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隔壁村裡先生合出來的結婚日子,也不過距離嬸子大娘們上門才不到一個月。
一個是山裡人沒有過多的講究,另一個就是兩人的年歲到底大了些。
婚期定在了十一月初二,再晚的話就要第二年開春了。能趕在大雪封山前成婚,也是大家深思熟慮的。
畢竟每年過冬前,王巧妮都會修整修整屋頂,以免大雪壓塌了房屋。年前成婚的話,也可以少些事情。
張大山那裡,也有人幫著張羅過年了。因為遠離村落,自己一個人住在山洞,張大山懶得按照習俗準備過年的東西。隻是在年三十的時候燉一鍋肉,可以吃上好幾頓。
雖然時間定的倉促,可聘禮嫁妝都是一樣不少。
張大山托著隔壁山頭胡大叔兩口子做媒人,讓送來了兩張羊皮和兩吊錢當做聘禮。羊皮硝製的十分柔軟,一點兒都不比現代社會的羊皮差,甚至還好上一些。
要知道這可是野羊的皮子,本身就比現代社會養殖出來的粗糙。看來這張大山硝製毛皮的手藝還真不賴呢。
在山裡人家可是上等的聘禮了,村裡很多人看著都有些眼熱。就是很多姑娘出嫁後過得不好的,也有些後悔當初沒有看上張大山呢。
當然了,王巧妮的嫁妝也不差,在村子裡,也屬於投一梯隊了。這還是王巧妮保持低調,家裡的東西沒有都帶過去,等著婚後再都拿過去。
成婚當天王巧妮跟著前來迎親的張大山,騎著小毛驢,一路到了老虎崖。因為張大山住在山裡,家裡沒有養牲口,這小毛驢還是從村長家借的呢。
張大山穿著羊皮襖子,胸前係著一朵大紅花,在前邊牽著毛驢。王巧妮上身穿著小紅襖,下身穿著棕褐色的褲子,蓋著紅蓋頭,側坐在毛驢上。
山裡的布料,基本上都是自己染色的。就像是王巧妮的小紅襖,是周大娘染的布料。雖說自己染的布料,洗不了幾次就掉色了,但這也是這時代的通病了。
記得以前看小說,裡邊說那些官宦人家之所以每年要給仆人做好幾套衣服,就是因為衣服洗幾次就會發白,為了顏麵,他們不得不多給下人做幾身。
毛驢上掛著一個包袱,裡邊放著幾本長輩留下的筆記,還有一副銀針,外加三吊錢。其中兩吊錢是張大山送來的聘禮,另外的一吊錢,便是王巧妮這幾個月攢的。
毛驢後邊是村裡幾個年輕後生抬著兩個木箱子,兩個擔著籮筐的擔子。一個箱子裡放的是王巧妮新作的兩個被子,王巧妮來了這幾個月,並沒有找到棉花。聽說,隻有富貴人家當擺設。畢竟棉桃開了之後,就樣子幾本也就固定了。
她這兩個被子,是用蠶繭和蘆花混合填充的。貼著身子的這麵鋪的是薄薄的一層蠶絲,上邊再鋪上厚厚的蘆花。
蠶繭是托著趙貨郎找來的殘次的蠶繭,雖說是山裡,但養蠶的人家也不少,不過養桑蠶的少,基本上養的都是柞蠶。
蠶繭在說親前就找趙貨郎換好了,本來打算做個蠶絲被冬天保暖的。結果這一結婚,又不好隻做一個被子。還好這個時候,蘆花比較好找。
另一個箱子裡放的是幾件衣服和幾雙鞋子。為了好看王巧妮挑選的就是補丁較少,和布丁好看的衣服。
兩個擔子的籮筐裡放的是鍋碗瓢盆,還有糧食。
這樣的嫁妝在當時的山村裡可是非常體麵了,當初村長的女兒嫁到鎮上的時候,也不過如此。
她們的婚宴也分兩部分,張大山前天專門去打了一頭野豬,用來做婚宴。半扇豬肉送到了村子裡,半扇留在老虎崖。
因為王巧妮娘家沒人了,所以讓村長幫著安排招待因為山路不方便去老虎崖吃席的這些隨了份子的村民。
老虎崖也隻是招待下送嫁的人們,還有過去幫忙相熟的獵戶。
平時采藥王巧妮也是到過老虎崖附近的,當時也沒有感覺花費了多長時間。可這蓋著蓋頭坐在毛驢上,怎麼覺得時間過得這麼慢呢。
因為是成婚,專門從儘量平坦的山路上走,雖然稍微繞了些,但當地的風俗,道路的平坦與否,代表著婚後生活是否順遂。
山裡一馬平川,沒有坎坷的道路是不用想了。都是山裡討吃食的人家,幾個相熟的獵戶,幫張大山劃拉出一個相對平緩的山路。
從這個山腳繞到那個山坡,都是挑著緩坡走的。比抄近道,能多花費一半的路程。張大山還提前兩天在沒有道路的林子裡,把一些荊棘砍掉,好方便路過。
由於蓋著蓋頭,隻能看到腳下的一點點地方,但王巧妮保證,這路繞的,外來人絕對會迷路。雖然看不到周遭的景色,王巧妮通過腳下的這點兒岩石泥土,和一些矮小的植株,再通過周圍鳥鳴聲,還有鼻子聞到的各種樹木的氣息,還是大概能察覺出從哪走的。
王巧妮在毛驢上胡思亂想著,自己在現代社會單身三十來年,結果在古代要結婚了啊。也不知道婚後生活怎麼樣,張大山應該不會打老婆吧。
作為一個三十多歲,談過幾次戀愛的人來說,王巧妮並不考慮什麼他愛不愛我的問題。在熱烈的愛情,也會淡下來,要是不能將愛情轉化為親情,遲早要慘淡收場。在現代社會,這種感情悲劇她見得太多了。
因此,她對於婚姻來說,隻要對方長得不算難看,和她能合得來就行。隻是,在現代社會都沒遇到,這張大山真的能和自己合得來嗎。
可這張大山也已經是這個年代最適合自己的結婚對象了,還不用擔心婆媳妯娌之間的矛盾。
兩個人在一起,應該可以生活的很好吧。現在想想,自己獨自一個山頭,也是有好處的,彆的不說,吃點好的應該不用避著人了。
雖然村裡人都很和善,但那是你的生活調料和他們相差不大,要是天天大魚大肉,米飯白麵的,早就有人嫉妒了。
這也是王巧妮來到這個世界上後,並沒有太多的改善生活的原因。
其實王巧妮采藥掙得不少,不說她自己,就是原來的王巧妮也沒少采到好藥材,隻是一來好藥材難得,再一個到底鎮子太小了,就算是在鎮子上賣了藥材,也很難保證彆人不知道。
這也是王巧妮才攢了一吊錢的原因,其實那個放藥材的擔子裡,炮製好的超過二十年的藥材有好幾株呢。
出了一個三十年的山參是原來的王巧妮一年多以前攢下的,其他的可都是她這幾個的成果。雖然她的係統,並沒有什麼實物獎勵,也沒什麼技能獎勵。但每次采藥,都會給一些提示,要不是這些提示,說不定她能錯過不少好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