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光明正大的陽謀(1 / 1)

推荐阅读:

不久,趙雲騎著白馬趕到。

他渾身是血,麵帶倦容,卻立刻下馬,至甘夫人前,恭敬道:“末將來遲,驚擾夫人了。”

甘夫人微笑,語氣柔和:“趙將軍辛苦,請先坐下歇息,我們再出發。”

趙雲搖頭:“夫人先歇,我需向恩公道謝。”

言罷,他轉身走向蘇晨。

蘇晨稍遠處站立,見趙雲靠近,心中微動。

子龍,你太過天真。

我設計離間你與劉備,望勿怪。

“常山趙子龍,拜謝恩公。”趙雲拱手行禮。

“子龍無需多禮。”蘇晨連忙扶起他。

此時,係統提示支線任務二完成。

他獲得了百鳥朝鳳槍法,仿佛天生就會,無需修煉。

“恩公身為曹營將領,為何救我與夫人?”趙雲望著蘇晨的戰甲,疑惑道。

“子龍,取槍來,與我過上幾招,你自會知曉。”蘇晨取出長槍。

趙雲略作遲疑,牽馬取槍。

“恩公小心。”

趙雲槍法淩厲,蘇晨頓感寒意襲胸,大驚之下,急忙應戰。

他武力不及趙雲,但無意取勝,隻想借此向趙雲說明真相。

十餘回合後,趙雲收槍,滿臉驚訝:“恩公竟也精通百鳥朝鳳槍法?”

“此事說來話長。”

蘇晨收回長槍,從懷中掏出一本書冊,正是百鳥朝鳳槍法。

既已掌握,留著無用,不如借此拉攏趙雲。

“數年前,我於北海救了你師父。他臨終前將此槍法托付於我,並囑咐務必親手交給你。”

“今日,終得完成老人家遺願。”

蘇晨眼眶微紅。

演技上,他堪稱高手。

他此舉僅為將百鳥朝鳳槍法贈予趙雲。

若非如此,依趙雲之性情,斷不會接納。

唯有借童淵之名,方能令趙雲欣然納書。

“子龍,你可安好?”

見趙雲身形僵直、手足無措,蘇晨微微搖頭。

咚!咚!咚!

趙雲跪拜於地,朝向蘇晨手中的槍法連磕三頭,而後鄭重接過,起身小心藏於貼身之處。

“說來,你我同出一門,見你遇險,故隱身份相救。

子龍,為避曹軍追擊,你還是攜甘夫人速速離去。”

待趙雲情緒稍安,蘇晨言道。

“那恩公將如何?”

趙雲望著蘇晨,滿心憂慮,“您此番相助,定會引曹操猜疑,不如隨我投奔主公,他是當今天子皇叔,漢室後裔,深得民心,乃真正明主。”

“子龍何須此言?劉備兵力不過兩萬,將領不過七八,豈能與丞相比肩?不如你我一同歸順丞相,以你的才情,定能大展宏圖。”

蘇晨聞言,笑而勸之。

他深知,趙雲斷不會應允。

見趙雲默不作聲,蘇晨擺手:“罷了,既然心知肚明,這些話便不必再提。”

“對了,我這兒有塊令牌,持此可少些麻煩,速速離去吧。”

蘇晨遞上令牌,扶趙雲上馬。

“啟程。”

蘇晨揮手示意。

“恩公,敢問高姓大名?”趙雲於馬上問。

“蘇晨。”

趙雲默默銘記此名,心中更將這份恩情鐫刻心底。

他日有緣,定當舍命以報。

“恩公,子龍告辭。”

趙雲騎於馬上,鼻尖一酸,眼眶濕潤。

蘇晨輕拍白馬。

白馬長嘶,奔向遠方。

不久,蘇晨見甘夫人亦上馬,懷抱劉禪,在趙雲護送下漸行漸遠。

趙雲頻頻回望,蘇晨舉手與之告彆。

甘夫人目睹此景,對趙雲生疑更甚,一心欲返丈夫處揭露其真麵目。

蘇晨目送二人背影,嘴角含笑,隨即策馬奔回曹營。

途中,許褚率百騎接應,見蘇晨安然無恙,長舒一口氣。

“軍師無恙,真是萬幸!若真有不測,我唯有以死謝罪。”許褚道。

蘇晨笑道:“我豈會有事?倒讓你掛心了。”

許褚抱怨:“軍師回去得替我美言幾句,丞相聽說我讓你獨見趙雲,大發雷霆,還派我來尋你。若尋不著,我也不敢回去了。”

“哈哈,倒是我連累了你。回襄陽後,贈你幾壇好酒賠罪。”蘇晨承諾。

許褚轉憂為喜:“軍師說話算話啊!”

二人隨即快馬加鞭返回。

“速回,莫讓丞相久候。”蘇晨催促。

“駕!”

另一邊,劉備率軍過當陽橋,命張飛斷後,大軍直奔黨陵。

此地距江陵僅兩三日路程,入江陵,借劉琦之兵與城防,可暫擋曹操。

待關羽與劉琦攻下江夏,水路直取荊州重鎮。

如此根基,曹操百萬大軍亦難撼動。

但劉備仍憂心忡忡。

一憂甘夫人與劉禪未歸,表麵鎮定,內心如絞。

二憂趙雲失蹤,多年信賴,疑慮難生。

三憂隨行百姓銳減,新野十萬之眾,今剩兩三萬富戶,糧草尚足。

因劉備許下的利益,他們才堅守至今,否則早已投向曹操。

念及曹操大軍尾隨其後,非但不攻擊,反而沿途布施粥食救濟民眾,這讓劉備既惱怒又憤慨。

“卑鄙的曹操!狡猾的賊人!”

劉備坐在羸弱的戰馬上,心中暗自咒罵。

百姓,除了糧草,更是關鍵所在。

有了民眾,方能壯大軍隊。

他為何甘願冒曹操追擊的風險也要帶著百姓同行?

一是為守護百姓免受曹軍傷害;

二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之名;

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立足之地積累足夠兵力以抗衡曹操!

十萬百姓至少能訓練出萬餘精兵,

極大增強他們的實力。

然而,如今卻因那一碗熱粥,一切化為泡影。

“軍師,百姓不斷離散,該如何是好?”

心緒煩亂之時,劉備望向身旁的諸葛亮,不禁發問。

諸葛亮轉身望向人群,輕輕搖頭,麵露憂色。

他手持羽扇,神色複雜地說:“曹操此舉,是光明正大的陽謀。”

“以民心對抗主公的仁德。”

“破解此計,唯有糧草,但我軍糧草匱乏,兵馬尚且不足,怎能分給百姓?”

說到底,曹操擅長的是後勤保障之戰。

糧草充沛時,即便分出一部分給百姓,自身仍有大量儲備。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