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足夠張麗把三幅畫上色完。
李有思立馬寫了一封推薦信。
大概介紹了這三幅畫和這篇小說,現在自己是老作家了,而且可是有著無數《文藝報》的評論的當紅作家。要求千字十元的稿費不算過分吧?
張麗是跟著自己投稿的,要求最高稿費,不算過分吧?
時間到了初六的中午。
“你後天要走去北平,就把這篇小說帶去投稿吧!”李有思說道。
“不交給文工團嗎?”
“這篇小說不一樣,這篇直接通過審核了,直接投稿就行。”
“好。”張麗繼續問道:“還需要我幫你帶什麼其他東西嗎?”
“不用了。”
“那你什麼時候會去北平呢?”
李有思說道:“一兩個月時間吧。這次我記得你們劇組在圓明園!到時候來找你!”
“嗯嗯。”
下午,李有思騎著二八大杠送張麗上了火車,把信夾在她的包裡麵,送她到了火車站上車。
~
然後他騎著二八大杠來到了那個國營飯店,沒有了後麵的負擔,騎著車的速度都快了一些。
“同誌,交車了。”
飯店的老板看了查了查李有思的號:“一共是七天,一天一塊錢的租借費。我退你四十三塊!”
李有思接過錢,把車留在了飯店門口。
等著去北平了,有機會也再買一輛二八大杠,下次也要鳳凰牌的!還是鳳凰牌騎著有感覺。
——
過了兩天。
張麗再一次風塵仆仆來到了北平。
一下火車,看到的是灰撲撲的人群,那北平的冷氣迎麵而來……張麗收拾一下,走出來了火車站。
路上走著走著,就聽到旁邊的人開始談論《落葉歸根》的事情。
北平不愧是文化中心,在錦城這種紮堆的小文青還不夠常見,北平卻是街上的行人都在討論小說和文學。
“過年前的那篇小說,你們看過沒有啊?”
小胖子回道:“你說的《落葉歸根》?早就看過了,聽說前兩天,我們老師還給《落葉歸根》發了一篇評論。”
“是謝老師吧?”
(北大中文係教授謝冕,文學評論界的大師!著作有《湖岸詩評》《bj書簡》《共和國的星光》《謝冕文學評論選》)
小胖子繼續說道:“對!他寫了一篇《新的文化思潮》這篇文學評論,和李拓、韓少功三人一起把這篇小說定性為尋根文學的開拓者!”
“我覺得他們說得太過了吧,我看這小說不就講述了一個知青回城的故事嗎?哪來這麼多事情?”
“就?你看懂《落葉歸根》了嗎?謝老師最後都說了《落葉歸根》的成功在於,這篇小說簡單從‘落葉歸根’這一個角度闡釋了中華文化的根的屬性!”
“對,上次韓少功也提出文學有“根”,且應深植於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根不深則葉難茂。”
“還有呢!聽說謝老師起好了推薦信,要推薦這篇小說參選今年的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那可能有點困難啊!李有思的這篇小說是在去年的年末發表的,不占便宜啊!”
這篇小說在十二月刊發表。
以現在這個消息還不算迅速的年代來看,對於李有思的評獎是一件極其不占優勢的事情。畢竟他的小說現在才開始全國擴散它的影響力。
“我看未必,《受戒》當年不也是年末發表的嗎?而且《受戒》當年可沒有文壇大師親自力挺!”
“你們不知道李有思是文工團的作家?人家也有身份加持的!”
“這麼說,這個獎他是拿定了?”
張麗聽的一臉懵逼!
什麼韓少功的《文化的根》、什麼全國小說獎、什麼謝冕……對於她這個文壇“文盲”來說基本等於沒聽!
但是就聽懂一個事情,似乎李有思寫得小說太厲害了……這群學生說得神神秘秘的,基本都能概括到這句話裡麵來。
張麗就算裹成小團子,她這國色天香的臉就能吸引無數的目光。
她特意在外麵披了一件文工團的軍裝,這樣能夠避免很多的麻煩事。探索的目光湊過來,就收回去了。
越往北平裡麵走,越能夠體會到“落葉歸根”這篇小說的影響力。
不僅在路邊能夠聽到這些人談論小說,進入了書店裡麵,也見到這些人在排隊購買各類文學評論和報紙。
張麗感歎了一句:“好多人啊!”
愣了一會兒,張麗反應過來,自己是來投稿的。
她急匆匆拿著稿子去了《兒童文學》。朝陽區左家莊北裡 5號樓是《兒童文學》編輯部的位置。
《兒童文學》可以說是和《收獲》平分秋色——一個有葉聖陶站崗,一個是巴金老師辦的刊物。
不過兩位老人家基本都很少過問雜誌社的事情了,大多就執行一個監督的義務而已。
很快,張麗就到了他們雜誌社的門口。站在這裡,張麗思索片刻,是直接投稿郵箱,還是拿著推薦信進去呢?
她左右踱步!
任溶溶是雜誌社老編輯,老人家一走過來,就見到一張端莊大氣的臉,她立馬笑了起來:“這位小同誌,你找人嗎?”
張麗看了來人一眼,判斷來人應該是雜誌社的編輯之後,她立馬把手裡麵攥著的信和稿子都拿了出來。
“我是幫彆人……不,是彆人介紹過來投稿的。”
說罷,把那封信和稿子都遞了過去。
任溶溶看了一眼來信,倒是沒有第一時間懷疑張麗,這就是長得好看的好處了~遇到好人的幾率也很大。
她打開了雜誌社的大門說道:“這位同誌先跟我進去吧!外麵挺冷的。進去再慢慢看看你的稿子。”
張麗點點頭,跟著任溶溶就走了進去。
早在《兒童文學》成立的時候,任溶溶這位留洋的老人家就來到了雜誌社工作,除去中間的十多年動蕩,一直都在雜誌社工作。
張麗緊緊跟著她走到了辦公室坐下。
任溶溶才打開了推薦信看了一眼——一看作家的筆名:李有思。
這個名字,記得清楚!北平的編輯應該都知道!
“哎?這不是傳統文學的作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