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江山風雨歲月山河”
“俠骨柔腸醉了多少此間看客”
“本就是浮萍遊子漂泊本無根”
“萍水相逢浪跡天涯君莫問……”
郭大林帶有桀驁慷慨的歌聲繼續演唱著。
聲線變化之間。
似乎將自己內心想說的話語都隱藏在了歌曲聲中。
郭綱臉上此刻沒有了一開始的怒意。
他眼皮低垂,細細咀嚼著兒子歌聲裡的每一段歌詞。
“本就是浮萍遊子,漂泊無根…”
“浪跡天涯君莫問…”
這一段話。
不正是郭大林對自己的寫照麼。
形容自己和浮萍一樣,遊子無根。
不論想要去哪裡發展,無需追問……
“城中樓閣幾經風霜”
“天涯遊子一夢黃粱”
“神鬼誌異荒唐一場”
“談笑一段半生疏狂……”
聽著聽著。
郭綱心頭突然湧起一陣心酸。
不由得想起。
自己早些年尚未發家的時候,帶著幼子郭大林四處奔波時的場景。
那時對他無比嚴厲教導,希望他今後能有出息出人頭地。
但也不乏疼愛,畢竟是自己獨子。
每次出門表演想吃什麼都會給他單獨買上一份。
但自從與前妻離婚,娶了現任妻子王慧慧。
郭綱對待郭大林的態度就在王慧慧的影響下不知不覺間發生改變。
尤其是有了小兒子郭陽後。
這種差異就更明顯了。
加之郭綱已經功成名就帶領德運社打拚出一方天地。
年輕時的銳意鬥誌已經不再,取而代之是人到中年的隱忍和謙讓。
以及愈來愈濃厚的享受天倫之樂的思想理念。
對待小兒子寵愛至極。
對待郭大林卻依舊延續著年輕時的嚴厲與苛責。
將他視為年輕版的自己。
生怕放鬆管教後就泯然眾人……
聽著兒子脫胎換骨般的歌聲演繹。
郭綱心中複雜之情難以言喻…
“江山易老嘛幾度斑駁”
“癡兒俠女奈何情多”
“酒劍隨馬他鄉異客”
“白衣不見桃花如昨……”
思索間。
郭大林肆意念唱的歌聲依舊盤旋在眾人耳間。
“嘶~大林子從哪找的這首歌?”
一直聽歌的閻鶴也不禁呆住。
腦子裡嗡嗡作響。
不敢相信搭檔大林子居然還有這樣的唱功實力。
早知道他這麼厲害,應該在說相聲的時候多給他加些曲藝橋段啊!
“不對!”
但緊接著閻鶴又想到。
這首歌是王嶽恒寫給郭大林的。
那他得對郭大林有多麼了解,才能寫出這麼貼合堪稱量身定製的歌曲啊!
小辮兒張雷雲,這時也忘記了自己想要和嶽鵬爭德運社一哥的事情。
雙目無神呆呆聽著郭大林的新歌。
心中紛雜淩亂。
這種級彆的曲目,簡直就是另外一種開山之作。
完美融合了傳統曲藝和現代流行樂。
雖然不如王嶽恒代表國風歌曲那麼極具美感。
但獨一無二的風格,恰好和郭大林相聲演員的身份相契合。
讓人一聽就不由得聯想到傳統曲藝上麵。
簡直就是跨界發展的完美代表作。
張雷雲甚至有些嫉妒。
這麼好的歌曲,要是自己能拿到手演唱該多好!
和嶽鵬一樣。
他也原以為王嶽恒會給郭大林創作一首類似於《五環之歌》的搞笑作品。
配合郭大林相聲演員身份走諧星道路進入歌壇。
沒成想上來就是這麼一首高能歌曲。
讓人不得不服氣王嶽恒的創作功底。
“完了完了,師傅聽到這首歌不得被氣死啊……”
待在一旁的嶽鵬,則更是替師傅郭綱擔心起來。
饒是文化水平不高。
但這首歌的內容嶽鵬也能聽懂個七七八八。
通過歌聲聽出郭大林去意已決。
然而當他小心望向自己師傅時。
卻意外發現師傅郭綱的臉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看。
甚至還沒有一開始剛聽到郭大林發布新作品時那般陰沉。
“大林子這把玩的漂亮,這首歌絕對能火!”
蹲坐在不遠處的炊餅,搖頭晃腦聽著郭大林的新歌。
忍不住一陣感歎。
和張雷雲一樣。
他也止不住幻想,要是這首歌自己能拿來登台演唱,效果該多麼炸裂。
憑借德運社少班主身份加成。
郭大林憑借這首歌至少能紅遍半個歌壇!
“在坐的看官莫想太多”
“書中故事是世間蹉跎”
“各人心中它自有評說”
“聽完這段你一笑而過……”
就在眾人腦海裡思緒紛亂,胡思亂想的時候。
郭大林似是調侃的歌聲再次傳來。
就好像一本正經的演唱完畢後。
又在歌曲裡突然抖了個包袱,讓眾人莫亂猜測。
聽到這。
原本還在反思自己平日行為的郭綱不由得會心一笑。
這孩子。
唱個歌都能唱得這麼帶花樣。
但一看到手機屏幕上顯示的作詞作曲人皆為王嶽恒。
郭綱又有些懷疑。
這倆人,到底是誰影響了誰。
才能寫出這麼接地氣極具創新風格的歌曲出來。
就在德運社眾人聚在一起聽歌的時候。
幾名外國友人也湊了過來。
盯著正在外放歌曲的手機好奇不已。
“這江山風雨歲月山河”
“人世苦短又有幾人看破”
“大夢一場也隻是戲中你我”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我下回分說~”
直到聽完整首歌。
所有人還沉浸在郭大林濃厚曲藝搖滾風旋律裡回味不儘。
郭大林突然間演唱上傳的這首歌。
實在是太彆具一格了!
小辮兒張雷雲,搭檔閻鶴……
乃至師傅於遷。
此刻也都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評判這首歌曲。
隻知道這絕對算得上郭大林踏入歌壇的一首經典代表曲目!
“郭師傅,請問你們聽的這是誰的歌?”
“聽上去好帶感!”
“簡直比最近流行的南韓騎馬舞還要魔性~”
人群裡一名來自美麗國駐華大使館的女子,突然用不甚流利的中文好奇發問。
這才打斷眾人思維,將德運社成員們思緒從歌曲聲拉拽到現實當中。
這名女子名叫凱麗,是美麗國駐華使館裡一名負責文化交流的官員。
她本來想要到後台向剛剛演出的演員們致謝。
沒想到卻撞見了德運社成員集體在這聽歌的怪異一幕。
尤其是湊近聽清楚這首歌的旋律後。
凱麗也一下子對這樣曲調特彆的歌曲感興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