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賈家變故(1 / 1)

推荐阅读: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毛熊工程師為了美食鬆了口,楊濤在老莫的悠閒日子算是結束了。

因為工冶部的招待餐次數直線上升,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一天招待好幾桌的情況。

即便如此,楊濤在老莫的工作量,依舊是所有廚師裡麵最輕鬆的。

伴隨著楊濤製作的紅菜湯和罐燜牛肉出現在老莫的常備菜單裡,老莫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以前就經常光顧的老客因為這兩道菜變得更加的穩定,而新來的客人也不在少數。

其中就包括婁曉娥和婁曉麗兩姐妹,兩人是每天都來。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會成為老莫的死忠用戶。

楊濤忙碌起來,隻是因為宿舍沒能申請到,隻能每天回四合院兒睡覺,有點不太方便。

他在宿舍申請被打回來後,也想過將四合院的倒座房交給街道辦租出去。

自己帶著妹妹去老莫宿舍,但是這個想法,在他去看了老莫的宿舍環境之後打消了。

要是能免費申請到他或許還能考慮一下,要是用自家房子換來宿舍申請的提前安排。

還是算了吧,那種逼仄的筒子樓,隻有一個小客廳和一個房間。

麵積還沒自己四合院倒座房大呢,而且還要和其他住戶共用廚房。

辛苦點就辛苦點好了,雖然四合院倒座房不算什麼好房子。

但是那是自己家,至少住著心裡舒坦。

這天晚上,楊濤下班後,馱著妹妹回家,還沒到四合院兒呢,就遇到了傻柱和賈東旭。

這兩個家夥大半夜的不睡覺,反而在巷子裡狂奔。

要不是楊濤現在反應速度快,說不定就直接撞上去了。

“你們這是乾啥去?”楊濤雙腳放到地上,穩定住自行車,詢問這兩人。

“秦姐要生了……我們去找穩婆!”傻柱一邊狂奔一邊回答。

而賈東旭這會兒,已經累得氣喘籲籲,沒力氣回答了。

“秦淮如要生了?”楊濤倒是知道秦淮如臨產期將近,沒想到會是在今兒個半夜。

不過想想也差不多了,原劇中1976年,秦淮如說小當到了嫁人的年齡了。

這會兒女性結婚年齡是十八歲,算下來小當可不就是1958年出生的嘛!

沒管這兩個去請接生婆的人,楊濤繼續騎車回家。

“賈東旭的老婆要生了,怎麼感覺傻柱比賈東旭更積極?”

楊濤總覺得傻柱這會兒就在惦記秦淮如了,隻是賈東旭還在,表現得很隱晦。

因為傻柱和賈東旭去請接生婆,院門倒是打開了,楊濤不用把閻埠貴給叫起來開門。

回到家之後,讓小桃子先去睡覺,楊濤自己則是拿了個盆去接水,準備擦洗一下。

中院這會兒燈火通明,不僅僅是賈家亮著燈,傻柱家,易中海家全都陪著呢。

雖然這會兒四九城生孩子多半都會去醫院,但是賈家財政大權在賈張氏手裡捏著。

這個老婆子算了一筆賬,請個接生婆在家裡生,隻需要花兩塊錢。

而上次秦淮如生棒梗,是去醫院生的。

住院費,針藥費,接生費,治療費加起來差不多要五塊。

這差著三塊錢呢,賈張氏才不願意多出這麼多錢。

要知道這會兒她一個月的養老錢才三塊,所以這次秦淮如生二胎,她堅決反對去醫院。

要去醫院也行,誰把差價先給了就可以去醫院生。

傻柱當時差點就答應了,隻是看到站在賈家門口的賈東旭,這才把話咽了下去。

楊濤沒管這幾家人的事兒,在水池那裡接了一盆水就回家了。

隻是這一夜,楊濤敏銳的聽力,讓他睡得很不安穩。

秦淮如生小當還算順利,隻用了五六個小時,一般而言,頭胎產婦多半要12個小時以上。

經產婦六到八個小時都算是正常,胎兒太大或者胎位不正需要時間會更長。

秦淮如羊水破裂到孩子降生,總共時間六個小時多一點,已經是很順利的了。

而且因為在懷孕期間,回鄉下吃了兩個月大鍋飯,營養充足,小當出生就有六斤二兩。

彆問楊濤怎麼知道的,問就是聽力太好,而且晚上周遭都很安靜。

在知道生下的是個女孩兒之後,賈張氏就垮著臉罵罵咧咧的。

連和接生婆說好的接生費,要不是賈東旭和易中海勸說,也差點不想給了。

而後麵給秦淮如伺候月子的事情,賈張氏那是堅決不乾。

用她的話說就是:生了個賠錢貨,還坐什麼月子。

於是秦淮如在一大媽伺候了一周之後,就又開始操持家務,洗衣做飯了。

如果說秦淮如生了個女兒,賈張氏隻是不高興的話,那麼當鄉下雙搶結束,公糧交完。

秦家屯和張家灣的親戚給他們家帶來的消息,就讓賈家有種跌落深淵的感覺。

因為從這一年開始,沒有在鄉下乾活掙工分,生產隊分糧食就沒有了。

這一年,秦淮如還回娘家乾了兩個月的活兒,雖然磨洋工,不過也掙了幾百個工分。

而賈張氏隻回去了不到一周,更是偷奸耍滑還被教育過,工分全都扣光了。

所以秦家屯那邊還提了一點糧食過來,張家灣這邊就完全是空手上門。

這個消息,讓賈家感覺天都塌了,這一家五口,就隻有賈東旭有定量,日子還怎麼過啊!

“老天爺啊,這日子沒法過了啊!”賈張氏在聽聞這個消息後,就直接坐地上大哭起來。

“我們一家五口,這還怎麼活啊!”賈張氏大哭大喊。

秦淮如也坐在賈家門口的一個小凳子上,紅著眼睛抹眼淚。

“這是怎麼了?”院子裡的一群八卦黨,這會兒全都被賈張氏的哭嚎引來了。

“怎麼了?當初想占便宜不遷移戶口進城,現在鄉下不能分糧食了,沒法過了唄!”

有從開頭就開始關注的人對後來人進行講解,很快全院子的人都知道賈家發生的事兒了。

當然楊濤這種全家都不在院子裡的人家除外。

“這賈家的日子難過了啊!”一大媽歎息道。

“以前他們家鄉下有地,每年送幾百斤糧食進城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

三大媽楊瑞華說道,當時賈張氏那趾高氣昂的架勢,可得意了。

“隻是苦了賈東旭了,一家人就一個人的定量,要買多少議價糧啊!”

對於家家的事情,有人同情,有人漠不關心,也有人幸災樂禍。

總之這一刻眾生百態,不一而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