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戴高樂將軍來大馬士革的時候,也答應了。”
德拉貢上將點了點頭,戴高樂來大馬士革尋求支持,和當時的德拉貢中校沒怎麼談戰事,主要都是談的戰後,其中就有清算法奸的內容。
但就算如此,那也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法國已經解放,要是按照科曼所說要把清算法奸深入化,可能會有一些問題,甚至戴高樂都可能會不再支持。
“所以我們動作和烈度都要更快,把德不配位的人讓其滾蛋。”科曼能夠感受到德拉貢上將的擔心,清算法奸的窗口期很短。
至於戴高樂能夠給多大的支持,科曼記得戴高樂第一次做總統根本沒做多久,這主要是因為法蘭西第四共和國是議會製國家。
第四共和國這個議會製,可謂是後世很多議會製國家政治碎片化的先行者。
作為一個革命聖地,製度先行者,法國堪稱是各種製度的坑都踩過,還是第一個踩的,第四共和國的政府換屆,基本上就是日本意大利換政府速度的前輩。
戴高樂嘗試把議會製變成總統製,然後陷入了各派政黨的泥潭當中,最後下台以示抗議。
戴高樂的一年多總統生涯,科曼要是好好利用上,絕對夠用。
德拉貢上將當時對手下沒兵,還受到吉羅上將威脅的戴高樂鼎力支持,現在是要求回報的時候了,隻有和本土沒有利益牽扯的群體來進行清算,才會確保清算法奸的運動不會受到乾擾。
彆說是製度的坑,各種理論的坑照踩不誤,法國是近代第一個相信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國家。
在歐洲列強紛紛在全世界範圍之內搶奪殖民地的時候,法國在近代人口增長緩慢,在太陽王時期法國是歐洲包括帝俄在內的歐洲第一人口大國。
法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人口超過兩千萬的國家,但在之後先後被帝俄、英國、德國、奧匈帝國超越,拿破侖時代是法國的回光返照,從拿破侖之後法國人口徹底進入低增長,相同技術水平,人口多的一方處在優勢。
“在我到達本土之前,父親能不能和戴高樂將軍說一下嘗試吞並撒丁島的想法。”科曼陪著德拉貢上將散步的時候舊事重提。
“你知道這件事的希望太低,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德拉貢上將可能不是這麼天縱奇才,但多年的軍旅生涯總不是白來的,法國知道撒丁島重要,難道英國和法國就看不出來。
“就是讓英美阻止,我們還是和這兩個盟友保持距離比較好。”科曼不在意的回答道,“一戰之後這兩個國家就在拉偏架,阻止我們削弱德國。這一次反對肯定是不意外,能夠多一個人看出來這幫英語國家的真麵目,對法國來說是一件好事。肯定是還要具體行動。”
“你有想法就直接說。”德拉貢上將知道自己這個孩子絕對不能用一般眼光看待,父子之間的對話也和一般父子溝通不同。
“趁著現在就遷移撒丁島的民眾。”科曼直接說道,“父親做出動作,我回去之後看國內的反應,如果受到英美壓力的話,相信戴高樂將軍會出麵解釋的,這也是對英美兩國的試探,本來就是他們一戰之後欠我們法國的。”
德拉貢上將倒是沒什麼心理負擔,意大利說是不會被清算,但站隊快也改變不了意大利確實是軸心國一員的事實。
吞並撒丁島就算是最後失敗了,做出這個動作相信也不會被針對。
“那就開始把島上的居民統計,然後遷移。”德拉貢上將此時證明了,盟軍將領的評價非常好溝通,隻是盟軍將領不知道,科曼溝通起來更容易。
“先統計妙齡少女,她們也是第一批應該控製起來的群體。”
麵對德拉貢上將滿臉你給我解釋清楚的表情,科曼說出自己的理由,“人口也要區分孩子,勞動力和老人,肯定是勞動力價值最大。老人既沒有勞動價值,有沒有生育價值,對於他們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孩子就不說了,那是對未來的投資。所以勞動力是現階段最有價值的群體,而這有分成男人和女人,從兩性角度來說,在三十歲之前,男人追逐女性的客觀事實不會改變,我們控製住了同齡女性,男人自然會老老實實的配合。”
科曼沒說這麼做,也可能導致出現仇恨,但就意大利乃至於軸心國敗局已定的客觀現狀,也不會出現什麼後果。
德拉貢上將也覺得,科曼說的話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可是在他印象當中,好像還沒有哪個國家這麼從兩性關係上麵入手,說出來總是怪怪的,不由得苦笑道,“怎麼聽著這麼不要臉。”
“那是沒碰到我,碰到我早就這麼不要臉了。”科曼老神在在的回答道,“把女人控製住,對付年輕男人就容易的多。”
科曼恬不知恥的自我褒獎,讓德拉貢上鏡頓感無奈,還沒等說什麼,科曼繼續道,“我們還需要人才,人才可以包括在人口之內。剩下就是工業技術了,本土淪陷法國確實了四年的戰爭,戰爭是催化技術革新的土壤,但法國缺失了這幾年,好處是我們的人口損失不大,壞處是很多學術和技術應用和革新要從頭做起,而且,我們客觀上對人才和技術有需求,在推進到德意兩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掠奪兩國的人才。我相信美國也有類似的計劃。”
確實有,美國有一個專門針對德國的回形針行動,這是美國秘密招募德國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的計劃,目的是獲取德國的先進科技尤其是火箭、航空、化學武器和醫學研究,並防止這些人才落入蘇聯手中。
但科曼的想法和美國不一樣,他是要補齊法國在四年當中中斷的學術和技術研究,並不是要找到哪一個領域的團隊,而是要提升法國的教育,意大利或者德國的大學老師,到法國教中學,這不是很好麼?
“一些古典文學和哲學的教授。”德拉貢上將考慮了一下,這確實是對法國有好處的事情。
“文科生就算了,我們要理工科的人才。”科曼撇嘴,這種差彆用昭和日本的一句話概括就是,招兵先招文科生,讓文科生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