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夏並無此人,連稱職的守將都沒有。”
“主公何須多慮?”
劉備聞言,緩緩點頭。
那人再強,也不過一人,此刻遠在江陵,怎可能瞬間至江夏?
自己確實過於謹慎了。
屢次敗於其手,竟讓自己變得過於警覺。
劉備心中憤懣。
身為諸侯,豈能讓一謀士使自己畏縮。
但為了保險,劉備仍問:“軍師,我軍出征,城內空虛,若蔡和來犯,如何應對?”
“此事不會發生。”
諸葛亮自信地搖頭,“蔡和無謀,守江夏隻圖安穩,不敢攻鄂城。”
“即便他攻,也會損耗江夏兵力,於我們有利。”
諸葛亮又說道。
劉備心中的憂慮頓時消散許多。
“好,就按軍師之計行事。”
“若能奪得江夏,我們便能結束這四處漂泊的日子。”
劉備麵色凝重地言道。
他漂泊已久,從未真正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城池。
即便是現今所在的鄂城,也是孫權贈予,表麵看似慷慨,實則孫權心懷他意。
鄂城位於江夏至廬江的陸路要道。
曹操若攻廬江,必先取鄂城。
因此,鄂城孤立無援,難以持久。
唯有占領江夏這一戰略要地,與鄂城相互呼應,方能攻守兼備。
再控製夏口港,掌握水軍船隻,如此便能擁有長江水戰的優勢。
至此,方能站穩腳跟,即便曹操親率大軍來犯,亦無所懼。
江夏地勢雖利於攻而不利於守,但水路便利。
然而,夏口已為我所控,曹操若想攻入,絕非易事。
劉備更有深遠打算。
屆時,或可嘗試向孫權“借用”廬江。
孫權或許會應允,畢竟廬江與江東其他五郡隔江相望,孫權治理亦感不便。
因此,劉備對攻取江夏誌在必得。
“軍師,我們何時發兵?”
劉備問道。
諸葛亮未立即回應,而是再指地圖:“主公請看,曹操若欲取江東,從陸口港登陸最為便捷。”
“但江東水軍必會阻攔。”
“當曹軍順長江而下,江東水軍定會逆流迎戰,雙方將在烏林附近遭遇。”
諸葛亮手指地圖所示之處。
“扣除行船時間,即便速戰速決,也需半日。
戰後,曹操回江陵再派援軍,我們至少有七日時間攻取江夏。”
“時間雖足,但曹操大軍已出,我們亦不可延誤。”
劉備麵色嚴肅。
“請軍師速下決斷。”劉備道。
“好!”
諸葛亮含笑起身,麵向眾將。
眾將目光彙聚於他。
在這注視之下,諸葛亮心中泛起一絲豪情。
指點戰局,謀劃全局,大抵如此。
輕歎一聲,他開始布置任務。
很快,眾人領命,紛紛拱手應承。
最後,諸葛亮目光投向沉默的趙雲。
“子龍!”
他呼喚道。
趙雲本無意出征,但聞諸葛亮之聲,隻好勉強起身拱手。
“命你率三千兵馬,待蔡和殘部自西陵撤退後,設伏擒之,務必活捉蔡和。”
諸葛亮吩咐。
“遵命!”
趙雲淡然回應。
其餘將領心中微有不平。
趙雲任務似乎過於輕鬆。
僅是對付敗軍,且活捉江夏守將蔡和,便是大功。
軍師此次是否過於偏愛?
但念及趙雲與主公現今的親近,即便是關羽、張飛亦不敢多言。
部署既定。
鄂城城門大開,各部依次出征。
張飛領三千人佯攻夏口,關羽率五千人伏於西陵,趙雲帶三千人阻擊江夏逃敵。
另有三千人留守城中。
劉備親率五千人馬攻江夏,諸葛亮隨軍參戰。
龐統留守鄂城,以防不測。
大軍方行不久,江夏城內蔡和在飲酒間得訊。
“報!大人,劉備已率兵攻夏口。”
“什麼?”
蔡和臉色大變,急擲酒杯,奔往中軍大帳。
眾人迅速集結。
簡短商議後,一青年走出:“蔡將軍,夏口乃江夏門戶,萬不可失,懇請將軍發兵救援,否則夏口若失,恐難向丞相交代。”
此人名劉安,荊州劉氏族人,劉琦遠親,但此關係少有人知,荊州劉姓繁多。
“那……該派多少人合適?”
蔡和焦急問道。
“請將軍親率三萬大軍,馳援夏口。”
劉安答道。
“這……兵馬太多,我若帶走三萬,城中僅餘兩萬,江夏還能否守得住?”蔡和麵露遲疑。
劉安笑道:“蔡將軍,救夏口人少無用,劉備麾下有關張猛將,將軍豈願落入其手?”他接著說,“且江夏城牆牢固,有我等堅守,劉備傾巢而出亦難攻破!”
蔡和點頭,不敢遲疑,恐誤夏口救援,遭曹操責備。
隨即,他迅速集結三萬兵馬,向夏口疾進。
蔡和走後,劉安對心腹急令:“速告劉琦公子,城中已安。”
“是!”
與此同時。
江夏城外,竟陵山中。
甘寧正指揮五萬精兵潛伏!
其駐軍緣由,且看下章。
數日之前,甘寧尚在江陵,江東忽傳消息:
周瑜卸任大都督,劉備被孫權逐出江東,屯兵鄂城。
蘇晨聞訊,覺事有蹊蹺。
為防不測,他提醒曹操,命甘寧率襄陽、江陵五萬精兵,秘密駐紮竟陵山,嚴禁走漏風聲!
此舉意在:
一、示弱誘敵,使劉備輕敵攻江夏。
二、清除城內反曹親劉勢力。
三、奪取鄂城。
蘇晨給甘寧七日之限。
七日若無動靜,甘寧按兵不動,七日後攻鄂城。
彼時赤壁之戰或已結束,曹操返京,劉備未必敢守鄂城。
若劉備攻江夏,甘寧須斷其退路,活捉劉備。
蘇晨深知劉備逃逸之能。
若直令甘寧攻鄂城,恐城未破,劉備已逃。
唯有誘出劉備,方有機會將其捕獲。
靜待七日,亦無不可。
“報!”
忽聞急呼。
一輕騎塵土飛揚,疾馳而來。
至甘寧身旁,迅速下馬,單膝跪地稟報:“將軍,斥候來報,劉備領兵攻夏口,蔡和率三萬兵馬出城迎戰。”
時機已至。
甘寧眼中精光一閃。
果如軍師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