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在陳玉壺這兒吃了中午飯,又睡了個午覺。
下午起來玩了一陣子,孩子多家裡熱鬨。
熱鬨的有時候有點吵鬨。
年紀小的隅之有時候來告狀,說姐姐們嫌她年紀小,不肯帶著她一起玩兒。
這個時候就需要陳玉壺出來主持公道,讓她們帶上小妹妹一起玩兒。
公道主持完了,陳玉壺和姨娘們坐在一起,聽著婆子打聽來的,最近轟動了整個京城的八卦。
於參將府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兒。
於參將和自己的弟媳廝混,被參將夫人給抓奸了,這件事兒鬨的大極了。
聽說參將府的老夫人當時就暈倒了。
於參將和自己的二弟都隻有一個兒子,現在二房的好好的嫡長子變成了長房的庶子。
這已經不僅僅是兄弟鬩牆了。
陳玉壺覺得自己對古代的濾鏡搖搖欲墜,抬頭看見大家都收不回去的下巴,放心了。
看來古代也不是所有人都對這種事司空見慣。
陳玉壺聽那個婆子繪聲繪色的講述,兩個人怎麼被抓了個正著。
陳玉壺聽的入神,幾乎要控製不了自己的表情。
太炸裂了。
這事兒放到現代,那也是大家街頭巷尾的談資。
參將夫人現在已經跟著父母回家了,隻等著一紙和離書。
陳玉壺和兩位姨娘討論這件事兒,是和離對參將夫人更好,還是不和離。
她們幾個當著女孩兒麵就開始討論,也是故意說給她們聽的。
花姨娘說:“不和離,拿著這事兒這輩子都拿捏著參將,隻要能咽下這口氣,順遂日子在後頭呢!”
胡姨娘說:“要依我看,就應該和離,參將夫人剛剛三十歲,還可以再嫁,孩子也大了,誰是誰非應該清楚,孩子要是頭腦清楚,以後自然會孝順母親,要是怨參將夫人把這事兒捅了出來,讓他丟臉。”
“那現在和離,趁著能生,還能再生一個新孩子,過去乾脆拋開也不錯。”
陳玉壺對胡姨娘刮目相看。
看吧!是人就會有自己的算計,不論什麼身份,太過自大可不好,會閃了腰。
陳玉壺放下杯盞,“還是清清說的對,人活一輩子,後半輩子都要看著那個男人惡心,二房的那個搞不好要抬進去當妾。”
“日子且有的難過呢!還不如就此甩開,當斷則斷,反正孩子也大了。”
清洛依舊坐在了陳玉壺的榻下,聽的眯起了眼睛,也不知道那個小腦瓜裡在想什麼。
幾個女孩子也全都若有所思。
陳玉壺希望她們該忍的時候,能忍住,才能做成大事兒。
該斷的時候,也有當斷即斷的魄力。
陳玉壺就喜歡看她們思考的樣子。
人生在世,其他人能幫的,到底是少數。
她也不可能跟孩子們一輩子,她們得有自己麵對事情,處理事情的勇氣,和能力。
終於到了孩子們放假的時間,陳玉壺一大早就等在家裡。
房間也早就讓人收拾出來了。
看著長高的兩個男孩兒,身上的書卷氣越發的重了。
家人都聚在一起,兩個男孩兒講起在書院的一些事情,拉幫結派是有一些的。
也確實是跟家裡的關係,和家中的老爺在政治上的見地有關係。
兩個孩子聽了陳玉壺的話,沒有摻和,悶頭讀書。
反正他們的父親不在京城,鬨翻天了也和他們沒關係。
而且雖說父親不在京城,他們卻是在自家舅舅當院長的書院讀書,也沒人真的敢欺負他們。
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屋子裡十分的熱鬨,就在一家人熱熱鬨鬨說話的時候,有丫鬟進來說:“二公子回來了。”
陳玉壺就立馬起身,一家人都跟著迎了出去。
林清桐乾脆騎馬回來的,他長進非常多。
起碼看起來乖多了,之前那個混不吝的樣子,幾乎已經看不出來。
林清桐看著一家人都出來迎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外,沒想到兩個兄弟會在自己之前回來。
林清桐這一年高了,也黑了。
陳玉壺發揮了畢生的演技,用那種慈母的眼神,仔細的看過林清桐。
剛剛另外兩個也是這個待遇。
現在陳玉壺關於演好一個母親這件事兒上,已經爐火純青。
就在一家人熱熱鬨鬨吃完晚飯,相互道彆的時候,有個嬤嬤突然進來了。
臉色凝重,大家全都一愣。
嬤嬤看了一眼陳玉壺,又看了一眼周圍的人,陳玉壺皺了眉頭。
“是什麼大事兒,值得你這樣?侯爺出事兒了?”
“不是。”
嬤嬤快速肯定的給了陳玉壺答案。
對陳玉壺來說,隻要現在的頂梁柱彆在小主子長起來之前塌了,剩下的都不是大事兒。
所以她迅速的放鬆下來了,繼續靠在榻上喝茶,很明顯,她的態度影響了一家人。
在陳玉壺放鬆下來後,很明顯,一屋子人都放鬆下來了,從下人到主子。
大家都很明顯鬆了口氣的感覺。
嬤嬤接著說了:“禦史府老夫人派人來信了。”
陳玉壺神色鄭重了一些,她老娘那個人,對於陳玉壺向來都是能活就活,自己活不了就死的態度。
能讓老母親來信,那定然不是小事兒。
陳玉壺接過信件,當著眾人的麵打開。
一信很簡短,大致提了兩句。
卻看的陳玉壺的心砰砰的,好像要跳出來。
大致就是說:承恩伯府三房的夫人被賜死了,叫陳玉壺聽到消息也不要去參加喪儀。
京城這些權貴之間,除非接下了死仇,否則大多有聯係,家中喜事或者有人去世這種大事兒,更是會廣邀賓客。
老太太不知道林家和承恩伯是不是有交際,隻是陳玉壺這一年裡沒少出去交際,怕她惹火燒身。
被賜死的原因也很簡單,承恩伯府是皇後的娘家。
皇後也家中的關係不好,為了麵子勉強封了一個伯爵。
但是家中的三弟卻文采通達,有著天人之姿。
秋日宴會多,不知道怎麼地,被長公主給看見了。
長公主是皇帝的唯一胞妹,正值芳齡。
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大概是和皇後沒談攏,太後乾脆下了一道旨意,賜毒酒。
老太太來信是為了提醒陳玉壺,這段時間老實點,少出去交際。
陳玉壺看完信,感覺自己氣都頹了。
長公主看上了,賜毒酒。
如此簡單,枉顧人命。
陳玉壺的心在顫抖,說好了今晚讓兩位姨娘陪著睡覺,也作罷了。
“清清和蓮兒回去吧!時間晚了,你們也回去睡個好覺,沒什麼事兒都散了吧!”
“這些日子府裡的進出多約束一些,男孩子們非必要少出門。”
眾人皆行禮稱是。
陳玉壺沒時間管他們,她警惕慣了,知道這件事兒後麵還有的折騰,皇後可不是吃素的。
說不定還要扯進去什麼事兒。
太後對皇後不滿,說起來就是因為皇帝的後宮隻有皇後一個人。
可皇後一己之力生下四個皇子,老太後無可指責。
還是經常說後宮空虛,要把自己嫁的侄女迎進宮裡替皇後“分擔”。
女頻的爽文,在女主當上皇後之後戛然而止,之後會發生什麼誰又說的清呢?
皇權之下,女主不可能一直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