏少夫人押了二十對翡翠鐲子,鑒寶師傅拿錘子敲:“喲,這綠玻璃仿得真像!頂三百貫!“小娘子當場哭暈,鐲子轉頭被俞宏掛上“前朝古玉“的牌子,標價三千貫。
教坊司主事鄭元禮最雞賊。他押上三十個妓女的賣身契,賬房先生陰笑著寫:“樂籍文書,作價兩萬貫!“其實這些文書早被李平康複製了三份,隨時都能抵賬在賣出去反正鄭元禮也沒打算贖當。
最絕的是魏征家的地契。老魏在宮門前罵“與民爭利“的工夫,他家的五百畝水田已經轉押給粟特商人,一田三押滾出九千貫利息。等魏叔玉發現時,地契早被熔成“貞觀通寶“的金錠,在立政殿的燭火下閃著光。
李世民攥著賬本的手直哆嗦:“現銀三十萬貫?“長孫皇後拿簪子戳他手背:“二郎糊塗,還有三十八萬貫的抵押物呢!“她掰著手指頭數:“範陽盧氏的破字帖算八千貫,波斯駱駝糞算七千貫,五姓女眷的假鐲子算三萬貫“
魏征在家罵到五更天:“六十八萬貫!夠修三條渭河渠!“他哪知道這賬本水分比渭河還大——貞觀醉實際成本每斤不過百貫,雪腴皂就是豬油摻香灰,那麵一萬貫的驚暉鏡,鏡框的材料遠高於鏡子本身!
平康樓後巷,俞宏正帶人改賬本:“把哈桑的駱駝改成戰馬,作價翻三倍!魏叔玉的破田改成皇家獵場,再虛估五千貫!“李平康縮在虎皮褥子裡咳嗽:“這幫世家勳貴是真有錢啊。“
晨光照射在平康樓時,鎏金牌匾上的雪粒子都凝成了金疙瘩。滿長安城都在傳——這樓一日掙的錢,能把朱雀大街鋪成金磚!隻有魏征縮在書房寫彈劾奏章,筆尖蘸的不是墨,是自家地契熔的金水
五更鼓剛敲過第三遍,太極殿的門檻都快被笏板踩出坑。魏征攥著奏折的手指節發白,百騎司昨夜塞進他家灶膛的密賬還帶著焦糊味——那上麵金絲楠木的數目像刀子,一頁頁割得他眼珠子疼。
“臣參康王李平康三大罪!“魏征的破鑼嗓子震得梁上灰簌簌落,“其一,私吞太上皇寢殿金絲楠木一百二十方!“他“啪“地甩出塊木片,金絲在晨光裡刺人眼,“這是從平康樓梁柱刮下來的,木紋年輪與今年禦林苑伐的貢木分毫不差!“
長孫無忌緊跟著出列,戶部的藍皮賬本摔得震天響:“其二,偷漏商稅三十四萬貫!“他翻開的賬頁墨跡未乾,“平康樓日收六十八萬貫,按《市稅律》該繳五成,康王府卻隻上繳三成——差的錢夠買下半個隴右馬場!“
“其三,毀我大唐根基!“李泰的心腹崔明道抖開三丈長的麻布,上麵血手印疊著血手印,“西市三百商戶聯名血書,平康樓一家獨大,嚴重損壞西市商賈的經營!“
禦史台的王禦史最毒,端著個鎏金酒壺竄到禦前:“陛下請看!這破壺在平康樓標價千貫,實際就是銅胎包層金箔!“壺底“當啷“掉下塊銅皮,露出裡頭黑乎乎的泥胎,“暴利盤剝,民脂民膏啊!“
五姓七望的盧侍郎陰惻惻補刀:“範陽荒田五百頃——“他抖開的田契嘩啦啦響,“農戶全被康王的高工錢拐去當工匠了!“
“還有波斯妓女!“鴻臚寺少卿突然蹦出來,“平康樓暗娼竟有高句麗婢女,這這有損國體!“其實是他家胡姬被挖了牆角。
太極殿吵得像個菜市場。魏征的笏板“咣“地砸在鎏金柱上:“按《唐律》,私用貢木當斬!偷稅滿十貫流三千裡!與民爭利該奪爵!“唾沫星子噴到長孫無忌臉上,“三罪並罰,該當淩遲!“
五姓七望的官員“嘩啦啦“跪倒一片:“臣等附議!“聲音震得甘露殿都晃悠。隴右來的武將最實在,梗著脖子喊:“康王賺的錢夠養百萬大軍,憑啥不充作軍費!“
李世民摩挲著龍椅扶手的金絲楠紋路——這木頭還是從平康樓料場挪來的。他瞥見張阿難袖口露出的陰陽賬本,那是百騎司安插在少府監的暗樁記的真賬:金絲楠實際用二百八十方,虛報四百方的黑鍋早給康王備好了。
“諸卿忠勇可嘉。“皇帝的聲音像塊冰砸進油鍋,“明日傳康王上殿自辯。“他指尖劃過魏征奏折上“排雲上“三個朱批紅字,心裡門清——那鶴脖子都快伸到九重天了,是該剪剪羽毛。
退朝鐘響時,崔明道故意撞翻魏征的笏板:“老匹夫,康王倒了你家地契可就贖不回了!“魏征一腳踩住對方袍角:“老夫寧可全家喝西北風,也要撕了這吃人買賣!“
宮門外,五姓七望的家丁早把康王府圍得水泄不通。範陽盧氏的老管家舉著地契嚎:“退錢!退我們祖產!“粟特商人哈桑趁機煽風點火:“康王的信用分就是狗屁!“
甘露殿暗室裡,李世民聽著百騎司密報冷笑:“傳旨少府監,再給平康樓加送二百方金絲楠。“張阿難腿肚子直轉筋:“陛下這是?“
“不加料,下次拿什麼治他?“皇帝蘸著朱砂在“晴空一鶴“上畫圈,“傳話給魏征,明日朝會給他備足火藥。“硯台裡新磨的墨泛著血光——那是摻了西市剛斬的貪官頸血。
李平康一腳踹開地窖暗門,黴味兒混著金絲楠木香衝出來。老管家張甫舉著油燈直哆嗦:“殿下,這這可是私藏貢木的死罪啊!“
“蠢!“李平康抓起塊木料砸過去,“睜大眼瞧清楚!“火光映出木頭上“禦林苑“的烙痕,“老子給父皇打龍椅用了二百方,給秦母後的麗正殿用八十方——這還沒算甘露殿裡的擺設“他踹開三口鎏金箱,賬冊嘩啦啦散開,“每根料子都記著去處!“
張甫抖開最舊的黃麻賬本:“平康樓改建當日,領金絲楠四百方。其中二百方製陛下輿駕“每頁都按著將作監府匠作的血指印。最底下壓著張畫影圖形——輿駕扶手的螭紋跟如今太極殿龍椅一模一樣!
“省下的二十方在這兒!“李平康敲著地窖暗格,二十根金絲楠碼得比棺材還齊整,“少府監那幫孫子想坑我?老子早把他們虛報的料單抄了三份!“他抓起把木屑塞進奏折堆,“明日朝會,我就問父皇——“
炭筆唰唰寫滿麻紙:“兒臣為給父皇備的龍椅給母後那裡弄的家私,日夜督造累吐了血,省下的料子不敢私用,反成了把柄!“寫罷把紙扔火盆,盯著竄起的火苗冷笑:“李二啊李二,你以為往木料裡摻沙子就能弄死我?老子連你龍椅用了多少根鐵釘都記著呢!“
地窖頂忽傳來瓦片響,李平康抄起斧頭劈開暗門——月光下二十根“餘料“的烙痕泛著血光,每道印子都比宮裡的深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