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0年月日,秦始皇在出巡途中,行至沙丘平台駕崩,時年0歲。
大秦嗣君胡亥如失了魂般守在秦始皇的寢帳之中。雙目空洞,滿臉悲戚,呆呆地看著醫和為始皇帝整理儀容。
秦始皇那曾經威嚴無比的身軀,如今靜靜地躺在那裡。醫和小心翼翼地為其擦拭身體,換上莊重的服飾,再將其屍身緩緩放入棺槨。那棺槨寬大而華麗,散發著肅穆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秦始皇一生的輝煌與榮耀。
秘不發喪是李斯的主意。
雖然胡亥是秦始皇親立的太子,理當會葬繼位,但李斯認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為了穩定局勢,最好秘不發喪,利用秦始皇帝之威震懾宵小。等回到鹹陽後,再舉行盛大的葬禮,讓胡亥登上大位。
知道秦始皇帝逝世的,除了胡亥及易華偉、李斯外,也就醫和、宦者五六人而已。幾人已經被李斯重點監視起來。
棺槨被載於轀涼車中,易華偉親自參乘護送。每到一處,都照舊把營幕一圍,食物入奉,百官奏事如故。反正自從皇帝病篤起,都是由易華偉、李斯代呈的。幾人小心翼翼地維持著皇帝尚在的假象。
轀涼車中,秦始皇帝那棺槨被放置得穩穩當當。四周在不停地散發著森森寒氣,讓人在靠近的瞬間便感受到一種徹骨的涼意。
這寒氣的來源,是易華偉用大量冰塊填滿了棺槨周圍的空間,為的是儘可能地延緩秦始皇遺體的腐化。
易華偉靜靜地跪坐在秦始皇的棺槨前,心中思緒如潮水般翻湧。
太陽明天會照常升起,而世間從此少了一位千古一帝。
從十七年滅韓,到二十六年滅齊,僅僅花了十年時間,嬴政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果敢的決斷,完成了秦朝曆代先君數百年夢寐以求的大業。
從二十八年到三十七年,秦始皇又踏上了征戰蠻夷戎狄之邦的征程。大秦的疆土不斷拓展,北過大夏,西涉流沙,東有東海,南儘北戶。
與此同時,築長城、修馳道、建宮室、開直道、尋訪仙藥等重大工程也在同時進行。
大一統、車同軌、書同文、行為倫,這些偉大的舉措都是利在千秋的偉業。奠定了中國的根基。無論曆史如何變遷,中國始終是中國,百代都行秦政法。
“陛下…我算對得起你了,沒讓李斯這廝用臭魚爛蝦來玷汙你的遺體……”
望著秦始皇的棺槨,易華偉嘴角露出一絲複雜的笑容,喃喃自語道:
“不是我舍不得這顆長生藥,……而是不能給啊!”
秦始皇剛愎自用,若他能長生不老,後果將不堪設想。
秦始皇對權力的執著近乎瘋狂。一生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不惜采取嚴厲的手段。若他獲得長生,必將繼續以強硬的手段統治天下,百姓們將生活在無儘的恐懼和壓迫之中。他會更加頻繁地發動戰爭,擴張領土和鞏固自己的權威。
其次,秦始皇在追求長生不老的過程中,已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派遣徐福等方士出海尋找仙藥,修建龐大的宮殿和陵墓,這些工程都給現在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而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必將繼續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會更加熱衷於修建豪華的宮殿和園林,追求無儘的享樂。同時,為了滿足自己的**,隻會加大對百姓的賦稅和徭役,進一步加劇社會的矛盾和不穩定。
這是幾乎可以肯定的!
再者,秦始皇的統治方式已經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和反抗。大秦的嚴刑峻法和高壓政策,讓百姓們敢怒不敢言。若他獲得長生不老藥,繼續統治下去,這種不滿和反抗情緒必將不斷積累,最終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起義和動蕩。一旦社會陷入混亂,各方勢力將紛紛崛起,爭奪權力和地盤。整個國家將陷入無儘的戰亂之中。這對於華夏子孫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噩夢。
易華偉端起一杯清酒,緩緩灑在地上,輕聲說道:“陛下,一路走好!願您在另一個世界,能看到大秦萬世長存。”
易華偉不是那種聖母心,不會天真地說出“願天下沒有戰爭”這般空洞的話語。
即便有朝一日,人人都能豐衣足食、吃飽穿暖,戰爭也未必能徹底絕跡。
人的**,如無窮無儘的黑洞,永遠難以填滿。就如同秦始皇,在登上皇位之後,便有了長生的**。
但窮兵黷武的行為也絕對不可取。這種極端的做法,無疑會對整個華夏的根基造成嚴重的損害。過度的征戰會耗儘國家的財力、物力與人力,百姓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經濟也會遭受沉重的打擊。國家的發展將陷入停滯,甚至有可能走向衰落。
打出去,才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而如今的大秦,人口尚不足三千萬遠遠沒到人口爆炸的時候。
等番薯土豆玉米之類高產作物推廣開,當人口麵臨爆炸之時,給後世打下一個足夠廣闊且能容錯的疆域,才是易華偉要做的。
……………
一行人緊趕慢趕,曆時兩個月,車隊北上至恒山郡,然後通過井陘關登上太行山。接著北上到雁門郡,再折向西入雲中郡、九原郡,最後從九原走直道南下到上郡。
當鹹陽城的輪廓出現在遠方時,李斯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場艱難的旅程即將結束,大秦的未來也將迎來新的篇章。
“朕承天受命,臨禦四海,肇開帝業,撫有萬民。自登基以來,夙夜憂勤,不敢有怠,以保社稷之永固,以庇蒼生之福祉。今思國之根本,在於立嗣以承大統,保我大秦江山萬世之業。
朕之十八子胡亥,性行溫良,恭儉仁孝。習法數載,明辨是非,遵禮守度,未有過愆。其心慈而善,待下以寬,輕財重義,敬賢愛才。於諸皇子之中,獨具賢德,可堪大任。
故朕於今日,特授胡亥以冊寶,立為太子。望其承朕之誌,繼朕之業,撫軍理政,保國安民。上敬天地,下撫黎庶,以弘我大秦之威,以續我大秦之盛。欽此!”
當李斯當著文武百官宣讀了秦始皇的遺照,並宣布秦始皇駕崩時。
一時間,鹹陽陷入了滿城慟哭之中……
最先哭的,是那秦宮之人。哭聲悠悠低徊,如絲如縷,沉重的挽歌合唱隨之而起,從鹹陽宮、章台宮、甘泉宮這些巍峨卻又清冷的宮殿中緩緩傳出。帶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壓力,似洶湧的潮水般,向著鹹陽人的內心狠狠擊來,讓人心頭猛地一震,瞬間陷入茫然,不知所措。
秦始皇駕崩的消息迅速在散播開來。很快,這哭聲便在每個秦人聚居的街巷裡閭中響起。
哭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悲傷的海洋。在街頭巷尾的低語中,或是在彼此交彙的眼神裡,又或是在微微顫抖的手勢間,訴說著心中那無儘的悲痛與震驚。
秦始皇,這位偉大的帝王,統治了秦地整整三十七年。對於所有秦人而言,始皇帝陛下就如同天上那光芒萬丈的太陽,是他們心中永恒的信仰與依靠。
自小,人們便耳濡目染長輩們高呼的“陛下萬壽”,那聲音充滿了崇敬與虔誠。於是,自己也跟著呼喊,那一聲聲“陛下萬壽”,仿佛是一種神聖的誓言,一種對永恒的期盼。
許多人曾多次見過始皇帝禦駕出行的威武雄壯。那盛大的場麵,如同璀璨的畫卷,深深地印刻在他們的腦海中。
金色的龍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秦始皇端坐在其中,眼神堅定而威嚴,仿佛能穿透一切。他的身後,是浩浩蕩蕩的儀仗隊,旌旗飄揚,鎧甲閃耀。那震撼人心的場景,讓每一個目睹的秦人都感受到了帝國的強大與榮耀。他們為自己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帝國而自豪,為有這樣一位英明的君主而驕傲。
不少人還天真地以為,始皇帝能夠萬壽無疆,一直統治著他們的百世子孫。他們曾無數次在心中描繪著未來的美好畫麵,在始皇帝的英明領導下,大秦帝國將永遠繁榮昌盛,他們的子孫後代也將在這片土地上幸福地生活下去。
然而,如今這殘酷的現實,卻如同一把鋒利的劍,狠狠地刺痛了他們的心。他們心中充滿了迷茫與不安,仿佛失去了方向的船隻,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
天子七日而殯,始皇帝死訊宣布七天後,入殮停喪待葬,稱之為“殯”,移於殯室。整個過程莊重而肅穆,在這七天裡,鹹陽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宮殿內外,白幡飄揚,空氣中彌漫著香火的味道。大臣們身著素服,神情凝重,默默地為始皇帝守靈。百姓們也紛紛自發地來到宮殿周圍,跪地哭泣,表達著他們對始皇帝的哀思。
在這個儀式結束後的一日,也就是十一月十一日這天,太子胡亥,正式繼位為二世皇帝。
…………
“陛下萬壽!”
鹹陽宮中,右丞相馮去疾與左丞相李斯率先高呼,引領著群臣三呼朝拜。那聲音雄渾有力,在宮殿中回蕩,仿佛要衝破雲霄。
胡亥身著一層粗麻素服,腰間佩戴著太阿天子之劍,莊重地坐在皇塌之上。案前,和氏璧所刻的玉璽散發著溫潤的光芒。透過眼簾前的十二道旒珠,胡亥的目光緩緩掃過文武百官。
在群臣的頂禮膜拜之下,心中湧起一股奇妙的感覺,仿佛自己真的化身為一尊站在雲間的神明,俯瞰著世間萬物。
以後…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了?
趙高沒有騙自己,原來,當皇帝的感覺真的這麼…爽?!
好在有易華偉在一旁輕聲咳嗽提醒,胡亥這才猛地回過神來,避免了失態。
按照古代之禮,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雖然始皇帝逝世於八月二十八,但李斯宣布他的死訊卻是在十一月初。所以,得等到明年六月份,始皇帝的靈柩方能下葬驪山陵。
回過神來的胡亥,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讓人停了關中其他一切工程,召集刑徒民夫們統統前往驪山,並召集天下能工巧匠,貢獻自己的技藝為始皇帝修廟。
在胡亥心中,始皇帝的功績至高無上,他的廟宇也應如此。
古時候天子的祖廟為七廟,祭祀七代祖宗;諸侯五廟,大夫三廟,逐代取消祭祀。但胡亥認為,始皇帝功勳超過了三皇五帝,也超過了後世所有子孫。故尊始皇廟為帝者祖廟,至高無上,即使是萬世以後也不能毀除!
接著,胡亥宣布的第二道聖旨,便是擢升趙高為中丞相,代行符璽令事。
此旨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對於這道命令,百官竟無人表示反對。
自易華偉擔任中車府令以來,符璽令事便一直由易華偉代行。而在這幾年間,易華偉的種種舉措以及行事風格,確實讓百官難以挑出毛病。
易華偉在任少府期間,處事公正,決策果斷。無論是處理政務還是應對突發情況,都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並積極推動各項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行政效率。
同時,又以貿易之利,拉攏了一批世家子弟,行事處世,可謂雨露均沾。
易華偉這幾年的努力沒有白費,得到了大半官員的認可,雖然眾人也察覺到,胡亥似乎對趙高言聽計從。這讓百官心中略有不安,但也隻是在心裡嘀咕了幾句。
畢竟趙高是個宦官,在眾人看來,一個宦官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呢?還能謀反不成?
更何況,還有將作府伊蘭發明的各種神奇工具,讓整個大秦帝國的運轉更為通暢。
伊蘭的發明創造為大秦帝國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去年一年,整個大秦帝國的糧食在抽調三百萬民工的前提下,竟然增產了三成。這一驚人的成果也讓百官對伊蘭充滿了敬意。現在民間已經有很多地方給伊蘭立了生祠,以表達對她的崇敬之情。
看著階下百官無人反對,胡亥頒布了第三道旨意。
除修建驪山皇陵的七十萬民夫外,修建阿房宮、秦直道、長城等工程的二百餘萬民夫中,隻留下刑徒和奴隸維護修繕工程,其餘全部準許歸鄉,而七十萬民夫在完工後將減免三年賦稅。
緊接著,胡亥又頒布了第四道旨意——重設博士宮,招納六地賢才。
本章完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