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作為成立時間最短,資產規模最小的投資公司,IC資本參與到這一次的會議之中,讓人感覺稍稍有些牽強。
不過任何事情都並非是沒來由的。
這一次會議的主題,就是這些資本如何來抵禦此次次貸危機,其中大家最關注的,還是尋求資金注入。
特彆是像高盛集團、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這些位於次貸風暴中心的華爾街資本,除了想辦法從政府和美聯儲獲得貸款之外,外部資金的注入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說像是摩根大通、美利堅銀行和富國銀行這些希望能夠借著這一次次貸危機進行收購,以擴大自身規模的銀行來說,向國內外資本募集融資,也是他們所關心的。
而IC資本,就正在同高盛集團進行談判,準備向其提供高達50億美元的資金。
最開始的時候,高盛集團希望求助的對象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希望向其出售不低於25億美元的普通股。
但巴菲特拒絕了這個提議,而是提出了另外的方案他希望以50億美元購買高盛帶有10股息的永久優先股。
此外,作為這次投資的附加條款,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還需要得到許可,可在5年內的任何時間裡購買高盛集團價值50億美元的普通股,每股的價格僅為115美元。
需要了解的是,目前高盛集團的股價為125美元左右
在巴倫前世的時候,高盛迫於無奈,最終答應了巴菲特的條件。
這也導致了等到2011年4月份的時候,高盛集團迫不及待從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支付55億美元贖回其優先股的時候,僅僅股息和溢價就向其支付了大約17.5億美元
因為根據當時的協議,巴菲特購買的高盛優先股規定每年支付10的固定股息,折合為每年5億美元。
另外,在贖回時,高盛要額外支付10的溢價,就是5億美元。
兩年半的股息加5億美元溢價,就是17.5億美元。
如果再算上巴菲特獲得高盛的期權,可以在2013年10月1日之前以115美元每股購買4350萬股高盛股票。
按照高盛贖回那50億美元優先股時候其股票的收盤價154美元每股計算,如果巴菲特在當天就行使這些期權,他可穩賺約16.5億美元。
這一共加起來,兩年半時間,巴菲特投資在高盛的50億美元就賺回了34億美元!
何況當時他並沒有急於行權,而是等到這個期權到期之後,直接以其盈利兌換了高盛集團的普通股。
這也令巴菲特不花一分錢得到了920萬股高盛普通股,占高盛集團流通股總數的2。
也無怪於巴菲特一直公開表示,想儘可能長期持有高盛的優先股投資。
在他2009年和2010年致股東信中還特彆強調了這點毫無疑問,這筆投資的回報非常誘人,單單股息一項,巴菲特每天入賬就有約140萬美元。
在2010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當著4萬名股東算了一筆賬
“高盛每秒鐘給我們支付15美元”
巴菲特說:
“滴答、滴答、滴答手表的聲音變得如此悅耳。”
在巴倫前世的時候,高盛集團急需資金,沒有辦法,隻能夠答應巴菲特的條件。
而現在,他們則有了更好的選擇。
雖然說在投資行業的“重量級”上,IC資本無法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相比,它們投資高盛,給市場造成的“定海神針”的效果,不及對方
但IC資本給出的投資條件卻非常令高盛集團心動!
IC資本無需以優先股的形式來獲得10的高額年息,而是願意直接購買公司集團的普通股當然,購買的價格,需要給予一個折扣。
最終高盛集團同IC資本簽訂了協議,以115美元每股的價格,向IC資本出售4350萬股高盛股票,這使得IC資本所持有的高盛股份,達到了9的比例,成為高盛集團的大股東之一。
並且IC資本還被允許向高盛集團的董事會派駐一名董事,擁有一張投票權。
雖然IC資本的這一筆投資,不會有原時空巴菲特的50億美元的投資那麼高的收益。
但仍然非常令巴倫和伊萬塔滿意,因為不但現在投資高盛集團的股份,在未來長期持有之下會有豐厚的回報,並且進入到高盛集團董事會中,無論對IC資本還是伊萬塔本人來說,都對其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
而且依靠高盛集團的諸多資源,也會更加有利於IC資本未來的一些收購,以及它們旗下那些公司的發展。
這是高盛集團由投資銀行轉變為銀行控股公司之後的第一筆融資交易。
之所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選擇從投資銀行轉變為銀行控股公司,因為投行的主要監管機構是證券交易委員會,而銀行控股公司的主要監管機構是美聯儲這樣的轉變,能夠令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受到美聯儲監管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從美聯儲獲得貸款,從而降低短期資金遭到擠兌的風險。
除了以IC資本的名義,對高盛進行投資之外,巴倫所擁有的其他基金,也會參與到對其他華爾街資本的投資之中。
畢竟,標準渣打銀行已經在短期內連續收購了諾森羅克銀行、美林集團以及印地麥克銀行的相當一部分資產。
可以說在成為渣打美林集團之後,其規模膨脹了一倍還要多。
現在渣打美林集團最需要做的,就是首先完成這一係列收購後的整合,消化掉剛剛吞下的“獵物”,否則很容易會給未來的發展留下大問題。
而目前其他的基金不算,光是英倫財富時代BFT基金的賬戶中,就還躺著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呢。
而隨著這一係列華爾街金融行業舉足輕重的公司雷曼兄弟、美林、美利堅國際集團等公司陸續出現問題,恐慌之下,加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枯竭,受此影響,不隻是美利堅的股市,全球股市都開始了持續的下跌。
早就已經布局做空全球股市的巴倫所控製的那些基金和投資公司,自然也就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資金,其中一部分的盈利,也可以開始進行抄底收購和投資了。
本章完