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你姓名我假裝著不在意”
“可心裡的傷已經抹不去”
“花凋零的寒季”
“等不來你的歸期……”
深市,企鵝視頻總部,副總裁辦公室。
韓傑盯著視頻畫麵,電腦音響裡王嶽恒的歌聲回蕩辦公室。
同樣身為紀錄片負責人。
韓傑又怎能不知曉那段屈辱曆史。
他對華夏曆史的了解,甚至不亞於那些曆史學家。
此刻看著這部短劇宣傳片裡的場景。
韓傑雙目通紅,心中的不滿早已消散大半。
拋開職場管理者的身份。
自已又何嘗不是一個龍國子女。
看到片尾曲《化風行萬裡》那些強盜土匪的掠奪。
那些原本屬於龍國,如今被禁錮在大英帝國博物館的珍貴文物。
韓傑同樣心都要碎了。
甚至萌生了和顧貴龍一樣幼稚卻又衝動的想法。
如果再一次爆發世界大戰。
那自已無論如何也要衝到前線,去奪回這些原本屬於龍國的文明結晶。
這一刻。
韓傑甚至產生了想要與王嶽恒和解的衝動。
如今憑借王嶽恒的實力和影響力。
如果對方肯鬆口願意和企鵝集團談判合作。
韓傑覺得,雙方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不可調和……
……
京都央頻總部大樓。
央廣總台華夏之聲欄目。
龍國文物局副局長遲義輝此刻正在直播間,接受電台主持人江少楠的采訪。
這一期的采訪主題,就是關於龍國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返還。
而這檔節目主題。
同樣是央頻領導看完《逃離大英博物館》後敲定。
“遲局,正好今天全網上架發布了一部新的宣傳片,名字叫《逃離大英博物館》。”
“這部短劇的導演,正是剛剛登台‘七夕戲曲晚會’的歌手王嶽恒。”
“節目開始前,先讓我們和全國聽眾一起欣賞下這部短劇主題曲,《化風行萬裡》!”
訪談開始前。
央廣電台女主持人江少楠一邊說著,示意導播可以把歌曲切進來了。
“王嶽恒?唱《天地龍鱗》的那位歌手?”
聽到這個名字,前來做客的文物局副局長遲義輝稍稍一愣。
最近也不知道怎麼了,自已總是聽到關於這個歌手的名字。
先是給故宮陶瓷展覽唱《青花瓷》,又給故宮唱宣傳曲《天地龍鱗》。
據說為了這首歌,還引發了灣北故宮的爭奪。
結果還引來國外NGO組織的故意抹黑,但都被一一化解。
沒想到王嶽恒這麼快又出動作。
竟然給龍國文物創作宣傳短劇和新的歌曲。
思索間。
直播間內響起了王嶽恒的歌聲。
一開始遲義輝以為對方隻是像《青花瓷》那樣。
單純給龍國文物寫了一首讚歌。
但聽著聽著。
遲義輝覺得有些不對勁。
怎麼總有種想哭的感覺。
明明各種大風大浪都經過的人。
卻在聽到王嶽恒那觸及靈魂的嗓音後,忍不住紅了眼睛。
副局長遲義輝的表情變化,也被一旁的主持人江少楠看在眼裡。
這位已經提前看過宣傳片的主持人。
此刻再次聽到這首片尾曲。
腦海裡依舊不自禁回想起短劇裡的一幕幕場景。
同樣神色凝重,感慨萬千。
如果不是王嶽恒借助這次機會唱出這首歌,拍出這部短劇。
隻怕龍國還有無數人對於這段屈辱不曾了解。
還在盲目追捧西方所謂的“道德標準”“人權素質”……
明明就是一群強盜把你的家搶了。
靠著你祖輩積累的財富過上了好日子。
反過來卻用所謂的“仁義道德”來指責要求你。
荒唐可笑的是,竟然還有那麼多人認為西方文明真的是人類“燈塔”!
王嶽恒這部短劇就像是一個巴掌。
狠狠拍在那些崇洋媚外,覺得外國人就是人上人的敗類臉上。
“我化風行萬裡”
“越過大海找尋你”
“你卻似一場雨落入了我的心底”
“關於我的一切因你才風和日麗”
“你怎麼狠下心把我丟在黑夜裡……”
當歌曲裡一段稚嫩童聲演唱聲響起之後。
文物局副局長遲義輝的眼眸中。
一直隱忍的晶亮淚珠,終於再也忍不住滾落。
這句歌詞簡直唱到了他作為文物工作者的心裡。
為了追回龍國流失海外的文物。
龍國文物局和警方合作,大力追索。
遲義輝本人也曾數十次往返國外博物館和私人展覽館。
每一次看著那些被置放在外國人展館或是家中的龍國文物。
就好像看到了和母親被迫分離的流浪兒女。
他想化身英雄解救這些被迫流浪的文物兒女回家。
但更多時候卻是無能為力。
這些文物猶如鏡中花。
明明出現在眼前,卻再也無法伸手觸及……
就像是一輪美麗的明月。
遙遙懸掛天際。
成為隻有在海外才能親眼目睹的美景。
即便如此。
遲義輝和他的同事們。
以及龍國無數為追回海外文物的愛國人士沒有放棄。
他們通過各種手段。
千方百計想要把流失海外的文物兒女,重新帶回祖國懷抱。
一些激進的愛國商人。
甚至通過海外拍賣的方式,將文物買下送回國內。
趁著放歌的時間。
遲義輝也從主持人手中接過《逃離大英博物館》的劇本。
快速看完了這部短劇故事。
故事結局。
為了不給祖國抹黑。
逃離大英博物館的小玉壺,在回到國內替海外流浪文物傳遞完心聲後,又獨自回到了大英博物館的牢籠之中。
靜靜等待著以光明正大,合理合法的身份,重新回歸龍國家鄉。
而那一日的到來,不知又將是何時。
“遲局長,看完這部短劇後,我想很多網民聽眾都會好奇。”
“我們真的沒辦法,把那些遺失海外的文物拿回來嗎?”
聽完整首歌,主持人江少楠看著眼前文物局長首先開口問道。
語氣裡夾雜著一絲不甘心。
“咳~”
手握《逃離大英博物館》劇本的遲義輝,此時還沒有從歌曲情緒裡掙脫出來。
隻見他眼眶通紅乾咳一聲,輕輕笑了一下:“不好意思,失態了。”
還好這次是電台直播。
不然真就要當眾流淚了……
“沒關係,十分理解,我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也一個人在辦公室流淚許久。”
“我想不僅僅是您和我被這首歌打動。”
“收音機前的各位聽眾,應該也都體會到了王嶽恒創作《逃離大英博物館》這部短劇,以及演唱《化風行萬裡》的用心良苦。”
主持人江少楠感同身受遞給對方一張紙巾,聲音柔和說道。
“楠姐說的太對了,我正在上班,聽到這首歌已經哭得不成人樣。”
“主管來了還以為我分手了,還問我用不用請假休息,嗚嗚…”
“王嶽恒腦子裡究竟裝了些什麼啊,為什麼總是可以寫出這麼感人至深的歌曲。”
“《逃離大英博物館》是我長這麼大以來,看到過的最好短劇,沒有之一!”
“《化風行萬裡》不光可以用在這部劇裡,同樣也很適合那些正在尋親的家庭!”
“沒錯,我看到一些幫助尋親的誌願者,已經開始用這首歌製作尋親MV了。”
“看網上的那段視頻了嗎,一位尋親父親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哇哇哭得都不成人樣了…”
“在哪裡?求視頻鏈接…”
“可憐天下父母心呐,希望王嶽恒不會因為歌曲侵權起訴他們吧……”
直播間裡。
無數來自全國網民的留言在論壇上快速刷過。
這些人裡有借著上班時間摸魚的聽眾,有出租車司機,也有放假在家的學生……
其中有人提到了一個短視頻。
一位尋找走失女兒十幾年的父親。
在聽到誌願者為他用《化風行萬裡》製作的尋親MV後。
當街坐地不起,抱著手機痛哭起來。
這首歌唱出了這位尋親父親十多年的心酸和痛苦。
這一刻,他終於找到了情緒的宣泄口。
原本王嶽恒為海外流失文物創作的歌曲。
逐漸也被這些尋親家庭當成了精神依托。
希望自已走失的孩子也能聽到這首歌,傾聽到親生父母的思念心聲和懊悔自責。
“流失海外的文物就像是祖國走散的兒女。”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眼睜睜看著自已的親生骨肉,卻無法帶回自已身邊……”
“同情那些尋親家庭,也更心疼我們國家的文物了
大哭
大哭
大哭
…”
通過那位尋女父親的故事,更多的人也開始領會到王嶽恒這首歌的含義。
電台論壇裡頓時再度刷起一陣痛哭流淚的表情。
“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但也不是每一件文物都無法回家。”
“剛才主持人問我,我們流失海外的文物有怎樣的回家之路。”
“目前最主要的三個方式就是:購回,捐回,以及追索討回。”
“這其中追索返還是最符合國際法和道德倫理的文物討回方式。”
“我們龍國早在八十年代就加入了相關國際公約,並且最近十年來,已經通過合法追索的方式追回流失文物一千七百餘件……”
“至於商業購買捐贈,則是無奈的權宜之計,實際上我們並不讚同這種買賣國家文物的行為…”
終於平複了心情的文物局副局長遲義輝,開始回答主持人剛剛的提問。
同時安撫每一個迫切期待文物回家的龍國聽眾。
“才一千七百多件啊,也太少了…”
“據我所知全世界海外龍國文物至少一千七百萬件!追回的數量堪堪萬分之一!”
“知足吧,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龍國好歹是五常之一,換成非洲小國去追索試試,不被列強再搶奪一次就不錯了!”……
聽到遲義輝的講解,評論區再次一片熱議。
眾多網民對於國家相關機構大力追索文物的努力表達著敬意。
“唉,好期待有位蓋世英雄橫空出世,把被藏在大英博物館裡的龍國文物,一股腦全都搬回來!”
“嗬嗬,那我寧可幻想龍國部隊有朝一日登陸大洋彼岸……”
更有甚者。
開始幻想起龍國古代神話人物的出現。
希望有神人可以大展神通,幫助小玉壺這樣的文物回到家鄉。
……
就在央廣總台全網直播的王嶽恒新歌的同時。
海外油管,推網,國際版抖手,以及央頻國際網站…
也同步推出上傳了王嶽恒的新劇《逃離大英博物館》。
並且添加了專門的英文字幕和配音。
方便每一個海外民眾了解龍國文物被列強掠奪的曆史事實。
僅僅上線一個小時。
這部短劇便在海外獲得超過上千萬次的播放量。
而這些觀看者,大部分也都是通過上次艾維克事件認識了王嶽恒。
尤其是當艾維克懺悔自殺後。
海外民眾們更是驚訝於王嶽恒的創作實力,紛紛慕名而來。
“難以置信,我們的國家竟然還做過這麼殘忍的事情!”
“多麼瑰麗的東方皇家園林,竟然被多國聯軍一把火燒掉,那是全人類文明的恥辱!”
“漂亮的小玉壺,可憐的龍國文物們……”
“強烈聲討大英帝國博物館,希望能將掠奪來的文物物歸原主!”
“簡直是觸目驚心的曆史畫麵,我想代表英倫普通人對龍國說聲對不起!”
“同情龍國,但也彆忘了,英倫國人也從我們西臘國搶走了許多文物。”
“可笑的是,大英帝國博物館就是古西臘式建築風格,還盜用了我們的神廟理念!”
“我們西臘國為了追回自已的文物,同樣苦等了兩百年!”
“印國網民表示‘孔雀王座’有苦難言!”
“埃國木乃伊同樣躺在帝國博物館流淚上百年…”
“感謝王嶽恒,讓我們擁有了這次探討共同話題的機會!”
“今後我將是這位龍國歌手忠實的粉絲!”……
隨著網絡輿論風暴逐漸掀起波瀾。
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知曉,英倫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昔日的強盜行為。
激發出對大英博物館掠奪收藏本國文物的不滿之情。
而這些故事在英倫國本土教科書上。
幾乎都被美化成為探索世界的英雄壯舉。
隨著王嶽恒的一部《逃離大英博物館》到來。
讓無數海外網民為了共同的訴求站到了一起,集體斥責罪惡。
“有人願意跟我一起去大英博物館外遊行示威嗎?”
“我們需要做些什麼,讓更多人了解人類文明的創傷!”
“海外華僑們集合了,大家一起去大英博物館靜坐聲討!”
“讓全世界人都知道他們當初做了些什麼!”……
隨著視頻在國際互聯網播放量瘋狂增長。
無數英倫國當地民眾以及正在國外旅遊工作的華人華僑,開始自發組織遊行活動。
試圖借助這次王嶽恒《逃離大英博物館》短劇影響力,給大英帝國博物館施壓。
以期讓對方良心發現,早日歸還不屬於這個國家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