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通反問,令王朗無法從正麵作答。
不過王朗也非泛泛之輩,當即嗯了一聲,岔開話題道:“自桓,靈二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曹操),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慕;此非以權勢取之,是乃天命所歸也!”
原本王朗是打算說“我太祖武皇帝(曹操)四方仰德”的,但因諸葛亮剛剛舉例證明了曹操無德,王朗就臨時改為了“四方仰慕”,對德行避而不談,轉而說起天命。
有一說一,當初曹操能在那麼艱難的局麵下掃清北方,真的有氣運加持。這一點也是王朗此次雄辯所倚仗的論點。
但王朗一不小心又用了“掃清四海”這個詞,反而又佐證了諸葛亮的觀點;曹操確實掃清了四海之內的諸侯,但也把四海之內的百姓給掃清了;還有“萬姓傾心”,屬於睜著眼說瞎話,問問魏地百姓,不對曹操萬姓挖心就不錯了,還萬姓傾心。
當看到王朗始終沒意識到,辯論天命的合法性需要從“德”字上下手,而曹魏這兩代話事人裡沒有一個是有德的時。
諸葛亮含笑不語,心下已經有了數種駁倒王朗論點的說辭。
但卻並未急於開口,而是靜靜等候王朗繼續往下說。
“我大魏當今皇帝(曹丕),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
這一段王朗的論點是,你甭管曹丕禪位合不合法,用什麼手段禪位的,反正曹丕已經稱帝五年,造成了既定事實,這就是天命,這就是天意。
但這句話根本經不起推敲,曹丕受禪位稱帝,劉備同樣也稱帝了,而且劉備還姓劉,是漢高祖後裔。曹丕姓曹,跟漢朝沒關係,如果硬要扯上關係,曹丕不過就是先孝憨帝的大舅哥,僅僅算是個皇親國戚,在稱帝合法性這方麵始終沒有劉備正統。
王朗又道:“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強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熒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
這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同樣站不住腳。最近幾年,曹魏作為天下最強勢力,連番敗於季漢,豈不是正好應了“逆天者亡”?
至於“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你大魏有帶甲百萬,難道我季漢就沒有帶甲百萬嗎?
不久前,六十萬大軍分六路討伐曹魏,王司空你忘了嗎?
諸葛亮仍是含笑不語,靜候下文。
王朗沉浸在自己構造的論點中,對諸葛亮的嗤之以鼻毫無察覺,繼續說道:“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我倒戈來降就隻能封個小列侯麼……諸葛亮徹底繃不住了。我現在可是大漢丞相!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漢丞相!你個老匹夫竟然妄想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我去大魏當一個小小列侯?那這不是血虧嘛。
“哈哈哈哈哈哈……”諸葛亮仰天長笑,直笑得王朗心裡發毛,這才起身環顧魏軍前列眾人:
“我原以為王司空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麵對兩軍將士定有高論,沒想到竟然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一句話,連挖苦帶嘲諷,先把王朗定性為“漢朝老臣”,然後嘲諷其來到漢軍陣前大放厥詞是可笑荒繆之舉,因為季漢承繼的就是大漢,國號就一個字,叫“漢”。
你王朗一個大漢老臣,來到大漢陣前勸降,你不就成了背主求榮之輩嗎。
“你…”王朗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前來說降的行為有多麼離譜,心裡忽然開始有些慌了。
但還沒完,諸葛亮並沒有給他申辯的機會,沉聲道:“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致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於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值此國難之際,王司空又有何作為?”
“我…我…”王朗此時已經是方寸大亂,急不能對。
諸葛亮這一段駁斥的是王朗第一段“天下大亂,曹操掃清四海”的論點,詳細說明了天下大亂的根源。並反問王朗,在大漢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做了什麼?大漢最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匡扶漢室就算了,還背主捅刀,投靠了曹操!你這就是逆賊!
“王司空之生平,我略有耳聞,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世,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
大漢培養了你,你卻反過來挖大漢的牆角;你享受著大漢的俸祿福利,反過來說大漢合該讓於曹賊?
“你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朗又惱又氣,無言以對,指著諸葛亮道:“你………諸葛村夫,你敢……”
“住口!”諸葛亮怒目而視,厲聲道:“無恥老賊,安敢在此饒舌!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
王朗急火攻心,一口氣憋在胸口上不來,“咳…咳…咳…”
卻聽諸葛亮還在輸出:“今幸天意不絕炎漢,章武皇帝於襄陽承繼大統(注1),我今奉陛下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奉承之輩,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怎敢在我軍麵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麵目去見漢朝列位先帝!”
這句話完全是殺人誅心之言,此時的人都信奉亡靈鬼神之說,做了虧心事之後惶惶不安,特彆怕神靈降罪。
王朗已經七十多歲,去日無多,最怕的不是現實裡被人詬病,而是來自靈魂深處的愧責(注2)。
諸葛亮的話像一把刀,狠狠刺入了他的心裡。
眼看自己將死,死後如何麵對列祖列宗?如何麵對漢朝曆代先帝?聖賢書就是這麼讀的?君臣之道就是這樣背棄的?
“我,我,我…”王朗隻覺自己眼冒金星,胸如鼓捶,氣血翻騰。
但是依舊聽到諸葛亮一口一個“賊”,還在猛烈輸出:“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二,一生未立寸功,隻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
“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你,你,你……啊~”王朗一口氣上不來,隻覺心痛如絞,眼前一黑,翻身栽倒於馬下。
瞬間沒了氣息。
臨死前,王朗心裡想得卻是:都督啊,對不住了,老夫辯不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