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二年(223年),三月。
洛陽皇宮,太極殿。
曹丕正與文武百官商議如何征討馬超,奪回涼州一事,卻見尚書劉燁急匆匆來報:
“陛下,劉備現已調派六路大軍,共計六十萬人馬,自東北西南,六路來犯中原,請陛下速做決斷!”
“什麼?六十萬?!”
曹丕悚然驚立,文武百官俱是倒吸一口涼氣。
眾人想的是:半年前,大魏三路伐蜀,才不過出動三十萬人馬,除襄陽一路外,另外兩路那是打得蜀漢隻能自守,而不能外攻。在總兵力上對蜀漢擁有極大優勢。
這才半年過去,蜀漢怎麼就冒出來六十萬大軍?
莫非是地上長出來的兵馬不成?
要知道,大魏舉國之力,也就堪堪將兵馬維持在五十萬左右。
所以,蜀漢擁有六十萬大軍這事極為不合理。
但等劉燁彙報完六路兵馬詳情,百官又紛紛頷首,暗道合理,太合理了!
感情這六十萬兵馬裡的一半都不是蜀漢的。
司馬懿出列行禮道:“陛下勿憂,此區區六十萬人馬,臣破之易如反掌。”
“現臣已破去五路,唯有一路尚有疑慮。”
這次是立功表現的好機會,司馬懿沒有再看賈詡反應,等曹丕話音剛落便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
“哦?仲達快快說來。”
司馬懿道:“遼東之主公孫恭,粗略少謀,色厲內苒,此一路不足為慮。其弟公孫晃現於洛陽為官(公孫康之子,公孫淵之兄。因任子製在洛陽為人質,後因公孫淵叛亂而被下令處死)。陛下可命其作書信一封,去勸其兄。再令曹休領兵三萬進駐漁陽,則公孫恭必不敢來犯。”
“鮮卑國主柯比能狡詐奸滑,雖率十萬兵馬出並州,卻是懷有坐觀成敗相機而動之意,此一路也不足慮。陛下可令大將徐晃兵三萬駐晉陽,另派人持書去問罪柯比能。軻比能必畏懼我大魏勢大,而不敢進。”
“西涼馬超新奪涼州,立足未穩,此一路亦不足慮。陛下可令張郃領兵三萬進駐隴右,則馬超必不敢輕舉妄動。”
“漢中魏延修繕棧道,欲犯關中。此乃疑兵,不足慮。陛下可令曹真領五萬大軍駐長安,既防魏延,又可呼應張郃於隴右。”
“襄陽關羽雖有十萬大軍,然蜀漢小國,連年征戰,府空民疲,焉能再戰?這一路亦不足慮。陛下可令曹仁領兵十萬駐宛城,關羽必不會輕舉妄動。”
聽見這話,曹仁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能不能換個人啊?
為什麼總是讓我這樣的小將去對抗關羽……
司馬懿繼續說道:“隻是孫權這一路,無人可派。”
人還是有的,曹魏宗親裡除了曹休,曹仁,曹真。還有夏侯尚和曹洪。
隻是夏侯尚,曹洪二人並非帥才,恐非孫權對手,所以司馬懿就沒說。
其實司馬懿心裡是有一個完美人選的,那就是自己。
但因為曹丕對兵權抓得很緊,非曹魏宗親是沒有資格單獨領兵的。徐晃和張郃之所以能領兵,是因跟隨了曹操二十多年,深得信任,還是五子良將其二,才有單獨統兵的機會。但二人每次統兵都不超過三萬。
司馬懿深知,自己若想領兵出戰建功立業,還得熬資曆,或是顯露才能,打動曹丕,令其破格使用自己。
是以這才當仁不讓出列獻策。
獻完了策,還不忘用眼角餘光觀察了一下賈詡,發現後者依舊操著手老神在在不為所動,司馬懿頓心裡犯起了琢磨,覺得自己獻策的意圖已經被賈詡察覺到了。
曹丕盤算了一下,退去這五路兵馬隻用了二十四萬兵馬,國中還剩二十六萬兵馬。
即使留下六萬坐鎮中樞,還有二十萬可用。
遂心下大定,緩緩坐下:“仲達彈指間已破五路兵馬,隻剩孫權一路。”
“孫權小人,反複無常,叛魏通蜀,烹我國使,朕深恨之,今當率先起兵伐之!”
說到這裡,曹丕再次站起,環顧眾人:“眾卿。”
“陛下!”
“傳旨,起兵二十萬,兵發合肥,直搗建業!此次親征,朕誓要蕩平江東六郡!”
“是!”
…………
曹丕率兵二十萬南征伐吳的消息傳到建業。
大漢吳王孫權很是無語。
曹魏獨抗其他五路大軍,還有餘力出兵二十萬伐吳。曹魏的國力可太雄厚了。
三國之中就屬東吳最弱,僅餘一州之地,孫權此次響應劉備出兵純粹隻是做做樣子,大部兵馬都還窩在建業沒動,隻有先鋒部隊進駐了濡須口,連魏兵的麵都還沒見著。
孫權原本打算,若其他五路兵勝,東吳就趁機北上搶地盤搶人口搶資源;若其他五路兵敗,那就當無事發生;若其他五路兵馬半勝半敗,則再相機而動。
雖然他知道其他幾路兵馬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想法,但至少劉備三路兵馬中的襄陽一路,也就是關羽這一路的十萬大軍,會是曹丕心頭之患。
隻要關羽一出兵,曹丕必如臨大敵,舉國以待,而不會關注小小的東吳。
正因如此,孫權才會答應與劉備複盟,一來有劉備在前麵頂著,東吳打曹魏的風險很低,曹魏大概率不會撇開威脅最大的劉備;二來複盟能斷絕劉備向東圖謀江東之心。
他孫權可以偷襲盟友是因為他足夠不要臉,足夠厚臉皮;而劉備貴為帝室之胄,新漢皇帝,若敢偷襲盟友,那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劉備淹死。
可沒想到,曹丕不管其他五路,偏偏就盯著東吳下死手。
孫權有些麻了,
但還是打起精神,傳令眾將起軍應戰,
不然曹丕都要率軍殺過長江了。
………
樊城。
劉備親統三萬大軍屯紮於城中,每日令張飛、趙雲,關興,張苞,輪流領幾千兵馬,打著關羽的大旗,分彆往東、北、西三個方向出去溜達一圈,做出欲伺機北伐之勢。
而原本的主帥關羽,此刻已經帶著關平,薑維,馬謖,鄧艾,及隨行一千親兵,順著上庸小道來到了漢中。
在得知曹丕起兵伐吳的第一時間,關羽就動身了。
這一次,他要乾一票大的,
斷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