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章:照相(1 / 1)

推荐阅读:

國泰照相館,坐落於西單北大街。

這座照相館是一棟三層小白樓,有三個臨街的鋪麵。

中間的是照相館大門,兩側改成了櫥窗形式。

一個用來接待顧客,另一側則是作為陳設窗口,展示照相館照出來的相片。

此時照相館的接待窗口有好幾個人在排隊。楊濤也沒想到這年頭,居然有這麼多人照相。

不過他想到自己的想法,也算是理解了。

這會兒雖然大家都不富裕,但是總有一些手裡有一點閒錢的家庭。

而且辦理各種證件有時候也需要張貼照片,雖然少,卻並非沒有。

楊濤就聽到排在最前麵的那個人,要拍的就是證件照。

楊濤抱著小桃子耐心的等待著,沒過多久就輪到了他們兄妹。

“同誌,你要照什麼相?”照相館店員態度還好。

“我想和妹妹照一張全家福。”楊濤回答。

“一張相片一塊五,加印照片五毛一張。”店員說道。

“那就加印一張,總共兩張照片。”楊濤說道,等小桃子長大了肯定也要給她一張的。

隻是這會兒的照片,都沒有塑封,保存不了太長時間。

不過楊濤有遊戲包裹,收進去啥樣,放出來就是啥樣。

除非是活物,收進去可以,但放出來絕對已經死翹翹了。

店員做好登記,然後就領著楊濤兄妹進了照相館內部。

在這裡,有專門布置的各種適合拍照的場景,甚至還有一幅天安門的巨大畫報。

如果說這年代,哪個背景最適合拍照,那一定就是天安門了。

隻不過普通百姓可沒有照相機,而照相館也不可能讓攝影師跟著去天安門拍照。

所以就在店裡弄了一幅巨大的畫報作為背景牆。

楊濤穿著半截短袖,下身一條天藍色的褲子。

這兩三個月下來,他經曆了三次等級提升,整個人身高拔高了一截。

屬性的提升,讓他精神飽滿,而且體形修長,卻又絲毫不顯單薄。

裸露在外的胳膊上,流暢的肌肉線條更是顯得很有陽剛之氣。

至於長相,也從原來的普普通通變得‘平平無奇’。

什麼劍眉星目,鼻若懸膽,麵如冠玉,全都非常貼切。

而小桃子則是在師娘的照顧,不缺吃食的情況下,粉雕玉砌一般。

紮著兩個小麻花辮子,肉嘟嘟的臉蛋,黝黑明亮的大眼睛,可愛非常。

雖然兩人身上穿著都很是普通,可是楊濤就抱著妹妹往那兒一站,就非常的出片。

這一點,從照完相,攝影師和楊濤溝通。

想要讓他同意,將他們兄妹的照片,掛到櫥窗裡展示就能看得出來。

而且攝影師還表示,隻要同意,他們照相館可以將楊濤照相的錢免掉。

楊濤在攝影師軟磨硬泡之下,同意了他的要求。

而且也不需要免費,隻是讓攝影師幫忙,把照片塑封起來。

攝影師當然是滿口答應了,也絕口不提讓楊濤加錢的事兒。

約定好一周後來取相片,楊濤就抱著小桃子離開了照相館。

對於來自於後世的楊濤而言,一張照片掛在照相館的櫥窗裡麵根本不算啥。

在互聯網引起的信息大爆炸時代,這都不算事兒。

隻要你在互聯網上多看幾條新聞,都要不了第二天。

幾個小時後,相關推薦就會給你發短信打電話。

而且伴隨著自媒體的崛起,多少人在彆人的鏡頭裡被自願出鏡?

而且還是被各種美顏圖軟件弄的扭曲的連自己都認不出來的那種。

就曾經有人拍照,把背後大姚的廣告牌給拉扯變形成了阿裡馬的。

因為下午楊濤有自己的事情,所以就直接回轉了師父家。

吃過午飯,將小桃子哄睡之後,楊濤就出門辦事了。

因為精神屬性的提升,楊濤現在不僅僅不需要午睡,就連晚上也隻睡四五個小時。

拉著師父家的板車,楊濤朝著複興門城牆走了過去,他準備先拉一車城磚。

他準備選那種480240120規格的,這樣的城牆磚一塊就重達二十四公斤左右。

小五十斤的磚塊,即便投放的高度隻有四五米,卻也足以砸死人。

這是楊濤準備去黑市換糧食的自保手段,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使用的。

真要使用,那絕對是遇到了威脅到他人身安全的事情,他也絕對不會留手。

這一世的楊濤雖然才十六歲,可是他的童年時期,正是四九城最混亂黑暗的年代。

小日子,白狗子,軍閥各方輪換登場,雖然手上沒有沾染人血。

楊濤卻也見了不少,再加上有掛傍身,更是膽氣十足。

花了一塊錢,拉了一板車城牆磚,這是公開的價錢。

板車一車一塊,小型拖拉機一車兩塊五,大卡車沒價錢。

因為普通百姓誰弄得來大卡車拉磚啊?大卡車來拉磚那都是公家的任務,走程序就能拉。

楊濤將板車拉到了一條無人的小巷子裡,就把城牆磚收進了遊戲包裹。

然後拉著車子從小巷子另一頭走出,另一頭的人還以為他從始至終拉的都是一輛空車呢。

城磚弄到手了,接下來就是去實驗一番他對遊戲包裹收納物品的猜測了。

要是真如他所猜測的那般,那麼他屯糧計劃的最後阻礙就沒有了。

一路向南,從複興門出來,轉道向西。

沿著複興門外大街向西走,這會兒這裡屬於郊區,直到1985年才會開始建設。

所以道路兩旁是一片綠色中帶些許枯黃的草地,而且以苜蓿居多。

據傳這裡在明朝時期就種植了大量的苜蓿,為皇家禦馬提供飼料。

在清代這裡是門頭溝往四九城送煤的駱駝隊的歇腳地,這裡生長的苜蓿是駱駝的上佳飼料。

久而久之,這裡就被人們叫做木樨地了。

楊濤的目標自然不是這裡的苜蓿,這玩意兒是牲口飼料,他弄來也沒用。

他的目的地是木樨地這邊的西護城河,這邊因為處於郊區,再加上是中午,基本沒啥人。

正好實驗一下他的猜想,至於什刹海和北海,那邊兒釣魚的人可不少。

啥時候都有已經年齡大了,喜歡釣魚的老頭。

更彆說這年月,可不是後世物質大豐富的時代,釣條魚回家也算是加盤菜,而且還是葷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