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這次是老首長支持的,你小子改稿子認真點。”
王海又覺得自己是多嘴了,李有思一個寫嚴肅文學的作家,來寫這種比較通俗的小說作品,不是降維打擊嗎?
李有思笑著敬了一個禮:“堅決執行任務。”
又可以去北平工(xiao)作(sa)了,文工團好是好,但是這寫作賺的錢是看得到,沒地方花,去住招待所就沒那麼嚴厲的出行限製。
“過幾天,總部的推薦信和邀請信下來了,你再過去吧,這幾天好好休息整理一下。”
“嗯。”
……
第二天,李有思把照片拿去洗了。
洗照片需要兩三天時間,正好等著推薦信下來。
四月一號,推薦信到了,照片也洗好了。李有思把照片郵寄回去了軍區營地,那幾位戰士都是比較淳樸的人。
依舊收拾了幾件厚實衣服,現在北平的天氣是暖和多了,但是還是比錦城冷~
這次,去北平就沒那麼麻煩。
車票早早被總政治部安排好,對比上次《北平文學》的慌慌張張,還得是總政辦事妥當點。
~
過了兩天時間,下了火車。
李有思再一次踏足在了北平的土地上麵。左右看了看,吸收了一口新鮮的空氣——
嗯……現在北平還沒治好環境呢,不如錦城山區空氣好。說不了瞎話了。
特彆是春天,北平經常揚起來沙塵,看外麵也灰撲撲的。難怪年代劇要加一層濾鏡。
“喲!”
才剛下火車,就聽到旁邊的幾個男人咋呼了一聲,李有思好奇看過去。
“那邊還有個冰霜美人呢。”
“嘖嘖嘖,小聲點,旁邊還有三條杠呢!”
“不過看著好像是演員啊~”
喲?美女啊?李有思感覺要飽飽眼福,他就不相信還能有寶姐漂亮呢。
於是他尋著幾人的眼光看過去。
隻見到來者——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乾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簡單來說,女孩穿著一件帶著白色波點的深藍色上衣,搭配同色係波點圍巾,妥妥一個病美人。
嗯,沒寶姐姐漂亮,但是氣質不錯,這點寶姐姐比不過。
李有思倒是第一眼就認出來了,這是自己小時候特討厭在電視機上麵看到的,那個無聊的電視劇的女主角。
小時候都去看猴子了,誰注意十二金釵啊?
不過後來看完書又重溫了一遍,拍的確實不錯。
叫啥來著?陳小旭。
李有思又回想起來,這姑娘是鞍山話劇團的,和寶釵的奇遇不一樣,她是自己寄信過去,然後試戲過了。
《紅樓夢》正式的開展演員培訓是在四月份,差不多有六七十人了,她也過來了。
陳小旭就比起來張麗要自信得多,一直堅信自己能演林黛玉,確實成功了。
劇組還有個馬廣儒也相信自己能演寶玉,然後失敗了,可惜的是同樣執念深,一人長得好,一人長得不搭。
想了一會兒,李有思發現自己想多了。
立馬提著行李就走了,現在自己和陳小旭還不認識呢,而且聽說黛玉妹妹還名花有主。
早早被白二爺騙走了,人家才十五六歲的時候,你也下得去手啊?陳小旭離開《紅樓夢》劇組之後,就和白二爺完婚了,沒多久離了。
主要被黛玉醃入味了,能受得了一隻小雀兒在耳邊滴滴答答叫的男人,也算是厲害,白二爺自然不在列。
出了門,李有思在火車站門口就見到一個大碗茶攤子。
隻見到旁邊寫了一個“陳”字,看來是茶攤主人的姓氏,李有思花了一毛錢買了一碗,喝完就跑。
“等等等……”
眼見著公交車要跑了,李有思立馬追了過去。
最後一個擠進了公交車。
總政治文化部安排的招待所在東城區呢,不是《人民文學》招待所……最後感歎一句,總政真有錢。
他提著行李往裡麵走,位置都坐的滿滿當當。
直到靠近後車門的那排座位還空了一個,他朝裡麵看去,靠窗坐著的是那個看起來柔弱的姑娘。
畢竟在公交車上麵,主動避開美女,似乎是很多人常做的事情。而且是這個敏感的年代,所以沒人和她一起也正常。
李有思見沒位置,走了過去,問:
“同誌,這裡有人嗎?”
陳小旭還在望著窗外發呆。
回頭就看到了一張板正的臉,而且李有思穿著軍裝,一看就是正氣十足的人!
一七八的身高,加上身為文工團的人,大多時候也會鍛煉,自然身材也不錯。
軍人給人的印象就是好人,陳小旭點點頭:“沒人。”
“那不介意我坐下吧?”李有思笑著問道。
陳小旭緩緩搖搖頭。
李有思這才坐下來。
《紅樓夢》培訓在圓明園招待所,而圓明園在hd區,自己去東城的鼓樓大街,從火車站走,確實是順路,那不奇怪了,他還以為自己是主角呢。
坐下來之後,李有思打開了《人民文學》的雜誌,馬上要去雜誌社了,得惡補一下知識。
而且坐公交需要近一小時時間呢,總不能看風景和臉發呆吧。
旁邊的陳小旭翻開了一本《紅樓夢》,也在惡補知識點!
陳小旭雖然演的是黛玉,但是也有著一個調皮好奇的性子,耐不住看書的性子,索性看向了一旁的李有思,一看雜誌——《人民文學》。
心想:哎呀,這位同誌還挺有文化的,看的這麼文學的雜誌,我都看不懂。
《紅樓夢》生啃是很無聊的,因為故事性真的不大。
陳小旭便好奇的看著李有思的雜誌上麵的內容。
李有思看的是《人民文學》1983年的第 12期,裡麵有一篇小說《護秋之夜》,是張煒代表作《草樓鋪之歌》選集,的一篇比較經典的短篇小說。
講的就是——曲有振是一位老實的農民,他承包了一片菜園,儘心守護,期望能過上富足生活。然後和村裡人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挺簡單的小說,也挺溫馨。
不過能發表在《人民文學》還是有點獨到之處的。
——
下一章,十二點發,刷刷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